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教育強國·教育筆談】
2019年3月1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hui) 上強調,要“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推動思政課建設內(nei) 涵式發展”;五年後的今天,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再次作出“守正創新推動思政課建設內(nei) 涵式發展”的重要指示。新時代新征程上,思政課建設麵臨(lin) 新形勢新任務,要求我們(men) 始終堅持守正創新,在傳(chuan) 守正創新之道、育守正創新之人、循守正創新之則、強守正創新之能上全麵發力、一體(ti) 推進,展現思政課建設的新氣象新作為(wei) 。
1、傳(chuan) 守正創新之道
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守正創新推動思政課建設內(nei) 涵式發展,主題主線就是講好守正創新的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和守正創新的中國實踐。
馬克思主義(yi) 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在守正創新中產(chan) 生了一係列重大理論成果並永葆理論的青春活力。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前進。作為(wei)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21世紀馬克思主義(y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堅守魂脈、傳(chuan) 承根脈,不斷深化對共產(chan) 黨(dang) 執政規律、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規律、人類社會(hui) 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使馬克思主義(yi) 的開放性和時代性在當代中國得到了充分彰顯。思政課要用科學理論培養(yang) 人,就要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講清楚、講透徹,堅持思政課建設與(yu) 黨(dang) 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
在馬克思主義(yi) 及其中國化時代化新成果的指導下,百餘(yu) 年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帶領中國人民在我們(men) 這個(ge) 古老的東(dong) 方大國創造了人類曆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跡。從(cong) 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到國家富強、民族振興(xing) 、人民幸福,中國前進的每一步,都充分檢驗了馬克思主義(yi) 的科學性和真理性。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引領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引領中華民族成功走上了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康莊大道。新時代守正創新的偉(wei) 大實踐和舉(ju) 世矚目的偉(wei) 大成就,為(wei) 思政課提供了最為(wei) 鮮活有力的內(nei) 容支撐。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核心內(nei) 容,以新時代偉(wei) 大實踐和偉(wei) 大成就為(wei) 事實支撐,理實結合、宏微並重,講好理論、曆史、成就、故事、細節,是守正創新推動思政課建設內(nei) 涵式發展,促進黨(dang) 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入腦入心入行的必由之路。
河南高校師生開展“牢記囑托踐使命 行走中原看巨變”暑期大思政實踐活動。資料圖片
2、育守正創新之人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守正創新推動思政課建設內(nei) 涵式發展的最終目的,就是緊扣新時代新征程教育使命,努力培養(yang) 更多讓黨(dang) 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複興(xing) 重任的時代新人。
蒙以養(yang) 正,聖功也。麵對處於(yu) 人生成長關(guan) 鍵期的青少年,思政課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教給他們(men) 正確的思想,引導他們(men) 堅持真理、堅守理想,恪守正義(yi) 、遵循正道,成長為(wei) 堪當民族複興(xing) 重任的時代新人,成長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堅持真理,要求青少年一代全麵掌握馬克思主義(yi) 科學理論,自覺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凝心鑄魂。堅守理想,要求青少年一代堅定對馬克思主義(yi) 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信心,在以史為(wei) 鑒、察往知來中增強做中國人的誌氣、骨氣、底氣。恪守正義(yi) ,要求青少年一代自覺接受黨(dang) 的初心使命召喚,將熱愛祖國作為(wei) 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在為(wei) 人民謀幸福、為(wei) 民族謀複興(xing) 、為(wei) 世界謀大同中錘煉大德。遵循正道,要求青少年一代積極跟隨黨(dang) 的光輝旗幟指引,用黨(dang) 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塑造自身,把實現個(ge) 人價(jia) 值同黨(dang) 和國家前途命運緊緊聯係在一起,將愛國情、強國誌、報國行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推動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奮鬥之中。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是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ye) ,麵臨(lin) 著全新的時代境遇、全新的曆史任務,沒有現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經驗。這就決(jue) 定了堪當民族複興(xing) 重任的時代新人既要有守正的堅定和正氣,也要有創新創造的能力和銳氣。作為(wei) 麵向大中小各學段全體(ti) 學生開設的課程,思政課在推動創新人才培養(yang) 方麵責無旁貸、大有可為(wei) 。思政課應全麵總結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全麵深化改革、矢誌推進創新方麵取得的重大成果,深入闡釋創新創造對於(yu)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深遠意義(yi) ,深刻剖析創新人才在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中的支撐作用,積極引導青少年一代增強創新責任感、提升創新思維、強化創新能力,利用所學所知為(wei) 理論創新、製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麵創新貢獻力量。以“守正”奠定人才成長發展的穩固基石,以“創新”為(wei) 人才成長發展注入生機活力,是守正創新推動思政課建設內(nei) 涵式發展,培養(yang) 思想政治素質過硬、勇於(yu) 善於(yu) 創新創造的青少年一代的必由之路。
3、循守正創新之則
思政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在創新中提高。推動思政課建設內(nei) 涵式發展,要求思政課必須將“守正創新”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始終堅守本正要求、持續深化改革創新。
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ge) 曆史時期,我們(men) 黨(dang) 對思政課建設都作出過重要部署。進入新時代,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明確指出:“改革創新是時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躍的群體(ti) ,思政課建設要向改革創新要活力。”向改革創新要活力,要求思政課教育教學必須提升創新意識、樹立創新理念,以新的內(nei) 容、新的話語方式傳(chuan) 播新思想、新理論,適應和運用新技術、新方法構建思政課的新形態。向改革創新要活力,要求思政課建設敢於(yu) 在評價(jia) 體(ti) 係和激勵機製上“破舊立新”,健全突出教學優(you) 先的評價(jia) 體(ti) 係,完善以育人實效為(wei) 導向的激勵機製,鼓勵開展與(yu) 思政課教育教學密切相關(guan) 的研究工作,克服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等弊端。向改革創新要活力,要求深入推進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ti) 化建設,持續推動思政小課堂和社會(hui) 大課堂相結合,力促思政教育在加強協同合作和接觸社會(hui) 現實中增強創新活力,讓銳意改革創新在思政教育領域蔚然成風。
對於(yu) 思政課教育教學而言,拋開“守正”的創新,是無“根”無“魂”的創新,不可能真正實現內(nei) 涵式發展。思政課教育教學的改革創新,要始終建立在堅持黨(dang) 的領導、馬克思主義(yi) 的指導、社會(hui) 主義(yi) 辦學方向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基礎上;要始終植根中國大地、立足中國實際,以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為(wei) 力量根基;要始終遵循學生認知發展規律、思政課建設規律、思想政治教育規律,按照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原則開展教育教學工作;要始終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戰略屬性、民生屬性,從(cong)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高度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以本正要求為(wei) 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明確立場和方向,以改革創新打破思政課教育教學中的一切故步自封、墨守成規,是守正創新推動思政課建設內(nei) 涵式發展,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qin) 和力、針對性的必由之路。
為(wei) 拓展鄉(xiang) 村學生的綜合素質,浙江省安吉縣山川鄉(xiang) 請來高等院校的誌願者為(wei) 學生上戲劇、音樂(le) 、攝影、手工課。 新華社發
4、強守正創新之能
辦好思政課關(guan) 鍵在教師。思政課傳(chuan) 守正創新之道、育守正創新之人、循守正創新之則的落實,都與(yu) 思政課教師的素質能力密切相關(guan) 。守正創新推動思政課建設內(nei) 涵式發展,重要前提就在於(yu) 思政課教師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yan) 、人格要正,不斷提升守正創新的能力。
提升思政課教師守正創新的能力,要求思政課教師築牢根基,持續增強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修養(yang) 。思政課教師信仰信念信心的堅定性、對所講內(nei) 容的認同程度、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底氣大小、自身的道德素質等,對學生能否真學、真懂、真信、真用馬克思主義(yi) ,能否明大德、守公德、嚴(yan) 私德等具有極為(wei) 重要的影響。因此,思政課教師必須深入學習(xi) 馬克思主義(yi) 經典著作、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理論著作,深刻領會(hui) 馬克思主義(yi) 的基本原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創新理論和實踐探索,自覺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武裝頭腦,以理論上的清醒確保政治上的堅定;必須善於(yu) 從(cong) 政治上看問題,在大是大非麵前保持政治清醒,堅定職業(ye) 認同感、榮譽感、責任感,做學習(xi) 和實踐馬克思主義(yi) 的典範、貫徹落實黨(dang) 的教育方針的典範;必須恪守師德師風第一標準,厚植家國情懷、傳(chuan) 道情懷、仁愛情懷,自覺弘揚和踐行教育家精神,表裏如一、知行合一、修身修為(wei) 、以身作則,做學生為(wei) 學為(wei) 人的表率。
提升思政課教師守正創新的能力,還要求思政課教師持續增強問題意識、擴大知識視野,不斷夯實業(ye) 務根底。問題是創新的起點,思政課麵臨(lin) 著很多值得研究和亟待解決(jue) 的新問題。思政課教師要善於(yu) 回應和解答學生關(guan) 注的、有疑惑的問題,善於(yu) 發現、研究和解決(jue) 教育教學、學生成長中出現的新問題、真問題,善於(yu) 揭示思政課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新趨勢、新規律。思政課教師必須有過硬的業(ye) 務根底,唯有在不斷學習(xi) 中透徹掌握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的“真經”,練就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的“看家本領”,同時廣泛涉獵哲學社會(hui) 科學各學科以及自然科學的經典理論和最新成果,思政課教師才有可能融通古今中西、活用縱橫比較,從(cong) 而在多元多樣多變中立主導、謀共識、定方向,以自身之“通透”,帶學生進入“澄明之境”。強化思政課教師守正創新能力,提高思政課教師綜合素質,是思政課教師既能做好“經師”,又能做好“人師”,真正擔當起“傳(chuan) 播知識、傳(chuan) 播思想、傳(chuan) 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時代重任、守正創新推動思政課建設內(nei) 涵式發展的必由之路。
守正創新推動思政課建設內(nei) 涵式發展,是一項意義(yi) 重大的艱巨任務。我們(men) 要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精神,堅定信心、形成合力,把守正創新的立場、觀點、方法融入思政課建設的各環節,在政治引導、價(jia) 值塑造、主流意識形態傳(chuan) 導等方麵充分展現思政課的擔當作為(wei) ,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和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培養(yang) 源源不斷的有生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