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時評】
作者:吳曉林(南開大學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研究院研究員、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南開大學基地研究員)
在這個(ge) 效率至上的時代,政務服務的高效運行成為(wei) 衡量一個(ge) 地區營商環境的重要標尺。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等8部門發布了《關(guan) 於(yu) 進一步優(you) 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的實施意見》,從(cong) 企業(ye) 信息變更“一次辦”、企業(ye) 注銷“一網辦”和開辦餐飲店“一體(ti) 辦”等方麵,推動國務院“高效辦成一件事”部署落地見效。
辦理相關(guan) 事務流程更加優(you) 化,有助於(yu) 激發社會(hui) 和市場活力。過去,企業(ye) 信息變更可能需要跑多個(ge) 部門,填寫(xie) 大量表格,耗時耗力。現在,通過“一次辦”的機製,企業(ye) 可以在一次辦理中完成所有相關(guan) 部門的信息變更,大大節省了辦事時間,降低了運營成本。企業(ye) 注銷“一網辦”對於(yu) 需要注銷的企業(ye) 來說無疑是一場及時雨,企業(ye) 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nei) 完成注銷,便於(yu) 轉型和資源再配置。開辦餐飲店“一體(ti) 辦”的舉(ju) 措則是對創業(ye) 者的一種巨大支持,有助於(yu) 餐飲業(ye) 的快速發展和創新。這些措施的實施,將極大地提升企業(ye) 和公眾(zhong) 的辦事效率。
事實上,“高效辦成一件事”的理念和措施已經在一些地區先行先試,並取得顯著的成效。例如,北京市通過接訴即辦這“一根針”,穿起城市治理“萬(wan) 條線”,打通了民眾(zhong) 表達民意和解決(jue) 訴求的便捷通道。上海市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高效處置一件事”,推動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實現了各類政務服務事項的在線處理,極大地提高了辦事效率和透明度。深圳市推出“@深圳-民意速辦”平台,建立起“24小時訴求快速響應”機製,推動市民群眾(zhong) 的訴求以及所反映的突發情況得到快速解決(jue) 。武漢市上線推廣“一事聯辦”,讓更多企業(ye) 和群眾(zhong) 享受“套餐式”辦事服務,變多次跑為(wei) 一次跑或不用跑、變多頭辦理為(wei) 集成辦理,有效減少群眾(zhong) 來回跑腿時間。這些成功的實踐啟示我們(men) ,對準老百姓急難愁盼的小事,減環節、縮周期、優(you) 流程、降成本,才能最大限度地便企利民。
“高效辦成一件事”的基礎是實現數據共享。加強政務服務平台建設,推動數據共享和業(ye) 務協同,這一點對於(yu) 實現部門間的高效協作具有重要意義(yi) 。正所謂“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隻有打通政務數據、打破信息孤島,推動一網通管、一網通辦、一件事並聯辦,才能讓數據信息盡情流通,做到讓民眾(zhong) 方便快捷辦理業(ye) 務。政府部門要建好一體(ti) 化政務平台,實現政務數據應享盡享,提高一網貫通通暢度。
“高效辦成一件事”關(guan) 鍵在於(yu) 政府部門的高效協同。過往的經驗表明,如果沒有很好的部門協同,那麽(me) “一件事”極有可能辦不成、辦不好,政務服務平台反而成了擺設,甚至消耗大量社會(hui) 資源,降低政府公信力和公眾(zhong) 滿意度。這方麵,北京、深圳、煙台等一些城市的經驗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啟示,通過全流程閉環的訴求收集、分撥、處置平台以及力求細化的職責清單,從(cong) 過去以部門定責轉向以事件定責,確保“一件事”能夠精確到崗到人、部門協同聯辦,避免部門扯皮、平台空轉,最終實現辦事高效。
從(cong) 根本上講,“高效辦成一件事”折射的是為(wei) 民服務的初心,需要引入公眾(zhong) 視角進行場景建構。這就要求把辦事主體(ti) 作為(wei) 中心,提升企業(ye) 、公眾(zhong) 的辦事體(ti) 驗感、舒適感和獲得感。當前,推進政府服務線上線下融合互補,是數字化轉型期的基本要求。這就要求地方政府既提升線上辦事的效率,讓群眾(zhong) 點點屏幕就能辦成事,又推進服務窗口的親(qin) 民化改造,提升線下窗口人員的親(qin) 和度和服務質量。同時,要認識到線上辦事不是萬(wan) 能的,對於(yu) 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人群,要予以充分關(guan) 照,提供集成式服務、一站式服務,引入市場和社會(hui) 力量,推動“幫辦、代辦”服務。
“高效辦成一件事”是一項係統工程,要實現這一目標,不僅(jin) 需要政府的努力,也需要企業(ye) 和公眾(zhong) 的積極參與(yu) 和支持。在這個(ge) 過程中,推動政府部門積極改革,優(you) 化辦事流程;企業(ye) 誠信經營,遵守法律法規;人民群眾(zhong) 增強法治意識,遵守社會(hui) 規範。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定能構建一個(ge) 高質量的政務服務環境,讓人民群眾(zhong) 的利益得到更好保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