easyfundingllc.com
home

穩中求進每月看|鼓足幹勁 提質增效——5月全國各地經濟社會發展觀察

發布時間: 2024-05-31 08:44:00 來源: 新華社

  春歸夏至,萬(wan) 物生長。文旅融合向“深”挺進,樓市政策優(you) 化調整,夏收以科技賦能,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提速……提質增效成為(wei) 5月全國各地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突出特點。

 

  觀察之一:旅遊業(ye) ——文旅深度融合成新趨勢

  新疆阿勒泰,隨著網絡劇《我的阿勒泰》熱播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guan) 注。如今,阿勒泰正在打造20個(ge) 影視劇打卡點,並推出4條“跟著影視去旅行”的主題旅遊線路。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各地在挖掘和傳(chuan) 承地方文化的基礎上,強化地域文化與(yu) 旅遊項目的深度融合,為(wei) 旅遊發展持續注入活力。

  西安華清宮中,舞劇《長恨歌》5月份已演出80多場,接待觀眾(zhong) 近21萬(wan) 人次。

  “‘五一’假期,一天演出4場仍供不應求。”陝西華清宮文化旅遊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高潔說,通過打造沉浸式文化體(ti) 驗之旅,引入互動表演、非遺體(ti) 驗等,更好滿足遊客文旅消費新需求。

  在擁有青城山、都江堰等5A級旅遊景區的都江堰市,古風講解、“李冰巡江拜水”、文化旅拍等特色活動備受遊客青睞。

  第一次來此的雲(yun) 南遊客餘(yu) 桂娥十分開心:“穿著漢服的人們(men) 漫步於(yu) 美麗(li) 的風景中,仿佛開啟一場古今對話,很多活動富有文化韻味。”

  從(cong) 循著博物館去打卡,到跟著演唱會(hui) 去旅行;從(cong) 美食之旅、紅色之旅,到非遺遊、研學遊……文化“活”了、旅遊“火”了。

  據介紹,“五一”假期,四川省5A級旅遊景區門票總收入首次突破1億(yi) 元,主要A級旅遊景區旅遊人次和門票收入刷新曆史紀錄。

  5月以來,我國文旅發展呈現出勃勃生機。全國旅遊發展大會(hui) 擘畫文旅融合藍圖,文博會(hui) 上文旅產(chan) 業(ye) 推介推陳出新,“中國旅遊日”“國際博物館日”等節日活動熱鬧非凡……

  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全國國內(nei) 旅遊出遊合計2.95億(yi) 人次,同比增長7.6%;國內(nei) 遊客出遊總花費1668.9億(yi) 元,同比增長12.7%。文旅深度融合,讓旅遊業(ye) 服務美好生活,促進經濟發展。

  【記者觀察】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ti) 。推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還需向科技要動能,不斷豐(feng) 富優(you) 質文旅產(chan) 品供給,讓“詩”和“遠方”更好聯結。

  觀察之二:樓市——政策“加碼”穩預期

  5月27日,上海出台九條樓市新措施,包括進一步優(you) 化住房限購政策、支持多子女家庭合理住房需求、優(you) 化住房信貸政策等。

  當晚,上海龍湖青雲(yun) 闕項目售樓處,燈火通明,有的購房者在簽訂合同,有的購房者在沙盤前與(yu) 銷售員討論著最新政策……

  “來電谘詢量比平時多了3倍。”龍湖青雲(yun) 闕項目營銷負責人鈕經理說。

  5月,多部門出台新一輪穩樓市重磅“組合拳”。17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guan) 於(yu) 調整個(ge) 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的通知。同時,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取消全國首套房、二套房商業(ye) 性個(ge) 人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並於(yu) 5月18日起下調個(ge) 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25個(ge) 百分點。

  各地積極響應,相繼推出惠民購房政策,滿足剛需、改善等多樣化購房需求。目前,全國已有超70城推出商品房“以舊換新”政策。

  安徽合肥,出台“賣舊買(mai) 新”活動公告明確,簽署《“賣舊買(mai) 新”協議》設定不少於(yu) 90天的解約保護期,如舊房未在保護期內(nei) 售出的,換房人可無條件解除協議或與(yu) 房地產(chan) 開發企業(ye) 、中介機構協商續簽協議,無需承擔任何違約責任。

  隨著樓市政策持續優(you) 化調整,房地產(chan) 市場活躍度和成交量有所回暖。據廣發證券統計,5月以來,74城的二手房中介門店成交量同比增長26.0%。

  【記者觀察】當前我國房地產(chan) 市場供求關(guan) 係發生重大變化,一係列政策舉(ju) 措也隨之調整優(you) 化。一方麵持續加大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力度,另一方麵防範房地產(chan) 風險外溢。構建房地產(chan) 發展新模式的過程,也將是房地產(chan) 行業(ye) 重新洗牌的過程。

  觀察之三:夏糧——科技賦能豐(feng) 收在望

  俗話說“麥熟一晌,龍口奪糧”,5月中下旬,我國夏收自南向北展開。

  在河南鄧州市智慧農(nong) 業(ye) 中心的大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小點代表聯合收割機的位置。

  當汲灘鎮南王村麥田裏的收割機發生故障,維修人員在短時間內(nei) 趕赴現場解決(jue) 問題,確保不誤農(nong) 時。衛星定位係統和各種傳(chuan) 感器應用,為(wei) 全市收割機的調動和維修提供大數據支撐。

  今年“三夏”,科技為(wei) 糧食穩產(chan) 保豐(feng) 提供著關(guan) 鍵支撐。

  在貴州遵義(yi) 市桐梓縣紅旗社區的田間,農(nong) 機手駕駛收割機來回穿梭。種糧大戶趙小康種植的80畝(mu) 小麥,一天內(nei) 便完成收割。

  在農(nong) 技人員的幫助指導下,趙小康不僅(jin) 選擇了更加高產(chan) 的小麥品種,還升級了栽培技術,實現合理密植,小麥單產(chan) 得到較大提升。

  得益於(yu) 種植全程機械化,加上有訂單收購不愁賣,當地群眾(zhong) 種植小麥的積極性越來越高。今年桐梓縣種植小麥800餘(yu) 畝(mu) ,目前已收割完畢。

  夏糧是全年糧食生產(chan) 第一季,夏糧的“大頭”是小麥。小麥是主要的口糧作物。

  當前,我國黃淮海麥區進入集中收獲期。在良種、良機、良法推動下,小麥長勢良好,豐(feng) 收在望。

  【記者觀察】風吹麥浪穗飄香,遍地金黃豐(feng) 收忙。智能收割機、噴杆式噴霧機、無人植保機……在廣袤的鄉(xiang) 野大地上,越來越多農(nong) 業(ye) 科技成果正轉化為(wei) 現實生產(chan) 力,推動農(nong) 業(ye) 增產(chan) 豐(feng) 收,帶動更多鄉(xiang) 親(qin) 致富。

  觀察之四: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激發新動能

  5月中旬在廣東(dong) 東(dong) 莞舉(ju) 辦的2024廣東(dong) 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發展大會(hui) 暨第五屆中國(華南)國際機器人與(yu) 自動化展覽會(hui) 上,眾(zhong) 多智能設備和自動化方案吸引著專(zhuan) 業(ye) 買(mai) 家的目光。

  廣東(dong) 盤古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阮宏明說:“數字化智能製造係統契合了產(chan) 業(ye) 轉型的迫切需求,帶來的生產(chan) 韌性、創新動能為(wei) 更多企業(ye) 提供了發展新機遇。”

  有“世界工廠”之稱的東(dong) 莞共有約21萬(wan) 家工業(ye) 企業(ye) ,正憑借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有效激發新動能。

  5月1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審議通過《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釋放出轉型再提速的信號。

  各地也紛紛按下“快進鍵”:2024年“數據要素×”大賽在安徽合肥啟動,設置的7個(ge) 賽道中就包括“工業(ye) 製造”;2024湖南智能製造發展創新大會(hui) 在長沙舉(ju) 辦,加快全省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江西宜春召開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供需對接會(hui) ,推動政府、製造業(ye) 企業(ye) 、數字化服務的交流與(yu) 合作……

  重慶歇馬機械曲軸有限公司生產(chan) 車間內(nei) ,生產(chan) 線滿負荷運轉,智能在線檢測係統使曲軸產(chan) 品的檢測精度提升27%。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曹欣蔚說,近年累計投入近4000萬(wan) 元資金用於(yu) 數字化轉型,生產(chan) 效率提高30%以上。

  推進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正成為(wei) 重慶這個(ge) 老工業(ye) 基地實現“老樹結新果”、在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中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重要路徑。

  【記者觀察】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是推進新型工業(ye) 化、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重要舉(ju) 措。隨著數字化轉型,越來越多的製造業(ye) 企業(ye) 嚐到“數轉智改”的甜頭。抓住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新機遇,就能在發展中贏得主動。

  執筆記者:張紫贇、馬姝瑞、於(yu) 文靜

  采寫(xie) 記者:鄭鈞天、劉金輝、馬意翀、李力可、唐文豪、黃興(xing) 、劉智強、黃浩苑、蔡馨逸

  編輯|設計:劉羊暘、張虹生、欒若卉

  視頻編輯:楊牧

  視頻記者:薑亮、王懌文、李濤、陳嬙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