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地評線】飛天網評:勇做新時代工程科技創新的引領者

發布時間: 2024-06-06 18:01:00 來源: 中國甘肅網

  6月3日,在中國工程院建院30周年之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發來賀信,向全院院士和廣大工程科技工作者致以誠摯問候,強調為(wei)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工程科技是推動人類進步的發動機,是產(chan) 業(ye) 革命、經濟發展、社會(hui) 進步的有力杠杆。賀信飽含親(qin) 切關(guan) 懷與(yu) 殷切期望,引發熱烈反響,激勵廣大工程院院士和工程科技工作者在為(wei)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而奮鬥的進程中,在推進新時代工程科技創新中爭(zheng) 當排頭兵、勇做先行者。

  不忘初心,匯聚一流創新人才。30年來,經過16次增選,中國工程院共選出1298位院士,現有961位院士、124位外籍院士,建設了一支忠誠於(yu) 黨(dang) 和人民,高水平、高質量的院士隊伍,湧現出一大批敢為(wei) 天下先、永遠爭(zheng) 第一的科學大家,為(wei) 科技界樹立了榜樣。王選院士主持研製漢字激光照排係統、方正彩色出版係統,實現我國出版印刷行業(ye) “告別鉛與(yu) 火,邁入光和電”的技術革命,成為(wei) 我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chuan) 統行業(ye) 的典範;王小謨院士幾十年如一日潛心研製預警機,實現了我國預警機事業(ye) 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有到優(you) 的重大突破,對預警機事業(ye) 做出了重大貢獻;袁隆平院士致力於(yu) 雜交水稻研究,發明“三係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二係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ti) 係,使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始終居世界領先水平……這些科學大家展現出敢為(wei) 天下先的科研勇氣、能為(wei) 天下先的科研素養(yang) 、必為(wei) 天下先的科研決(jue) 心,激勵著廣大科技工作者砥礪前行。

  牢記使命,產(chan) 出一流科技成果。30年來,在黨(dang) 的堅強領導下,中國工程院團結凝聚院士和廣大工程科技工作者,大力推動工程科技發展,不斷攻克科技難關(guan) ,建設大國工程,鑄造國之重器,為(wei) 推動我國工程科技創新進步、促進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神舟”飛天、“嫦娥”奔月、三峽工程、南水北調、中國高鐵、青藏鐵路、特高壓輸電……這些由院士主導或參與(yu) 具有代表性的工程科技成果,擦亮了中國建造、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國家名片”,塑造新動能新優(you) 勢,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水資源、京津冀協同發展、製造強國、交通強國、航天強國、能源安全、碳達峰碳中和、人工智能……這些由院士提交的戰略谘詢研究成果,為(wei) 國家重大戰略決(jue) 策提供了有力支撐。

  與(yu) 時俱進,實現新的更大作為(wei) 。對標世界先進水平,“中國工程”早已登上世界舞台,但工程科技創新沒有止境。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的時代背景下,科學技術從(cong) 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中國工程院要緊跟世界科技發展大勢,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戰略機遇,奮力搶占科技製高點。加快突破關(guan) 鍵核心技術,從(cong) 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加強“卡脖子”技術攻關(guan) ,力爭(zheng) 在重要領域取得更多原創性突破。強化國家高端智庫職能,緊緊圍繞具有戰略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問題,加強前瞻性、針對性、儲(chu) 備性戰略研究,支撐黨(dang) 和國家決(jue) 策。

  強國工程,大國氣象。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廣大工程院院士和工程科技工作者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e) 中,深懷愛國之心、秉持報國之誌、勇攀科技高峰,不負黨(dang) 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努力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工程科技界力量。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