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看區域·中部篇|中原農穀的三個場景

發布時間: 2024-06-07 08:56:00 來源: 新華社

  中原熟,天下足。

  小麥、水稻、花生等10餘(yu) 個(ge) 品類的種子,在牆麵上30根亞(ya) 克力管柱承裝著,形似風吹麥浪,迎接著豐(feng) 收的季節。在位於(yu) 河南省新鄉(xiang) 市的中原農(nong) 穀展廳,來自河南省內(nei) 各個(ge) 縣區的重要口糧在這裏錯落有致地展示著,像一座“糧食長城”一樣,守護著中原大地的“飯碗”。

  這是5月31日在位於(yu) 河南新鄉(xiang) 的中原農(nong) 穀展廳拍攝的來自河南省內(nei) 各個(ge) 縣區的重要口糧展示。(新華社記者劉力航 攝)

  “韓博士,您這會(hui) 兒(er) 是在地裏,還是在實驗室?有個(ge) 檢測結果需要您看下。”在不遠處的神農(nong) 種業(ye) 實驗室,電話那頭,實驗室研究員韓鎖義(yi) 回答同事說,“請稍等,二十分鍾後回到實驗室。”自該實驗室成立以來,共培育出82個(ge) 農(nong) 作物新品種,另有135個(ge) 新品係正參加各類實驗。2023年11月,實驗室以1918萬(wan) 元的高價(jia) 轉讓小麥新品種“鄭麥918”經營權,刷新了我國小麥單品種轉讓價(jia) 格紀錄。韓鎖義(yi) 參加的一項關(guan) 於(yu) 花生的科研項目也獲得2023年河南省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項目培育的兩(liang) 個(ge) 高油品種,豫花9326和豫花47號,有效聚合了高產(chan) 、高油、早熟、大果的特征,滿足了黃淮地區麥後直播花生對高油品種的需求。借助這個(ge) 智能溫室,我們(men) 的品種繁育可以達到每年三到四代。”他說。

  這是5月31日在位於(yu) 河南新鄉(xiang) 的中原農(nong) 穀國家生物育種產(chan) 業(ye) 創新中心神農(nong) 種業(ye) 實驗室人工氣候室內(nei) 拍攝的培養(yang) 架上的小麥苗。(新華社記者劉力航 攝)

  在陽光的照射下,粒粒飽滿的麥穗閃閃發亮,正值“三夏”生產(chan) 的關(guan) 鍵時期,一望無際的高標準農(nong) 田內(nei) ,水渠縱橫交錯,馬路直通地頭,“田成方、林成網、旱能澆、澇能排”。新鄉(xiang) 市平原示範區高標準農(nong) 田邊,示範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現代農(nong) 業(ye) 科負責人鄭曉凡說,“小麥整體(ti) 長勢非常好,預計今年的產(chan) 量比去年還會(hui) 有所提升。”

  

   01:11

 

  鄭曉凡介紹,平原示範區高標準農(nong) 田主要有“三高”,即建設標準高、群眾(zhong) 收益高、防災減災能力高。在一旁用欄杆圍成的高標農(nong) 田六情預警監測站裏,矗立的LED顯示屏上,實時滾動著各種監測信息。“這個(ge) 監測站,實時監測著苗情、災情、病情、蟲情、墒情和肥情,我們(men) 可以隨時掌握田間情況。”

  這是5月31日在位於(yu) 河南新鄉(xiang) 的中原農(nong) 穀平原示範區高標準農(nong) 田拍攝的高標農(nong) 田六情預警監測站。(新華社記者劉力航 攝)

  中原農(nong) 穀主要位於(yu) 河南省新鄉(xiang) 市,以糧油作物育種為(wei) 核心,努力構建“立足河南、服務黃淮海、輻射全國”的區域性農(nong) 業(ye) 科創載體(ti) ,目前已入駐省級以上科研平台53家。

  這是5月31日拍攝的位於(yu) 河南新鄉(xiang) 的中原農(nong) 穀平原示範區高標準農(nong) 田(航拍照片)。(劉天宇 攝)

  近日,記者一行在這裏看到,從(cong) 種源到麥收,從(cong) 規模化到智能化,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這片希望的農(nong) 穀正在打造創新的高地,扛穩糧食安全的重任。

  記者:樊華、汪奇文、張旭東(dong) 、尚昆侖(lun) 、楊靜、楊金鑫

  海報:康薇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