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粽”情出遊 新玩法撬動假日消費新場景

發布時間: 2024-06-09 20:52:00 來源: 人民網

  創意國潮集市、多彩民俗體(ti) 驗、厚重文博大餐……端午小長假熱力開啟,“文旅+”各類玩法“上新”不斷,創新體(ti) 驗模式,讓假日氛圍感“拉滿”。全國各地的人們(men) 沉浸其中,“粽”情出遊,在豐(feng) 富多彩的活動中,過一個(ge) 有儀(yi) 式感的傳(chuan) 統佳節。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傳(chuan) 統節日的深厚文化內(nei) 涵,正日益與(yu) 文旅發展深度融合,傳(chuan) 統佳節煥發時代光彩。這一趨勢充分激發了“假日經濟”的蓬勃活力,消費潛力得到進一步釋放。

“氣象萬(wan) 千——中國非遺保護實踐主題展”展示了端午節主題的非遺。人民網記者 劉微攝  

  “氣象萬(wan) 千——中國非遺保護實踐主題展”展示了端午節主題的非遺。人民網記者 劉微攝

  今年的端午假期首日,恰逢一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各類非遺市集、文博場所成為(wei) 假期好去處。

“氣象萬(wan) 千——中國非遺保護實踐主題展”上,非遺傳(chuan) 承人現場展示。人民網記者 劉微攝
“氣象萬(wan) 千——中國非遺保護實踐主題展”上,非遺傳(chuan) 承人現場展示。人民網記者 劉微攝

  日前,“氣象萬(wan) 千——中國非遺保護實踐主題展”於(yu)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館開幕。在原貌呈現的徽州古戲樓聽黃梅戲《女駙馬》,跟著非遺傳(chuan) 承人現場學習(xi) 剪紙技藝,深入了解和端午節相關(guan) 的傳(chuan) 統非遺……展覽布置了6個(ge) 場景、2條非遺街區、8個(ge) 體(ti) 驗互動區和15個(ge) 多媒體(ti) 展項,為(wei) 觀眾(zhong) 打造了一場沉浸式的非遺盛宴。

  “越是傳(chuan) 統的、古老的東(dong) 西,越不能任其消逝,而應該讓它們(men) 得以延續、傳(chuan) 承。”臨(lin) 沭柳編國家級非遺傳(chuan) 承人楊進邦,在現場熱情地向觀眾(zhong) 展示非遺技藝時,向記者表示,希望用這種原始的編織技藝,創作出更多引人關(guan) 注的好作品。

安徽省太湖縣徐橋鎮市民在開展包粽子比賽。劉輝攝
安徽省太湖縣徐橋鎮市民在開展包粽子比賽。劉輝攝

  劃龍舟、包粽子、采艾蒿、做香囊、繡團扇、編五色繩……此外,全國各地積極開展和端午有關(guan) 的民俗體(ti) 驗活動,成為(wei) 文旅新熱點。許多地方精心打造活動場景,還原濃鬱的傳(chuan) 統集市氛圍,遊客們(men) 紛紛變裝成古人,積極參與(yu) 到一場場熱鬧非凡、充滿生活氣息的遊園會(hui) 中來,共慶佳節。

  在廣東(dong) 佛山,非遺項目“疊滘賽龍舟”吸引了無數遊客的目光,人們(men) 齊聚這座“民俗小城”,共同觀賞水上的“速度與(yu) 激情”;在陝西西安,大唐芙蓉園別出心裁地推出龍舟拔河賽、鬥百草、智除五毒等活動,將傳(chuan) 統運動與(yu) 端午習(xi) 俗相結合,點燃大家的節日熱情;在上海朱家角古鎮,各式粽子琳琅滿目,無論是傳(chuan) 統鮮肉粽,還是非遺灰湯粽,乃至“一舉(ju) 高粽”的文創產(chan) 品,都令人垂涎欲滴。

  白日裏的活動應接不暇,當夜幕降臨(lin) ,文旅盛宴依舊璀璨奪目。在小長假期間,北京市雁棲湖景區每晚上演月下歌會(hui) ·端午電音節,將夜晚的柔美與(yu) 神秘融入秀美的雁棲湖景區,結合先進的數字媒體(ti) 科技,打造一場別開生麵的國潮互動體(ti) 驗之旅。

  今年的端午假期還與(yu) 高考不期而遇,隨著各地高考陸續結束,畢業(ye) 季的序幕緩緩開啟。為(wei) 了增添暑期的歡樂(le) 氛圍,不少地區推出優(you) 惠和祝福活動。比如,陝西西安的翠華山景區將在6月11日至8月31日,為(wei) 高考學子提供暑期免費暢遊的機會(hui) ,讓他們(men) 在山水間感受國潮魅力,為(wei) 青春時光留下難忘回憶。

  據交通運輸部數據,端午假期首日全社會(hui) 跨區域人員流動量超2.27億(yi) 人次,環比增長20.9%。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各地積極推出的文旅活動,讓“文化味”邂逅了“煙火氣”,喚起大家濃鬱的節日記憶。端午小長假的文旅熱潮,為(wei) 即將到來的暑期消費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wei) 文旅產(chan) 業(ye) 的蓬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責編: 韓璐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