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端午消費升溫 多重亮點折射假日經濟活力

發布時間: 2024-06-06 11:25:00 來源: 經濟參考報

  端午臨(lin) 近,粽子熱賣。記者注意到,不少粽子品牌,尤其是老字號受到消費者歡迎,帶動產(chan) 業(ye) 發展。此外,艾葉、五彩繩等傳(chuan) 統民俗用品也隨之熱銷,賽龍舟、吃龍舟飯等各類體(ti) 驗活動更是激活了文旅市場。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節日消費曆來是觀察經濟的重要窗口,民俗消費與(yu) 傳(chuan) 統節日結合,讓假日消費呈現更多亮點,折射我國經濟發展的活力。

  日前,在位於(yu) 東(dong) 直門的北京稻香村第三營業(ye) 部,記者看到,粽子被擺放到門口最顯眼的櫃台,既有小棗、豆沙等經典口味,也有蛋黃、香腸、奶黃軟心等創意風味,滿足了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現吃的話大家多選新鮮煮好的,甜口賣得最好,送人也有禮盒裝。”售貨員向記者介紹,今年的粽子銷售從(cong) 4月底就開始了,最近粽子銷量越來越大,新增的九子粽禮盒很受歡迎。

  北京稻香村粽子研發師田碧璿向記者介紹,2024年是龍年,為(wei) 了呼應大家對民族風的消費喜好,今年的粽子從(cong) 口味到包裝都進行了創新,既保持傳(chuan) 統風味,又注重口味創新。其中,奶黃軟心受到小朋友和年輕人的好評,而九子粽禮盒靈感來自古詩句“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zheng) 新”,巧妙融入了傳(chuan) 統文化,受到消費者好評。

  同樣,在浙江嘉興(xing) 、湖州、杭州等地區,傳(chuan) 統老字號的粽子生產(chan) 車間裏也是一派忙碌景象,早在一個(ge) 多月前就開始緊鑼密鼓備貨。五芳齋實業(ye) 副總經理徐煒說,今年五芳齋在產(chan) 品、技術和品牌推廣各方麵創新升級。受到年輕消費者歡迎的“爆料粽”係列,也推出了不少新口味,例如爆料黑鬆露幹貝蛋黃粽、爆料火腿黑豬五花肉粽和爆料板栗豆沙粽等。

  小粽子正在成為(wei) 大產(chan) 業(ye) 。中國數據研究中心最新調研顯示,國內(nei) 粽子消費人群持續上升,目前已達85%比例。隨著粽子消費時間、空間廣譜化大趨勢發展,以及受禮品經濟、文旅經濟的帶動,2024年粽子市場總量增幅將達到8%,首次突破百億(yi) 大關(guan) ,達到103億(yi) 元市場規模。預計2025年中國粽子市場將突破110億(yi) 元規模。

  除了粽子,艾葉、五彩繩等傳(chuan) 統民俗用品也出現熱銷。美團外賣數據顯示,端午前一周,傳(chuan) 統習(xi) 俗中寓意著“辟邪安康”的節令商品銷售增長迅速,其中五彩繩銷量同比去年增長196%,艾草增長119%。

  此外,賽龍舟、吃龍舟飯等各類民俗體(ti) 驗活動更是激活了假日文旅市場。大眾(zhong) 點評數據顯示,近一周“賽龍舟”關(guan) 鍵詞環比搜索量暴漲150%,筆記攻略增幅達到120%。

  具體(ti) 來看,廣東(dong) 佛山就以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疊滘賽龍舟”,成為(wei) 今年端午假期的熱門“民俗小城”。據美團數據,截至6月1日,當地文旅預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80%。廣東(dong) 深圳、珠海,湖北武漢等地也已陸續開啟龍舟賽事,受到許多旅客青睞。

  記者獲悉,相關(guan) 部門和地方都在圍繞端午消費策劃係列活動。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ya) 東(dong) 日前在回答《經濟參考報》記者提問時表示,圍繞傳(chuan) 統節日期間餐飲購物、文娛旅遊等消費熱點,指導各地開展豐(feng) 富多樣的端午係列活動,推動消費持續擴大。例如,各地結合端午傳(chuan) 統習(xi) 俗和季節特色,打造“新中式”消費熱點。多地舉(ju) 辦粽子文化節、龍舟民俗賽、古風市集、非遺展示、漢服體(ti) 驗等活動。

  同時,圍繞業(ye) 態融合,各地商務、文旅、體(ti) 育、市場監管等部門強化協作,圍繞近期推出的粽情端午、體(ti) 育消費等消費場景開展活動,推動商旅文體(ti) 健消費深度融合。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麗(li) 芬看來,各地積極挖掘消費熱點、拓寬消費場景,傳(chuan) 統習(xi) 俗文化與(yu) 假日經濟相結合,聚焦文旅等重點消費領域,推動了居民消費意願繼續回升,有新意的傳(chuan) 統節令商品暢銷,商旅文消費活躍。

  陳麗(li) 芬指出,隨著端午、暑期等消費旺季的到來,疊加相關(guan) 促消費政策支持,假日消費經濟將保持較強的活力,服務消費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