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5月31日,周恩來總理與(yu) 拉紮克總理在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共同簽署兩(liang) 國政府聯合公報,中國和馬來西亞(ya) 正式建立外交關(guan) 係。馬來西亞(ya) 在東(dong) 盟國家中率先同中國建立外交關(guan) 係,書(shu) 寫(xie) 了中馬關(guan) 係發展的曆史新篇,也開啟了中國與(yu) 東(dong) 盟國家關(guan) 係的新紀元。建交半個(ge) 世紀以來,中馬堅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幻,中馬始終是坦誠互信、守望相助的好朋友、真朋友。
五十載攜手同行,中馬關(guan) 係日臻成熟。高層引領是中馬關(guan) 係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根本保障。在冷戰陰雲(yun) 密布的年代,兩(liang) 國老一輩領導人用睿智的眼光共同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讓中馬這兩(liang) 個(ge) 友好鄰邦走到了一起,成為(wei) 本地區友好合作的先行者和典範。2013年,習(xi) 近平主席成功訪問馬來西亞(ya) ,中馬關(guan) 係提升為(wei) 全麵戰略夥(huo) 伴關(guan) 係。2023年,馬來西亞(ya) 總理安瓦爾兩(liang) 度訪華,同習(xi) 近平主席就共建中馬命運共同體(ti) 達成重要共識,為(wei) 新時期中馬關(guan) 係發展擘畫了宏偉(wei) 藍圖。
五十載春華秋實,合作共贏碩果累累。務實合作是中馬關(guan) 係提質升級的持久動力。截至2023年,中國連續15年成為(wei) 馬最大貿易夥(huo) 伴,馬來西亞(ya) 是中國在東(dong) 盟的第二大貿易夥(huo) 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國。由中國和馬來西亞(ya) 共建的中馬欽州產(chan) 業(ye) 園區和馬中關(guan) 丹產(chan) 業(ye) 園區蓬勃發展,開辟了“兩(liang) 國雙園”的國際合作新模式。由中企承建的馬來西亞(ya) 東(dong) 海岸鐵路也在如火如荼建設中,建成後,馬東(dong) 鐵將為(wei) 馬東(dong) 西海岸架起“陸上橋梁”。當前中國正加快高質量發展,馬來西亞(ya) 也在發展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雙方將在數字經濟、綠色發展、新能源等新興(xing) 領域進一步拉緊合作紐帶,做大共贏蛋糕。
五十載以心相交,人文紐帶更加緊密。中國已經成為(wei) 馬來西亞(ya) 主要留學生來源國,去中國留學的馬來西亞(ya) 學生也越來越多。“中國高等教育展”“中馬職業(ye) 教育展”等交流活動深受學生和院校歡迎。廈門大學馬來西亞(ya) 分校成為(wei) 馬來西亞(ya) 以及多國學生的熱門選擇,迄今已經培養(yang) 了超4800名畢業(ye) 生。2023年12月1日,中馬兩(liang) 國開始實施對對方公民的免簽入境政策,馬來西亞(ya) 成為(wei) 更多中國遊客的首選目的地之一,馬來西亞(ya) 朋友也可以對中國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中馬之間航班不斷增加、人員往來更加便捷、各項交流日益頻繁,人民相知相親(qin) 讓友誼代代相傳(chuan) 。
半個(ge) 世紀風雨洗禮,中馬照顧彼此關(guan) 切,鞏固世代友好,堅定支持彼此維護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定支持彼此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放眼整個(ge) 東(dong) 盟,麵對日益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包括馬來西亞(ya) 在內(nei) 的東(dong) 盟國家堅持“不選邊站”,中國則始終提倡“合作包容”。中國和東(dong) 盟理念相通、互相成就,在複雜的地緣政治環境下,堅定排除外來勢力幹擾,維護和平與(yu) 發展的大環境,以共同的“亞(ya) 洲智慧”書(shu) 寫(xie) 了令人矚目的發展奇跡。
中馬同屬亞(ya) 洲文明,都是經濟全球化和多邊主義(yi) 的受益者、貢獻者、維護者。中馬有責任一道弘揚亞(ya) 洲文明,堅持戰略自主,堅守東(dong) 亞(ya) 合作初心,支持東(dong) 盟中心地位,堅決(jue) 抵製冷戰思維和陣營對抗,合力建設好共同家園。2024年是中馬建交50周年暨“中馬友好年”,馬來西亞(ya) 將接任中國-東(dong) 盟關(guan) 係協調國,中馬關(guan) 係發展麵臨(lin) 新的重要契機。麵向未來,人們(men) 有理由相信,雙方將繼續深化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合作,以慶祝建交50周年為(wei) 契機,以構建中馬命運共同體(ti) 為(wei) 指引,打造雙邊關(guan) 係更輝煌的下一個(ge) 50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