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6月12日刊發文章《重大工程刷新進度?交通建設深度挖潛》。文章稱,高塔聳入雲(yun) 端、人工島屹立海上、橋梁宛若遊龍,一條集“橋、島、隧、水下互通”於(yu) 一體(ti) 的超大型跨海通道橫臥海上。這是國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
繼港珠澳大橋後,深中通道又一次連通珠江口東(dong) 西兩(liang) 岸,將為(wei) 粵港澳大灣區“A”形交通主骨架補上關(guan) 鍵的“一橫”。目前項目建設進入收尾工作階段,近日將具備通車條件。建成通車後,從(cong) 深圳到中山的車程將從(cong) 2個(ge) 小時縮短到30分鍾以內(nei) 。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時至年中,一批交通重大工程項目建設不斷刷新進度,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網加快構建,為(wei) 擴內(nei) 需、穩增長、惠民生提供有力支撐。下一步,交通建設在加快聯網、補網、強鏈的同時,還將加快轉型升級,不斷發掘符合新質生產(chan) 力方向的增長點,數字化、綠色化、融合發展等成為(wei) 關(guan) 鍵詞。
交通重大工程具有單體(ti) 投資多、社會(hui) 影響大、帶動作用強的特點,是擴內(nei) 需、穩增長、促就業(ye) 的重要領域之一。國家“十四五”規劃的102項重大工程中,涉及交通運輸項目開工、完工超過260個(ge) ,總投資超過1.3萬(wan) 億(yi) 元。
世界最大跨徑拱橋廣西天峨龍灘大橋建成通車、蘭(lan) 海高速控製性節點木寨嶺隧道全線貫通;深中通道、北京東(dong) 六環改造工程進入衝(chong) 刺階段;京港澳、沈海等國家高速公路主線正在陸續實施擴容改造;小洋山北集裝箱碼頭等一批重大項目加快推進……翻開2024年重大工程台賬,一個(ge) 個(ge) 項目建設正按照計劃節點全力推進。
“當前公路建設任務依然繁重,重點是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加快推進國家公路待貫通和省際瓶頸路段建設,推動國家高速公路繁忙路段擴容改造和普通國道低等級路段提級改造。”交通運輸部公路局相關(guan) 工作人員說,未來一段時間內(nei) ,公路設施網絡將進一步完善,公路建設也將持續發揮擴大有效投資、促進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jun) ”作用。
水運基礎設施建設也加快聯網、補網、強鏈,有效投資穩步擴大。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十四五”前三年我國水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年均增速超過10%,其中2023年全國完成水運建設投資達到2016億(yi) 元,同比增長20.1%,創曆史新高。2024年1至4月完成水運投資619億(yi) 元,同比增長10.6%。
“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快推動重大工程項目建設,以此為(wei) 牽引,著力增強沿海港口基礎設施安全韌性,加快打通內(nei) 河航道節點瓶頸,持續構建現代水運基礎設施,推動水運高質量發展。”交通運輸部水運局相關(guan) 工作人員表示,在沿海港口方麵,重點是加大集裝箱碼頭建設力度。在內(nei) 河方麵,重點是打通幹線,加快“四橫四縱兩(liang) 網”高等級航道建設。
在交通網不斷織密的同時,智慧化、綠色化成為(wei) 越來越多基礎設施轉型升級的重點方向。
沿深中通道東(dong) 人工島主線向西行駛,便能進入長6845米的深中隧道,目前隧道內(nei) 燈光照明、可變情報板、交通標識,以及智能巡檢機器人等智能交通管控設施已安裝完畢。其中,南、北行車洞平均每1.2公裏就布有一台智能巡檢機器人。
“目前我們(men) 正在加緊籌備應急演練和設備聯調聯試,為(wei) 項目具備通車條件作最後衝(chong) 刺。”深中通道管理中心路網調度中心負責人徐先蔚介紹,深中通道具有交通量大、分合流交通組織複雜、長縱坡等突出特點,運營安全挑戰大。依托廣東(dong) 交通集團數字底圖及數據中心提供的數據基礎及地圖引擎功能,深中通道積極推進國內(nei) 首條包含路網感知、預測預警等功能在內(nei) 的路網級的智慧交通體(ti) 係建設,以提升珠三角高速公路網的車輛通行能力,同時為(wei) 公眾(zhong) 往來珠江兩(liang) 岸提供更多的出行選擇,並帶來全新的出行體(ti) 驗。
根據日前財政部、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的《關(guan) 於(yu) 支持引導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通知》,自2024年起,通過3年左右時間,支持30個(ge) 左右的示範區域,打造一批線網一體(ti) 化的示範通道及網絡,力爭(zheng) 推動85%左右的繁忙國家高速公路、25%左右的繁忙普通國道和70%左右的重要國家高等級航道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
交通和旅遊、能源等融合發展也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亮點之一。據介紹,目前交通運輸部正在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大力推動旅遊公路建設,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充電基礎設施。
“下一步,在推進重大工程項目建設方麵,我們(men) 將督促指導地方加快在建項目實施,盡快形成更多實物工程量,做深做實項目前期工作,加強項目儲(chu) 備。同時,積極推進基礎設施數字化升級、綠色低碳轉型、大規模設備更新等一係列工作,不斷發掘符合新質生產(chan) 力方向的增長點。”交通運輸部有關(guan) 負責人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