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雙國際機場,國際班列通達境外112個(ge) 城市;位列全國五大中歐班列集結中心之一;航空樞紐客貨運吞吐量、世界500強企業(ye) 落戶數、外貿進出口總額均居中西部首位……
古語雲(yun) “蜀道之難,難於(yu) 上青天”。而今,一條條通路跨越山水阻隔、從(cong) 成都通向遼闊遠方。
成都,這座有著2300多年建城史的曆史文化名城,曾是西南絲(si) 綢之路上的明珠,如今承載著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要使命,樞紐優(you) 勢愈發凸顯,聯通能力持續增強,正加快從(cong) 內(nei) 陸腹地邁向開放前沿。
內(nei) 暢外聯:開放大門通達世界
“鐵道上”,國際班列飛馳寰內(nei) 。
5月25日,首趟經阿拉山口口岸出境至俄羅斯的快速班列從(cong) 成都國際鐵路港駛出。至此,成都國際班列已累計開行近3萬(wan) 列,聯通境外112個(ge) 城市。
這是2024年6月13日拍攝的成都國際鐵路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唐文豪 攝
繁忙的成都國際鐵路港中,汽笛接續千年前的駝鈴聲,亞(ya) 歐大陸橋上的“鋼鐵駝隊”中歐班列,用高效率連接著成都與(yu) 世界。
“向雲(yun) 端”,客貨航線持續繁忙。
6月2日,CA1003航班從(cong)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起飛奔赴巴黎戴高樂(le) 機場,成都再添一條定期直飛全貨機航線。
“我們(men) 將圍繞打造麵向全球的國際航空樞紐,推動歐美樞紐航點恢複,拓展全球增量市場及‘一帶一路’新興(xing) 市場航線,持續加密重要樞紐航線航班頻次。”成都市口岸物流辦副主任柳樹國說。
今年以來,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客流量、貨運量快速增長。前5個(ge) 月,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實現旅客吞吐量3512.2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24.9%;貨郵吞吐量38.3萬(wan) 噸,同比增長40%。
內(nei) 暢外聯,“雙機場雙樞紐”建設已然成型成勢——
航空旅客吞吐量躍居全國城市第3、航空貨郵吞吐量居全國城市第6,中歐班列(成渝)累計開行量居全國第1。
今日成都,隨著高鐵、高速公路、航空等交通網絡的不斷完善,已成為(wei) 連接西南、西北乃至全國的重要交通樞紐。
2024年6月13日,旅客行走在成都天府國際機場T1航站樓內(nei) 。新華社記者 唐文豪 攝
向東(dong) 看,成都是內(nei) 陸腹地;向西、向南看,成都已是開放前沿。
今日的成都,正不斷增強內(nei) 暢外聯的樞紐通達能力、雙向配置的樞紐運籌能力、多元包容的樞紐融通能力、接軌國際的樞紐服務能力、東(dong) 西互濟的樞紐輻射能力……處於(yu) “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和南方絲(si) 綢之路的起點,成都的時代坐標更加鮮明。
動能澎湃:“朋友圈”不斷擴大
開放讓“蜀道不再難”。作為(wei) 中外聞名的文化名城,成都在經貿、人文等多維度的“朋友圈”不斷擴大。
2024年3月9日,遊客在位於(yu) 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的金牛道行走。新華社記者 唐文豪 攝
6月12日,從(cong) 成都市成華區大學生創業(ye) 園成長起來的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成都卡諾普機器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馬來西亞(ya) 雪蘭(lan) 莪州蒲種市設立了其第一家海外子公司。
“公司生產(chan) 的工業(ye) 機器人產(chan) 品已遠銷德國、越南、泰國等2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出口占比近20%,此次成立海外子公司是為(wei) 了進一步深化與(yu) 東(dong) 南亞(ya) 市場聯係。”公司總經理李良軍(jun) 說。
2024年2月21日,成都卡諾普機器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在組裝輕型工業(ye) 機器人。新華社記者 唐文豪 攝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成都造”加速出海,深度嵌入全球產(chan) 業(ye) 鏈——
通威太陽能光伏電池出貨量全球領跑;“成都造”智能座艙、純電無人駕駛重(礦)卡等智能網聯汽車遠銷歐洲、蒙古國、沙特等地;智元匯城市智慧交通項目相繼落戶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城市;科倫(lun) 博泰與(yu) 默沙東(dong) 達成118億(yi) 美元授權合作,中國創新藥“出海”吸引世界關(guan) 注……
2023年,成都進出口總額7489.8億(yi) 元,居中西部城市第1位,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16.2%,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chan) 品等外貿“新三樣”出口增長43.8%。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進出口總額連續6年居全國前列。
這是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入口(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一批跨國企業(ye) 也正加緊在成都布局,與(yu) 成都攜手發展。
今年1月24日,“空中客車飛機全生命周期服務中心”在成都投運,這是空客在歐洲之外直接投資建設的首個(ge) 飛機循環利用項目。
“成都完善的航空航天產(chan) 業(ye) 體(ti) 係以及在人才供給、營商環境等方麵的優(you) 勢促成了這一項目落地。”空中客車全球執行副總裁、空中客車中國公司首席執行官徐崗說,未來5年空客還將在成都繼續加大投資。
西門子持續加大在蓉投資、追加11億(yi) 元人民幣對西門子成都數字化工廠進行擴建,GE醫療中國精準醫療產(chan) 業(ye) 化基地項目落地成都,快運巨頭DHL在成都升級打造全新國際轉運中心……截至目前,315家世界500強企業(ye) 落戶成都,平均每天有2家外資企業(ye) 來蓉投資;16家外資銀行、30家外資保險機構在成都設立分支機構。
這是2024年6月13日拍攝的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唐文豪 攝
成都已與(yu) 五大洲112個(ge) 國外城市締結為(wei) 友好城市或友好合作關(guan) 係城市,友城“朋友圈”不斷擴容。
隨著第三十一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hui) 、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會(hui) 、成都2024湯尤杯、2024年成都世界園藝博覽會(hui) 等一係列國際盛會(hui) 的成功舉(ju) 辦,成都正推動更多產(chan) 業(ye) 、企業(ye) 、資本、人才匯聚,為(wei) 城市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戰略交匯:東(dong) 西互濟區域協同
在位於(yu) 四川德陽市的金牛-什邡合作產(chan) 業(ye) 園內(nei) ,建設工地一派繁忙景象。
該產(chan) 業(ye) 園是成都金牛區和德陽什邡市跨區合作下的“飛地共建”成果,按照“總部研發在金牛、生產(chan) 製造在什邡”的理念,聚焦通航產(chan) 業(ye) ,統一規劃打造示範產(chan) 業(ye) 園區,建設傾(qing) 轉旋翼無人機總體(ti) 研發生產(chan) 項目,總投資超50億(yi) 元。
告別單打,走向協作,一座城正逐漸擴成一個(ge) 圈。
成都都市圈是全國第三個(ge) 、中西部首個(ge) 由國家批複發展規劃的都市圈。2023年,成都都市圈經濟總量達2.78萬(wan) 億(yi) 元,常住人口超過3000萬(wan) 人,日均流動人口超60萬(wan) 人次。
作為(wei) 這個(ge) 圈中的“樞紐”城市,近年來,成都將單向“輸血”變為(wei) 雙向“造血”,突出優(you) 勢互補與(yu) 雙向賦能,共謀都市圈發展。
眼下正值四川雅安市漢源縣甜櫻桃的采摘上市季,成都郵區中心雙流機場郵件處理中心異常忙碌,午夜仍燈火通明。
“運送漢源甜櫻桃的車已經出發,預計2個(ge) 小時左右抵達,大家做好接車準備。”夜班值班調度吳亞(ya) 濤接到信息後,立即對即將到來的甜櫻桃郵件接發分揀作業(ye) 進行統籌安排。
從(cong) 卸車至發運,最快僅(jin) 用2小時,最長不超過4小時,漢源甜櫻桃就從(cong) 成都郵區中心雙流機場“飛”向全國。
甜櫻桃從(cong) 成都高效出川的背後,折射出成都正加快建強泛歐泛亞(ya) 郵政快遞物流樞紐網絡體(ti) 係,樞紐勢能全麵釋放,開放格局整體(ti) 躍升。
立足資源稟賦,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成都加快探索科技創新路徑。
2023年11月23日,先進技術成果西部轉化中心在成都揭牌,這是繼先進技術成果長三角轉化中心之後的第二個(ge) 國家級區域中心,旨在推動技術成果加速轉化。
先進技術成果西部轉化中心主任助理高建成說:“我們(men) 將不斷完善快速轉化機製,更好發揮國家級平台作用,為(wei) 西部地區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升級搭建新引擎。”
2023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經濟總量達81986.7億(yi) 元,在2021年突破7萬(wan) 億(yi) 元後,用2年時間再上一個(ge) 萬(wan) 億(yi) 元台階,區域優(you) 勢能級穩步提升,輻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雙圈建設全麵提速。
按照中央部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正書(shu) 寫(xie) 新的篇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速推進。
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
每年製定共建雙城經濟圈年度重大項目清單,建立省市領導聯係重大項目機製,今年1至5月兩(liang) 地電子信息營業(ye) 收入突破7000億(yi) 元,汽車產(chan) 業(ye) 兩(liang) 地配套率增至80%;
建立多層次、常態化合作機製,聚焦關(guan) 鍵部門、毗鄰地區選派4批次400餘(yu) 名優(you) 秀幹部交叉掛職、頂崗鍛煉;
布局建設萬(wan) 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範區、川渝高竹新區、瀘永江融合發展示範區等10個(ge) 合作平台……
這是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與(yu) 重慶市渝北區交界處的川渝高竹新區(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故事日新月異,融通大道越走越寬。
一條條國際航線開通,一趟趟國際班列飛馳,一個(ge) 個(ge) 開放平台設立,一項項投資項目落戶……從(cong) 內(nei) 陸腹地到門戶樞紐,成都正以時不我待的責任擔當,加快建設內(nei) 陸開放前沿,努力繪就更加美好的現代化“成都圖景”。
文字記者:張旭東(dong) 、葉含勇、謝希瑤、董小紅、李倩薇、李力可
視頻記者:楊進
海報設計:孫瑤
編輯:王乃水、雷敏、周文林、鄧堅、戚文娟、馬晶、杜瀟逸、侯幫興(xing) 、鄔金夫
統籌:周詠緡、郜新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