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焦點訪談|活起來 火起來:古村落 訪振興之路

發布時間: 2024-06-11 09:08:00 來源: 央視網

  傳(chuan) 統村落承載著厚重的曆史文化和鄉(xiang) 土記憶。保護好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chan) ,讓它們(men) 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yu) 活力是我們(men) 的責任與(yu) 使命。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鄉(xiang) 村文明是中華民族文明史的主體(ti) ,村莊是這種文明的載體(ti) ,耕讀文明是我們(men) 的軟實力。”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背景下,這些古村落如何通過因地製宜的發展路徑,實現傳(chuan) 統與(yu) 現代的和諧共生,煥發出新的生命力?讓我們(men) 走進古村,一同領略古村新貌,感受那份濃濃的鄉(xiang) 愁與(yu) 希望。

  在河南省新縣東(dong) 南部的大別山腹地,有著上百年曆史的村莊——田鋪大壪。幹淨整潔的街道,錯落有致的豫南民居,吸引著四麵八方的遊客。

  今天的田鋪大壪,幹淨整潔、古樸典雅。但就在十年前,這裏卻還是破破爛爛的模樣。轉機發生在2014年。因為(wei) 擁有上百年曆史、集中連片的豫南民居,田鋪大壪入選中國第三批傳(chuan) 統村落。但讓人始料不及的是,聽說古村改造要修舊如舊,村民們(men) 卻不樂(le) 意了。老房都住了幾輩子,既然有錢改造,為(wei) 什麽(me) 不幹脆都換成小洋樓呢?群眾(zhong) 心裏不痛快,幹部們(men) 隻能挨家挨戶做工作。

  河南信陽市新縣田鋪鄉(xiang) 黨(dang) 委委員徐再誌:“我們(men) 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給我打電話說,“你要準備好,你要為(wei) 田鋪老百姓謀幸福”。”

  什麽(me) 是幸福呢?田鋪大壪的幹部們(men) 認為(wei) ,那就是不但要為(wei) 村民的現在負責,同時也要為(wei) 古村的曆史和未來負責。

  河南信陽市新縣田鋪鄉(xiang) 平安建設辦主任張冰:“村頭有一家房子外牆貼了白瓷磚,他就把自己家房屋的外牆帶頭給砸了,然後塗上了黃泥巴,有些村民看到了,說你看他家白瓷磚的房子都改了,而且效果還挺不錯,慢慢就會(hui) 有第二個(ge) 、第三個(ge) 村民同意我們(men) 的方案。”

  對田鋪大壪來說,最大的鼓勵來自2019年。那一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赴河南考察調研,來到田鋪大壪,在這個(ge) 大別山深處的傳(chuan) 統村落裏,他和鄉(xiang) 親(qin) 們(men) 親(qin) 切座談,他對大家說,發展鄉(xiang) 村旅遊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製宜,因勢利導把傳(chuan) 統村落改造好,保護好。許秀青是古村裏第一個(ge) 開農(nong) 家樂(le) 的人。

  田鋪大壪村民許秀青:“頭一年掙700多塊錢,第二年掙了1萬(wan) 多塊錢。習(xi) 主席來的那一年,人特別多,生意特別好。”

  年輕的小夫妻扶銀廷和黃新穎也回鄉(xiang) 創業(ye) 了。2019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他家的文創工坊買(mai) 了繡花鞋墊,那一幕情景至今讓扶銀廷難忘。幾年後,夫妻倆(lia) 再接再厲,又開了一家休閑小店。

  大山深處的古村落正一點一點發生著改變。有想法、有創意的人們(men) 開始向這裏聚集,周圍鄉(xiang) 鎮非遺傳(chuan) 承的手藝人也開始向這裏聚集。

  吳成榮是河南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新縣刺繡的傳(chuan) 承人,田鋪大壪年輕人多、客流量大,她希望優(you) 美的豫南刺繡能在這裏發揚光大。

  田鋪大壪某刺繡商鋪負責人吳成榮:“7歲拿針,一拿針就是60年,一堅守就是一輩子。每年要培訓好幾次,這是我們(men) 傳(chuan) 承人應該做的事情。說實話振興(xing) 鄉(xiang) 村建設,非遺要同行,要有文化內(nei) 涵。看山、看水、看文化。”

  依靠古樸的豫南民居、豐(feng) 富的傳(chuan) 統文化和繁榮的旅遊事業(ye) ,田鋪大壪的人們(men) 過上了好日子,也讓古村煥發出新的生機。而在溫州,楠溪江畔的芙蓉古村選擇的是另一條獨具特色的藝術發展之路。

  在現存的楠溪江古村落中,芙蓉古村是最負盛名的一個(ge) 。這裏保存著明清古民居30餘(yu) 處,明代大宅遺址5處,大小宗祠18座。為(wei) 了解決(jue) 文物保護和現代生活之間的矛盾,芙蓉村曾經采取異地重建新村的方式分流古村居民。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搬到新村居住,安靜的古村變得更安靜了,如何讓古村重新煥發生機,成為(wei) 傳(chuan) 統村落發展的新課題。

  浙江溫州市楠溪江旅遊經濟發展中心主任戴春光:“原來古村落開發的第一條路是觀光,第二條路是做民宿、做度假。現在探索的這條路是文藝之路,既有煙火氣,又有文藝範,煙火氣來自於(yu) 原住民,但是又要有文藝範,就是新的住民。”

  誰是芙蓉古村最合適的新住民呢?楠溪江旅遊經濟發展中心大膽嚐試,在芙蓉古村開啟了“藝術家駐村計劃”。通過第三方機構穿針引線,來自五湖四海的藝術家來到芙蓉古村。村民空閑的房屋被統一修繕,再以經濟、合理的價(jia) 格租給那些願意常住於(yu) 此的藝術家們(men) 。

  古村遵循傳(chuan) 統,而藝術家則追求個(ge) 性。新住民的到來,讓安靜寂寞的古村多了許多不一樣的聲音。新住民帶來的不僅(jin) 有音樂(le) ,還有對待傳(chuan) 統的態度。燒餅咖啡是藝術家們(men) 開的咖啡廳,裏麵擺滿了村民不要的老物件。

  變化其實是雙向的。音樂(le) 人文烽是一名打擊樂(le) 演奏家。

  音樂(le) 人文烽:“唱、念、做、打,燈、服、道、效,它比我們(men) 做的流行樂(le) 要豐(feng) 富多了,能感受到源自於(yu) 時光裏穿梭過來的美。”

  就像武俠(xia) 小說裏的劍客總是以武會(hui) 友,從(cong) 事音樂(le) 和戲曲的人們(men) 也可以僅(jin) 憑手裏的樂(le) 器說話。夜晚的古祠堂裏,一場古今交融、獨具特色的聯歡正在進行。音樂(le) 人歡慶長期從(cong) 事田野錄音調研工作,他在古村旁邊楓林鎮中心小學的古語吟誦課上發現了寶藏。

  音樂(le) 人歡慶:“太好了,太喜歡了。我是音樂(le) 人,在路上就構思了《江南》這首歌,這個(ge) 江南跟別的地方江南不同,我覺得它應該是江南深處。”

  浙江溫州市永嘉縣楓林鎮中心小學音樂(le) 教師鄭美榮:“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兒(er) 童,他們(men) 不知道外麵的世界有多精彩,也不知道真正的楠溪文化到底有多豐(feng) 富,他們(men) 給我們(men) 帶來的這種感受、這種影響,我覺得非常大。”

  音樂(le) 的種子一旦萌芽,就會(hui) 自己長大。如今,楓林鎮中心小學已經成立了聲樂(le) 社團,古詩吟唱成為(wei) 社團的保留曲目。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從(cong) 國家層麵實施傳(chuan) 統村落保護工程,目前已有8155個(ge) 傳(chuan) 統村落列入名錄,實施掛牌保護製度,53.9萬(wan) 棟曆史建築和傳(chuan) 統民居得到保護,4789項省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得到傳(chuan) 承和發展。越來越多的古村落被人們(men) 發現、熟知,越來越多的人正積極參與(yu) 到傳(chuan) 統村落的保護和發展中。

(責編: 陳濛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