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祖孫三代人,一顆工匠心! “冠軍龍舟”這樣打造

發布時間: 2024-06-10 11:11:00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臨(lin) 近端午,廣東(dong) 已經進入龍舟時間,上百項賽事紛紛展開。想要在龍舟賽中奪得冠軍(jun) ,不僅(jin) 要靠“扒丁”們(men) 的苦練,還要仰仗一艘工藝精良的龍舟。今天就來認識這樣一個(ge) 打造出“冠軍(jun) 龍舟”的“造船世家”。

  三代人打造“冠軍(jun) 龍舟”

  當記者來到佛山市三水區的一間龍舟廠,造船師傅們(men) 正在忙著趕製端午節前交付的最後一艘龍舟。

  1995年出生的李錦標是第三代龍舟製作人。此時,他的爺爺、父親(qin) 、叔叔正在忙著組裝船體(ti) ,技藝十分嫻熟,李錦標在細心地向他們(men) 請教。

  雖然爺爺已經88歲了,但仍精神矍鑠,正在精心打磨著龍舟的將軍(jun) 柱。李錦標告訴記者,爺爺22歲就開始造龍舟,做出的龍舟船身輕、阻力小、穩固性高,多次在龍舟賽事中獲得第一名,“三水李保安造”已經成為(wei) 華南地區龍舟的“金字招牌”。

  龍舟製作技藝傳(chuan) 承人 李錦標:這就是爺爺做的一種比較傳(chuan) 統的龍舟。它船身會(hui) 比較輕薄,最薄的地方隻有0.6厘米,而且它比較纖細,整個(ge) 船身的寬度隻有30厘米。

  龍舟競技比拚的就是速度。李錦標說,爺爺一輩子都在追求讓自己造的龍舟更輕更快。為(wei) 了選到上好的木料,他專(zhuan) 門到廣西、貴州等地的林區,一棵棵挑選當地向陽麵生長的樹木。

  龍脊,決(jue) 定著整艘船的穩定性和拉扯力,它由兩(liang) 根龍脊板材拚接而成,采用傳(chuan) 統榫卯結構拚接難度更大、工時更長,卻是爺爺多年來的堅持。

  他還自創了蝴蝶打結法、倒三角扁釘,既讓船身更穩固,也令船體(ti) 更輕。不僅(jin) 如此,李錦標說,每次設計之前,爺爺都會(hui) 問清楚“扒丁”們(men) 的身高體(ti) 重,並根據漂移、競速等不同賽事特點“量身定製”。就這樣,爺爺製作的龍舟在對極致的不斷追求中日臻完美,成為(wei) 冠軍(jun) 龍舟。

  龍舟製作技藝(三水洲邊)代表性傳(chuan) 承人 李保安:我每天睡前都要想一下今天所做的事情,做出來的船行不行。我教給我的兒(er) 子們(men) ,一定要保持好龍舟的質量。如果你龍舟的質量不行,就以後甚至一輩子都沒有船可以做。

  龍舟製作技藝傳(chuan) 承人 李錦標:爺爺這種擇一事終一生的精神,是非常值得去學習(xi) 的。流水不爭(zheng) 先,爭(zheng) 於(yu) 滔滔不絕,我覺得這種毅力也算是一種龍舟精神。

  大膽突破 匠心傳(chuan) 承

  在佛山,龍舟競賽以5人龍舟和11人龍舟為(wei) 主,李錦標的爺爺製作的主要是小型龍舟,而李錦標的父親(qin) 從(cong) 其他地區火熱的大型龍舟競賽中,敏銳地看到了商機,他大膽提出謀求突破,挑戰製作大型龍舟。2003年,他花了近9000元買(mai) 了一台錄像機。

  龍舟製作技藝(三水洲邊)傳(chuan) 承人 李顯文:哪條船好我就拍,我們(men) 去珠海、中山、深圳、香港,看到有龍舟的時候,更好的技術吸引到我,回來就自己再慢慢測試再拿數據。

  父親(qin) 琢磨著如何把自家小型龍舟又輕又快的特點複製到大龍舟上。爺爺在關(guan) 鍵工序上也顯示出豐(feng) 富老到的經驗,從(cong) 龍舟的長寬高比例、到流線型弧度,再到吃水深度,無一不精心調校,做到品質上乘。

  在鏗鏘有力的鼓點聲中,李錦標的爺爺和父親(qin) 一起創新打造的大龍舟如箭離弦,在激烈的角逐中斬獲第一名。

  龍舟製作技藝(三水洲邊)傳(chuan) 承人 李顯文:最薄的木材用到1.3厘米的厚度,最厚的木材人家是4.5厘米厚的,我是3.5厘米,就等於(yu) 把整條木材降低了530斤。船身寬度原來是1.15米,我是做了1.07米的寬度,劃動速度100米/秒。

  如今,李錦標正在學習(xi) 繪圖軟件,爺爺幾十年前的設計手稿已經泛黃發舊,他要把這些寶貴的圖紙翻拍數字化,長期留存下來。

  今年年初,他還成立了一間文創工作室,把製作龍舟的邊角料充分利用起來,做成擊鼓的鼓槌、小模型等龍舟相關(guan) 產(chan) 品,以自己的方式將龍舟文化傳(chuan) 揚出去。

  幾十年來,爺爺不但立下了誠信做事、追求極致的家風,還立了一項家規,無論未來從(cong) 事什麽(me) 職業(ye) ,都要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學習(xi) 龍舟製作基本功,這門技藝不能丟(diu) 。李錦標的弟弟妹妹們(men) 已經從(cong) 龍頭一筆一筆描畫開始練起。

  龍舟製作技藝傳(chuan) 承人 李錦標:因為(wei) 從(cong) 小耳濡目染父輩的教誨,看到那麽(me) 多人劃著他們(men) 打造出的龍舟劈波斬浪、奮勇爭(zheng) 先。我逐漸感悟到了龍舟不僅(jin) 是一項運動,更是一種文化自信,我們(men) 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責編: 於超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