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更好發揮政策效能 財政支出力度將進一步加碼

發布時間: 2024-06-11 11:12:00 來源: 上海證券報

  今年以來,我國實施減稅降費、新增地方專(zhuan) 項債(zhai) 、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zhai) 等一攬子積極財政政策,有效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多位專(zhuan) 家表示,下半年積極財政政策將繼續加力提效,靠前發力,財政支出力度有望進一步加碼。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把握好財政政策調控的重點、力度、節奏和時機,進一步完善政策實施機製,增強調控的針對性、前瞻性和靈活性,更好發揮政策效能,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目標。

  後續財政支出端可用資金將增加

  積極財政政策靠前發力,其中舉(ju) 措之一即加快地方債(zhai) 發行。專(zhuan) 項債(zhai) 券信息網顯示,截至6月8日,今年地方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累計發行約11608億(yi) 元,剩餘(yu) 約2.7萬(wan) 億(yi) 元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待發。

  隨著超長期特別國債(zhai) 的開啟發行,財政支持力度有望加大。數據顯示,5月超長期特別國債(zhai) 共發行了800億(yi) 元,剩下的9200億(yi) 元將在6月至11月陸續發行。

  “5月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發行規模擴大,同時超長期特別國債(zhai) 正式發行,這將增加後續財政支出端可用資金,也意味著短期內(nei) 基建投資仍有加速空間,同時表明了財政政策將延續穩增長取向。”東(dong) 方金誠研究發展部總監馮(feng) 琳表示。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誌恒表示,展望下階段,在積極財政政策尤其是1萬(wan) 億(yi) 元超長期特別國債(zhai) 發行、專(zhuan) 項債(zhai) 加快發行和使用的支持下,下半年經濟恢複的基礎將更加牢固、物價(jia) 也將進一步回升,實現財政、經濟的良性循環。

  結構性減稅降費仍有政策空間

  不同於(yu) 普惠性、全麵性的減稅降費,今年實施的結構性減稅降費主要針對特定群體(ti) 或領域、特定稅種來降低稅費負擔。

  “一方麵,通過實施減稅降費來減輕經營主體(ti) 整體(ti) 稅費負擔,以擴大總需求、穩定經濟增長;另一方麵,實施區別對待政策,加大重點對象減稅降費政策支持,以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實施產(chan) 業(ye) 升級、提升企業(ye) 創新能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yu) 治理研究院院長胡怡建認為(wei) 。

  結構性減稅降費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ye) 發展。比如,將符合條件的行業(ye) 企業(ye)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並作為(wei) 製度性安排長期實施;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ye) ,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ye) 所得稅等。

  東(dong) 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預計,著眼於(yu) 紮實推進大規模設備更新,後期各地將有針對性的推出貸款財政貼息、加速會(hui) 計折舊等支持政策。這些將帶動企業(ye) 加大研發支出,推動今年製造業(ye) 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勢頭。

  重點推進城投平台債(zhai) 務重組

  4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提出,要深入實施地方政府債(zhai) 務風險化解方案,確保債(zhai) 務高風險省份和市縣既真正壓降債(zhai) 務、又能穩定發展。

  王青認為(wei) ,今年將重點推進城投平台債(zhai) 務重組,核心是通過展期、借新還舊、置換等方式,將城投平台的還本付息壓力切實降下來,同時推動城投平台轉型,有效遏製增量,堅決(jue) 防範“一邊化債(zhai) 、一邊新增”。

  目前多地透露了下一步債(zhai) 務化解的一些思路。比如,山東(dong) 提出強化政府債(zhai) 務、隱性債(zhai) 務、城投債(zhai) 務“三債(zhai) 統管”,堅決(jue) 遏製增量、消減存量,債(zhai) 務風險防控取得積極成效。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馬光榮表示,為(wei) 了完善債(zhai) 務管理製度,應該從(cong) 以堵為(wei) 主,變為(wei) 以疏為(wei) 主。核心就是要把“前門”開好,隻有開好“前門”,地方顯性舉(ju) 債(zhai) 自主權擴大、資金配置效率提升,才能有助於(yu) 堵好“後門”。同時,構建行政約束、市場約束和外部監督相結合的政府債(zhai) 務管理製度,最終才能實現合理配置顯性債(zhai) 務和有效抑製隱性債(zhai) 務的目標。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