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ng) 現代城市的外賣配送、觀光旅遊,到廣袤鄉(xiang) 村的電力巡檢、農(nong) 業(ye) 植保。低空經濟作為(wei)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的新賽道,已成為(wei) 推動社會(hui) 經濟創新發展的新引擎。
朝著低空經濟賽道,多地紛紛發力,近期更是動作頻頻。
“低空經濟與(yu) 新型生產(chan) 力的本質高度契合,它代表了新技術、新產(chan) 業(ye) 、新模式、新業(ye) 態的突出體(ti) 現。”中國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發展研究院未來產(chan) 業(ye) 研究中心空天信息研究室副主任周鈺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低空經濟不僅(jin) 涵蓋了技術密集型產(chan) 業(ye) ,還包含了智能綠色製造技術、低空飛行技術、感知和通信技術、數字技術等。作為(wei) 一個(ge) 典型的技術驅動型產(chan) 業(ye) ,低空經濟具有高科技、多融合、強帶動等鮮明的產(chan) 業(ye) 屬性。
記者注意到,類似的案例正在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不斷上演。
以廣州為(wei) 例,近日,《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印發。根據《方案》,廣州將建設第一個(ge) 跑道型通用機場,新建5個(ge) 以上樞紐型垂直起降場、100個(ge) 以上常態化使用起降點。到2027年,廣州低空經濟整體(ti) 規模達到1500億(yi) 元左右,推動廣州成為(wei) 國內(nei) 首個(ge) 載人飛行商業(ye) 化運營城市。
周鈺哲表示,地方政府在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方麵的創新舉(ju) 措,可概括為(wei) 以下四個(ge) 方麵:
一是深化改革,驅動低空經濟持續發展。如海南、湖南等地,通過政策創新、機製優(you) 化等方式,為(wei) 低空經濟提供了有力的發展動力。
二是完善基礎設施,保障低空經濟穩定運行。四川、海南等地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麵加大投入,為(wei) 低空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三是依托產(chan) 業(ye) 鏈優(you) 勢,推動低空經濟協同發展。江西、深圳等地充分利用自身產(chan) 業(ye) 鏈優(you) 勢,通過產(chan) 業(ye) 聯動、協同發展等方式,促進了低空經濟的快速增長。
四是拓展應用場景,牽引低空經濟創新發展。雲(yun) 南、黑龍江等地積極探索低空經濟的新應用場景,為(wei) 低空經濟的創新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低空經濟熱,側(ce) 麵反映出各方對於(yu) 開辟新賽道、培育新動能的強烈期待。一組數據印證著未來產(chan) 業(ye) 的吸引力:中國民用航空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到2025年,中國低空經濟的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5萬(wan) 億(yi) 元,到2035年更是有望達到3.5萬(wan) 億(yi) 元。
在江蘇,隨著多個(ge) 應用場景的成功實施,低空經濟形態逐漸顯現。長江巡檢、江上物流、農(nong) 林植保等活動日益頻繁地出現在公眾(zhong) 視野中,成為(wei) 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在海南,隨著低空業(ye) 態的不斷豐(feng) 富,當地充分利用其獨特的地理優(you) 勢,加快培育以低空經濟為(wei) 代表的新型生產(chan) 力。諸如低空旅遊、航空運動、應急救援等領域已經走在了全國前列。
官方數據顯示,2023年,海南空中遊覽和跳傘(san) 飛行均居全國第一,空中遊覽飛行小時數、起降架次和載客量分別達到約1.37萬(wan) 小時、15.2萬(wan) 架次和36.48萬(wan) 人次,占全國比重分別約45.9%、63.2%和61.1%;跳傘(san) 飛行小時數、起降架次和載客量分別達到約0.42萬(wan) 小時、1.07萬(wan) 架次和4.53萬(wan) 人次,占全國比重分別為(wei) 37.7%、42.8%和39.6%。
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基礎設施發展處處長郭堯表示,未來,海南將充分發揮陸海空條件和旅遊資源優(you) 勢,圍繞熱帶海島特色,在商業(ye) 化短途運輸、低空旅遊消費、海洋經濟開發等方麵進行產(chan) 業(ye) 布局,將海南打造成為(wei) 低空經濟試點示範區,為(wei) 高質量建設海南自貿港注入發展新動力。
可以預見,這一新興(xing) 經濟領域的蓬勃發展不僅(jin) 將成為(wei) 充滿活力的創新引擎,而且將成為(wei) 加速新型生產(chan) 力形成的關(guan) 鍵舉(ju) 措和重要支撐。
2021年,“低空經濟”概念首次被納入國家規劃。目前,我國的低空經濟總體(ti) 上仍處於(yu) 早期階段,麵臨(lin) 著“小少難散”的挑戰。
周鈺哲認為(wei) ,低空經濟對產(chan) 業(ye) 升級與(yu) 經濟增長的有效促進主要體(ti) 現在兩(liang) 個(ge) 方麵:一方麵,發展低空經濟能夠推動現有產(chan) 業(ye) 的智能化、綠色化升級,從(cong) 而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並加快經濟轉型的步伐;另一方麵,在低空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將促進生產(chan) 要素的高效優(you) 化配置,這將進一步催生一係列新技術、新業(ye) 態、新模式。
“作為(wei) 未來產(chan) 業(ye) ,低空經濟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周鈺哲表示,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的持續支持,低空經濟有望在未來在各行業(ye) 發揮更大的作用,為(wei) 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動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