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科技創新擦亮中部地區產業“新名片”

發布時間: 2024-06-13 08:49:00 來源: 新華社

  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中部地區以全國十分之一的國土麵積,承載了約四分之一的人口數量,創造了約五分之一的經濟總量。在我國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和區域發展格局中,中部“脊梁”的地位舉(ju) 足輕重。

  告別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方式,以現代農(nong) 業(ye) 新模式打造“中部糧倉(cang) ”;加快轉型升級,發展綠色、低碳新型能源原材料產(chan) 業(ye) ;創新開路、加速協同,以現代裝備製造及高技術產(chan) 業(ye) 培育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

  以科技創新為(wei) 引領,中部地區結合自身優(you) 勢、緊扣戰略定位,在發展中亮出一張張產(chan) 業(ye) “新名片”。 

 

  智慧、集約:打造現代農(nong) 業(ye) 新模式

  跨淮河、擁長江,擁有全國13個(ge) 糧食主產(chan) 區中的5個(ge) ,用全國約四分之一的耕地,生產(chan) 了全國近三分之一的糧食,豐(feng) 收的中部,是“大國糧倉(cang) ”的重要根基。

  近日,記者走進位於(yu) 湖南的嶽麓山種業(ye) 創新中心關(guan) 鍵共性技術平台——華智生物國家級分子育種服務平台實驗室,研究人員正在開展種質資源基因型精準鑒定。

  基於(yu) 實驗室裏的高通量基因檢測係統,這裏單次就可檢測上萬(wan) 個(ge) 種質樣本,育種效率和精準度均大幅提升。

  “以水稻為(wei) 例,分子育種可以將稻種的生物信息‘翻譯’為(wei) 可供決(jue) 策的數據語言,讓研究人員精準聚合增產(chan) 、抗病蟲害、耐鹽堿等優(you) 良性狀。”華智生物副總裁王朝暉說。

  種子是農(nong) 業(ye) 的“芯片”。以科技賦能良種選育為(wei) 代表,“中部糧倉(cang) ”正告別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方式,加速良種良田良機良法深度融合,亮出糧食生產(chan) “新名片”。

  農(nong) 業(ye) 無人機在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趙橋鄉(xiang) 雙樓村的無人農(nong) 場進行自主作業(ye) (2024年3月1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

  4萬(wan) 畝(mu) 麥田5天收完。5月底,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盛世興(xing) 農(nong) 農(nong) 機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尚躍調度數十位機手,加緊收割。

  “今年新購置了三台新型大馬力收割機,哪怕遇到‘爛場雨’也不擔心了。”尚躍說,以前收割機脫粒速度跟不上,“吃糧”多了容易“噎著”,今年更新的收割機動力匹配更優(you) ,相較去年畝(mu) 均減損約10公斤。

  空中有衛星“帶路”,田間有先進農(nong) 機“開路”。從(cong) 大河之南到洞庭之濱,播種科學高效,智能化、機械化收割已經成為(wei) 主流。

  向科技要產(chan) 能,向規模要效益。從(cong) 田頭到車間、從(cong) 產(chan) 業(ye) 到政策,中部地區在發力——

  農(nong) 機手駕駛農(nong) 機在河南省商丘市梁園區孫福集鄉(xiang) 崔樓村收獲小麥(2024年5月2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李恒 攝)

  河南從(cong) 2022年起啟動建設1500萬(wan) 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示範區,適用現代化裝備、規模化經營等,預計建成後每畝(mu) 可多打220斤糧;

  安徽做好“糧頭食尾”大文章,在皖北地區重點培育“品質糧食、優(you) 質蛋白、綠色果蔬、徽派預製菜、功能食品”五大綠色食品產(chan) 業(ye) 集群;

  江西省級以上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龍頭企業(ye) 已經超過1000家,其中超10億(yi) 元企業(ye) 76家,180多款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入駐高端商超、高端餐廳;

  ……

  中部地區不斷提高糧食生產(chan) 保障能力,以科技創新為(wei) 引領,讓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釋放出更大的潛力。

  綠色、低碳:加快能源原材料轉型升級

  自動焊接、自動敷設、AGV小車自動“運”貨……走進滁州隆基樂(le) 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an) 車間,一條自動化單晶組件製造生產(chan) 線正高效運轉中。

  在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一家光伏企業(ye) 內(nei) ,工人在生產(chan) 線上忙碌(2023年6月14日攝)。

  新華社發

  石英砂是光伏玻璃的重要原材料。抓住光伏產(chan) 業(ye) 成為(wei) 全球能源轉型重要“風口”的契機,安徽滁州建立了覆蓋石英砂、矽片、光伏玻璃、光伏電池、光伏組件、逆變器等環節的完整產(chan) 業(ye) 鏈,吸引了隆基樂(le) 葉、東(dong) 方日升等一批頭部企業(ye) ,致力打造“光伏之都”。

  立足資源稟賦和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助推能源結構轉型,綠色、低碳已經成為(wei) 中部能源原材料基地的“新名片”。

  以光伏為(wei) 例,目前,全國有50%的光伏玻璃、20%的光伏組件“安徽造”;2023年,安徽省光伏製造業(ye) 營收超2900億(yi) 元、躍居全國第3位。

  山西是煤炭大省,2019年被確定為(wei) 全國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

  在山西省霍州市的山西焦煤集團李雅莊煤礦,綜采隊技術員在井上控製井下割煤機(2024年5月29日攝)。

  新華社記者 王勁玉 攝

  智能化采煤工作麵單班減人30%,煤礦單工作麵平均月進尺提高8米,智能化人工幹預率降低至10%、產(chan) 量提高2.5%……在山西省霍州市的山西焦煤集團李雅莊煤礦井上控製中心,綜采隊技術員邢陽陽通過一鍵啟停控製按鈕,就能夠對井下綜采麵實現控製。

  如今,山西地下采煤工作麵全部實現了綜合機械化,54%的煤炭產(chan) 能實現智能化開采,煤炭先進產(chan) 能占比達到80%以上。

  能源原材料是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血液”,新能源材料直接關(guan) 係到未來清潔能源的“造血”能力。

  在位於(yu) 湖南省衡陽市常寧市水口山鎮的湖南株冶有色金屬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操作機械臂生產(chan) 鋅基合金(2024年6月3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湖南寧鄉(xiang) 經濟技術開發區,研發人員正在中偉(wei) 新能源行業(ye) 超大規模前驅體(ti) 研發試驗車間裏,對新材料開展多維度性能測試。

  “這一獨特的研發體(ti) 係可以高效完成從(cong) 研發到量產(chan) 的全流程,更好適應新能源材料快速更新迭代的需求。”中偉(wei) 新能源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湖南已形成從(cong) 前驅體(ti) 、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電芯、儲(chu) 能係統到廢舊動力電池回收的完整產(chan) 業(ye) 鏈條,前驅體(ti) 研發生產(chan) 全球領先,磷酸鐵鋰出貨量、正極材料產(chan) 能等位居行業(ye) 前列;山西外送綠電在全國位居第一位,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46.4%;湖北綠電裝機占比達到65%……

  創新、協同:構建製造業(ye) 新發展格局

  5月9日,蔚來第50萬(wan) 台量產(chan) 車在位於(yu) 合肥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chan) 業(ye) 園的蔚來合肥第二工廠下線。同樣在5月,大眾(zhong) 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在安徽合肥啟用城市測試跑道,這是大眾(zhong) 汽車集團在中國的首個(ge) 此類型測試場。

  在安徽省合肥市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chan) 業(ye) 園蔚來合肥第二工廠,蔚來第50萬(wan) 台量產(chan) 車下線(2024年5月9日攝)。

  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擁有7家整車企業(ye) 、將汽車產(chan) 業(ye) 列為(wei) “首位產(chan) 業(ye) ”的安徽,今年1至4月的汽車產(chan) 量占全國比重超過10%,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占全國比重超過11%。

  自2019年5月在江西舉(ju) 行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hui) 以來,中部地區國家級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和國家先進製造業(ye) 集群占全國比重分別達27.3%和17.8%。

  走進位於(yu) 湖北鄂州的華工激光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園,一台長30米,重45噸的“大家夥(huo) ”正被打包吊起,準備轉運出口。

  華工激光重型管材切割產(chan) 品線總工程師範大鵬說,得益於(yu) 10餘(yu) 年創新迭代和省內(nei) 激光產(chan) 業(ye) 供應鏈體(ti) 係支撐,這款產(chan) 品不僅(jin) 技術實現超越,而且售價(jia) 還比國外同類產(chan) 品降低60%以上。

  2024年3月16日拍攝的武漢華工激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大樓(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伍誌尊 攝

  裝備製造是中部地區的優(you) 勢產(chan) 業(ye) 之一。這台我國自主研發的重型管材激光切割加工智能裝備,擁有“最快的刀”“最準的尺”,可在十幾米的大型鋼材上以0.1毫米的精度“雕花”。

  以科技創新引領產(chan) 業(ye) 創新,中部各地在發展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打響創新招牌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協同共進,攜手培育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

  在位於(yu) 湖南瀏陽經開區的長沙博大科工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製造汽車零部件(2024年4月9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5月31日至6月2日在湖南長沙舉(ju) 辦的第十三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hui) ,首次采用了六省大聯合模式,分工協作、聯合招商,6場產(chan) 業(ye) 鏈招商推介會(hui) 分別由一省牽頭、五省配合,集聚六省合力,共謀中部產(chan) 業(ye) “大格局”。

  由安徽省牽頭舉(ju) 辦的中部地區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鏈招商暨投資安徽行(長沙)推介會(hui) 上,安徽省汽車辦副主任劉文峰表示,湖南裝備製造業(ye) 優(you) 勢明顯,與(yu) 安徽汽車“首位產(chan) 業(ye) ”互補性很強,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領域合作前景廣闊,雙方可以合力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基地。

  立足中部,創新與(yu) 協同並舉(ju) ;放眼新發展格局,更要與(yu) 其他重大發展戰略銜接、融入。

  未來,中部地區還將加強與(yu) 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對接,加強與(yu) 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融合聯動,有序承接產(chan) 業(ye) 梯度轉移,優(you) 化產(chan) 業(ye) 布局。

  進一步抓好黨(dang) 中央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一係列政策舉(ju) 措的貫徹落實,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合力,中部的“新名片”必將越擦越亮。

  文字記者:劉菁、馬姝瑞、水金辰;參與(yu) 采寫(xie) :謝奔、王勁玉、王自宸

  視頻記者:屈彥、金劍、程濟安、餘(yu) 國慶、潘誌偉(wei) 、鄧浩然

  海報設計:孫瑤

  編輯:杜宇、金地、鄧堅、吳建路、魯鵬、錢一、王浩程、鄔金夫

  統籌:周詠緡、郜新鑫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