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經濟總量突破30萬(wan) 億(yi) 元大關(guan) 後,今年一季度長三角三省一市GDP總量達7.4萬(wan) 億(yi) 元,占全國比重約25%。亮眼數據的背後,是新質生產(chan) 力作為(wei) 新動能成為(wei) 引領社會(hui) 全麵發展的風向標,也是新發展理念在長三角這片高地上的生動映照。
從(cong) 跨境數據流通新探索到外貿產(chan) 業(ye) 規模創新高,再到前沿技術不斷湧現……近日,在浙江溫州舉(ju) 行的2024年度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hui) 上,多位企業(ye) 家、學者感慨,自2018年11月正式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以來,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迎來多點突破。如今,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邁入“第二個(ge) 五年”,新階段下,製度創新與(yu) 科技創新緊密呼應,長三角高質量一體(ti) 化發展的“協奏曲”正越奏越響。
率先探索數據跨境流動,構築新質生產(chan) 力“樣板間”
涵蓋智能網聯汽車、生物醫藥等領域,涉及智能網聯汽車跨國生產(chan) 製造、醫藥臨(lin) 床試驗和研發等11個(ge) 場景,劃分64個(ge) 數據類別600餘(yu) 個(ge) 字段……近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lin) 港新片區數據跨境場景化一般數據清單及清單配套操作指南正式發布,迅速引起高度關(guan) 注。
“跨境數據流通是全球數字經濟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jin) 有助於(yu) 國內(nei) 企業(ye) 參與(yu) 國際競爭(zheng) ,也能為(wei) 跨國企業(ye) 在華發展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將進一步推動國內(nei) 產(chan) 業(ye) 深度融入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價(jia) 值鏈,加快推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升級、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壯大、未來產(chan) 業(ye) 培育。”無錫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吳琦說,長三角的係列探索具有重要價(jia) 值。
不隻是跨境數據流動,長三角正加速挖掘數據的更多價(jia) 值,在多領域推進先行先試。近日,浙江省諸暨市傳(chuan) 媒集團成功完成教育數據資產(chan) 入表工作,數據資產(chan) 入表金額超百萬(wan) 元,這也是全國教育領域數據資產(chan) “入表”首單;2021年正式掛牌的上海數據交易所掛牌產(chan) 品已超過1700個(ge) ,2023年全年交易額超11億(yi) 元。
數據,看不見、摸不著,卻被稱為(wei) 數字經濟時代的“石油”。上海市數據局城市數字化轉型處處長錢曉說,作為(wei) 價(jia) 值不可估量的新型生產(chan) 要素,數據正成為(wei) 數字經濟時代關(guan) 鍵內(nei) 容。以數據為(wei) 依托和牽引,一場廣泛而深刻的數字化產(chan) 業(ye) 革命正在長三角加速進行。
從(cong) 東(dong) 部的臨(lin) 港向西看,長三角一體(ti) 化示範區數據中心集群的建設正如火如荼。其中,吳江算力調度中心動力中心大樓已完成封頂,項目建設現場大型塔吊林立、工程機械轟鳴、運輸車輛來回穿梭、建築工人忙碌作業(ye) ;此外,優(you) 刻得上海青浦數據中心一期已實現“東(dong) 推西訓”“東(dong) 數西算”“東(dong) 數西存”等應用場景,近期智算中心的國產(chan) 千卡集群也已投入運營。
上海市政協副主席邵誌清說,從(cong) 雲(yun) 計算、大數據,到人工智能、元宇宙,在數字經濟發展中,數據與(yu) 算力的重要性愈發凸顯,長三角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有助於(yu) 構建起長三角地區算力資源“一體(ti) 協同、輻射全域”的發展格局。
長三角一體(ti) 化示範區數據中心集群是“東(dong) 數西算”工程八大算力樞紐之一,也是“長三角數字幹線”的重要內(nei) 容。近年來,這條發源於(yu) 上海青浦,依托G50高速公路主幹廊道的數字創新發展帶正多點開花,帶動區域協同發展。
以華為(wei) 為(wei) 例,在上海青浦區落地華為(wei) 青浦研發中心、上海華為(wei) 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在江蘇吳江區,成立華為(wei) (吳江)工業(ye) 互聯網賦能中心,與(yu) 當地高校共建長三角一體(ti) 化示範區ICT人才島;在浙江嘉善縣,攜手敏實集團共同打造智能製造“燈塔工廠”標杆,建設“中軟國際長三角新數據應用創新中心”……一體(ti) 化高質量發展的布局正加快形成。
外貿規模再創新高,優(you) 勢產(chan) 能“走出去”蹄疾步穩
今年以來,長三角地區外貿形勢整體(ti) 向好。據上海海關(guan) 統計,今年前4個(ge) 月,長三角區域外貿進出口總值達5.04萬(wan) 億(yi) 元,規模創曆史新高,同比增長5.6%,占全國進出口總值的36.5%。出口前十的城市中,長三角占5席。
外貿規模創新高,濃縮在數字裏,是“創新高”的增長,延展到社會(hui) 生產(chan) 生活中,內(nei) 涵卻豐(feng) 富得多。
“創新高”的背後,首先有產(chan) 業(ye) 升級、優(you) 勢產(chan) 品作為(wei) 支撐。
如果說“客戶來什麽(me) 單,就做什麽(me) 款”是父輩多年養(yang) 成的經營習(xi) 慣,那麽(me) 通過入駐跨境電商平台、建立品牌、自創爆款,就是青年企業(ye) 家吳勁鬆接班後的“三把火”。
“以前接海外訂單我們(men) 基本上隻做均碼,根本不考慮細分市場的需求,直到2022年才發現不同地區的客戶對款式、版型、花色的要求都不一樣。”吳勁鬆來自浙江義(yi) 烏(wu) ,運動護具產(chan) 品是家裏已經做了二十幾年的生意。不同於(yu) 過去“盲人摸象”,通過SHEIN等跨境電商平台,他開始了解到海外市場更加彈性的反饋,並不斷調整產(chan) 品尺碼、提升科技含量,由此公司逐漸實現“輕鬆運營”,從(cong) 一開始的月銷售額十幾萬(wan) 元,發展到最近的月銷超過280萬(wan) 元。
“中國在外貿服務技術和平台領域遙遙領先,地方政府的危機意識和開拓意識也很強。”華東(dong) 師範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區域經濟學終身教授曾剛說,從(cong) 出口商品結構來看,長三角區域正在逐步向價(jia) 值鏈上遊攀升。這既是“絲(si) 路電商”等政策帶來的成效,也是區域產(chan) 業(ye) 升級的必然趨勢和應對國際市場競爭(zheng) 的必然選擇。
“創新高”的背後,還有源源不斷的製度創新作為(wei) 保障。
今年3月,60個(ge) 裝載聚丙烯塑料粒子的中歐班列集裝箱進入南京綜保區(龍潭片)。這批貨物將在綜保區內(nei) 進行存儲(chu) 、銷售和分撥,標誌著江蘇省率先推出的“中歐班列+保稅”進口模式正式實施。
與(yu) 傳(chuan) 統的中歐班列貨物分銷模式不同,這一模式省去了卸貨、清關(guan) 等環節,直接將中歐班列延伸至綜保區內(nei) ,有效減輕企業(ye) 稅款資金壓力,大幅降低人工裝卸、保稅倉(cang) 儲(chu) 等多項成本。
“創新高”的背後,更有不斷優(you) 化的營商環境作為(wei) 基礎。
長三角區域的外貿結構中,民營企業(ye) 扮演了重要角色。一季度,長三角民營企業(ye) 進出口1.98萬(wan) 億(yi) 元,占長三角區域外貿進出口總值超過一半。
浙江衢州魚子醬占全球三分之一產(chan) 量;江蘇丹陽年產(chan) 鏡片4億(yi) 多副,約占全國75%、全球40%;江蘇泰興(xing) 黃橋古鎮生產(chan) 了全國70%、全球30%的提琴……近期,長三角的隱形“土特產(chan) ”走入公眾(zhong) 視野,讓一些過去名不見經傳(chuan) 的縣城成為(wei) 鏈接全球經濟、文化的重要支點。
在全球最大魚子醬供應商鱘龍科技董秘許鵬飛看來,公司之所以能做到全球頭部,與(yu) 長三角長期以來不斷優(you) 化營商環境、培育壯大民營經濟有著重要關(guan) 係,“我們(men) 是外貿型企業(ye) ,時常遇到對國外市場法律監管不熟悉、銜接不夠順暢等問題。對此,政府經常組織相關(guan) 培訓,召開座談會(hui) 甚至是現場辦公,幫助我們(men) 與(yu) 海外主管機構聯係、溝通,在最短時間內(nei) 解決(jue) 問題”。
尖端研發加速迎突破,科創“協奏曲”越奏越響
從(cong) 指甲油的亮片,到太陽能光伏背板基膜,再到新能源車上的鋰電池隔膜……一張厚度不到半根頭發絲(si) 的薄膜,不僅(jin) 是國際新材料競爭(zheng) 的焦點,也決(jue) 定了國內(nei) 新能源產(chan) 業(ye) 的生產(chan) 成本和發展質量。
近日,總部位於(yu) 江蘇蘇州的恒力長三角國際新材料產(chan) 業(ye) 基地一期12條生產(chan) 線全麵投料試生產(chan) 。該項目年產(chan) 高端功能性聚酯薄膜47萬(wan) 噸,基地全麵運營後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200億(yi) 元,有望突破國內(nei) 高端功能性聚酯薄膜產(chan) 業(ye) 瓶頸。
攻克“卡脖子”技術,前沿技術加速湧現,這既是長三角區域日漸成熟的市場機製的孕育和催化,也是產(chan) 學研合作進一步深化帶來的效應。
通過眾(zhong) 籌科研模式吸引數十家國內(nei) 行業(ye) 企業(ye) 眾(zhong) 籌1400多萬(wan) 元,開展大型風電葉片翼族千萬(wan) 級雷諾數氣動試驗,為(wei) 行業(ye) 共性技術提供關(guan) 鍵試驗數據支撐;通過“揭榜掛帥”機製讓龍頭企業(ye) “出題閱卷”牽引產(chan) 學研協同攻關(guan) ,幫助上海複宏漢霖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與(yu) 華東(dong) 理工大學對接,就“抗體(ti) 藥物國產(chan) 化製備關(guan) 鍵技術”開展研究……在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推動區域內(nei) 聯合攻關(guan) ,產(chan) 學研用創新已不再“孤單”。
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劉慶說,作為(wei) 科技部批準、滬蘇浙皖共建的綜合類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截至目前,長三角國創中心在江蘇和上海已累計實施撥投結合重大產(chan) 業(ye) 化項目100餘(yu) 項,13個(ge) 項目完成並研發獲得市場融資,多項技術和產(chan) 品成功填補國內(nei) 空白。
產(chan) 業(ye) 鏈聯盟對於(yu) 技術攻關(guan) 有重要推動作用。近日舉(ju) 行的長三角企業(ye) 家聯盟會(hui) 議上最新消息顯示,繼此前成立14個(ge) 產(chan) 業(ye) 鏈聯盟後,此次長三角企業(ye) 家聯盟又成立了5個(ge) 產(chan) 業(ye) 鏈聯盟,涉及儲(chu) 能與(yu) 安全,綠色低碳、汽車後市場等。此前,長三角超導產(chan) 業(ye) 鏈聯盟整合國內(nei) 超導技術力量,攻克技術難關(guan) ,實現世界首條超公裏(1.2公裏)的35千伏超導電纜工程通電運行;長三角智慧零售服務產(chan) 業(ye) 鏈聯盟推動成員企業(ye) 與(yu) 騰訊智慧零售、字節抖音電商、拚多多電商等合作,推動長三角智慧零售服務技術應用進一步推廣。
各類科創協作機製也在不斷譜寫(xie) “協奏曲”。其中,長三角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台集聚了區域內(nei) 科研設施27個(ge) 、大型科學儀(yi) 器超4.6萬(wan) 餘(yu) 台(套),服務機構3100餘(yu) 家;長三角科技創新券累計申領企業(ye) 超3000家,申領金額超2億(yi) 元,兌(dui) 付金額7600餘(yu) 萬(wan) 元。
曾剛認為(wei) ,長三角一直是中國改革創新的高地之一,瞄準“極中極”、不斷尋求突破和創新是這片熱土的內(nei) 生基因。如今,在各項成熟製度框架下,長三角正不斷吸納各項社會(hui) 資源充實發展動能,既為(wei) 本地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也將為(wei) 全國高質量發展、成為(wei) 全球創新網絡關(guan) 鍵力量持續提供澎湃動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