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文化中國行|我家住在長城下:“穿上這件紅馬甲,我自豪”

發布時間: 2024-06-05 20:47:00 來源: 人民日報政文微信公號

  “呦、呦……”幾聲吆喝,揮舞起鞭子,山西大同天鎮縣白羊口村的荒草地上,53歲的羊倌荊建東(dong) 正驅趕羊群回家。牧羊犬也聽話地幫主人催促著羊群。

  太陽快要落山,金色的光輝灑在麵前不遠處的長城上。

  作為(wei) 明代“九邊重鎮”防禦體(ti) 係的重要組成,城、堡、墩台、敵樓在長城沿線密布。塞北原野上,綠意正蓬勃生長,山坡上下遍布著杏樹與(yu) 鬆柏,使夯土長城顯得更加雄壯醒目,像綿延在大地之上的一條黃色巨龍。

  和其他羊倌不同的是,荊建東(dong) 身上那件大同長城保護誌願者的紅馬甲,分外醒目。

  羊倌怎麽(me) 成了誌願者?4年前的一個(ge) 黃昏,大同市長城文化旅遊協會(hui) 會(hui) 長袁建琴停車向他打聽長城的情況。直到袁建琴問出那句:“你願意成為(wei) 保護長城的誌願者嗎?”荊建東(dong) 才發現,這不是個(ge) 遊客。

  與(yu) 大同很多村莊一樣,白羊口村的人世代居住在這裏,不少人都是古代鎮守長城的軍(jun) 戶後代,對長城充滿質樸的感情。從(cong) 小,荊建東(dong) 就和玩伴在村北的“土牆”邊一起玩耍、一起長大。

  懵懵懂懂中,荊建東(dong) 接過了誌願者的馬甲。放羊出去時穿著,村裏人笑著問他:“幹啥去啊,給多少錢?”“誌願的,保護長城。”荊建東(dong) 亮了亮後背的字。一個(ge) 普通的羊倌,能做些什麽(me) 呢?荊建東(dong) 原本放羊,會(hui) 放縱羊群在土長城的坡上肆意奔跑,可現在卻挪到了長城南邊七八百米外的荒地放牧。“袁老師告訴我,國家很重視長城,我們(men) 也要參與(yu) ,羊蹄子刨牆腳下的土,會(hui) 破壞長城的。”

  去年,袁建琴來找他,帶給他一摞宣傳(chuan) 單,告訴他:“這是咱大同新出台的長城保護條例,禁止破壞長城。”他見了認識的羊倌和村民,就會(hui) 宣傳(chuan) 。

  後來長城一號旅遊公路開通,漂亮的公路從(cong) 村前穿過,把附近的長城和村莊都串連起來了,開車過來的外地遊客越來越多。村裏的路變寬了,還有了農(nong) 家樂(le) 。“這些人,都是衝(chong) 著看長城來的,不保護好咱的長城,咱們(men) 村的日子不會(hui) 這麽(me) 好!”

  每到假期,遊客多的時候,荊建東(dong) 總會(hui) 在放羊的空餘(yu) 時去長城下多轉轉。提醒遊客不要攀爬,撿拾周邊的垃圾,順便推薦附近的好風景。荊建東(dong) 常在村裏和村民們(men) 聊天,陸續動員了五六個(ge) 村民,和他一樣穿上了紅馬甲。“在我們(men) 誌願者的微信群裏,不少附近村的人也加入了進來。”

  “現在,像荊建東(dong) 一樣的羊倌誌願者有60多人,我們(men) 大同市的長城保護誌願者也已經有上千人了。”袁建琴說。

  荊建東(dong) 覺得,隨著國家對長城保護越來越重視,自己的誌願工作也越來越有底氣,“穿上這件紅馬甲,我自豪!”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