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人:
周珊珊 本報評論員
韓小喬(qiao) 安徽日報評論員
周珊珊:奇峰怪石競秀,雲(yun) 海日出“同框”,前不久,安徽省黃山風景區三大主峰之一的天都峰結束封閉輪休期,正式恢複對外開放。近40年來,黃山已進行4輪景區山峰輪休。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將其列為(wei) “中國履行《保護生物多樣性公約》第五次國家報告”的典型案例。對於(yu) 風景名勝,優(you) 質景點封閉,可能會(hui) 影響遊客體(ti) 驗,但“不間斷營業(ye) ”又不利於(yu) 生態修複,如何在保護和發展間尋求最佳平衡點,實現可持續發展?
韓小喬(qiao) :黃山景色四季各異,遊人如織,而高海拔景點生態條件相對脆弱,生態承載力有限。主動按下“暫停鍵”,是黃山風景區從(cong) “海洋休漁期”和“封山育林”實踐中得到的啟示,也是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對於(yu) 輪休的景點和前來的遊客,黃山都有精細化管理方案。管理人員對輪休景點定期“體(ti) 檢”,比如給“體(ti) 弱”的古樹名木製定複壯方案,對症下藥治理水土流失等。景點輪休期滿,接受專(zhuan) 家監測評估,各項指標達標,才能重新開放。同時,黃山風景區把具有可替代性的景點結成對子、互相輪休,有利於(yu) 減少遊客缺憾。既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又以人為(wei) 本、科學規劃,才造就了黃山與(yu) 遊客“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的雙向奔赴。
周珊珊:黃山是世界文化與(yu) 自然雙遺產(chan) ,也是世界地質公園、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在新興(xing) 網紅旅遊城市不斷湧現的背景下,黃山市這一老牌旅遊城市不斷推陳出新,讓山峰“綠起來”帶動當地群眾(zhong) “富起來”。讓綠水青山真正成為(wei) 發展的“金山銀山”、人民的“幸福靠山”,黃山積累了哪些經驗?
韓小喬(qiao) :生態家底,是黃山的驕傲,也是最大“本錢”。微風、暖陽、古村、炊煙,遊客不經意間邂逅的美好,正是黃山文旅市場的風口。美麗(li) 資源要保護好,也要轉化好,如此,才能真正拓展綠色價(jia) 值,發展好“美麗(li) 經濟”。黃山之美,不僅(jin) 在於(yu) “天生麗(li) 質”,更在於(yu) 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通過創新打造村碗、村創、村戲、村賽、村官5個(ge) “村字號”品牌活動,讓遊人品美味、觀佳景、賞民俗、看好戲,一批古村煥發新生。比如,有1200年曆史的西溪南古村落,今年春天日均客流量超過1萬(wan) 人次。同時,培育電競比賽新業(ye) 態,發展街頭音樂(le) 會(hui) 等夜遊產(chan) 品,推出國際時裝秀,用“好看、好玩、好吃、好拍”吸引年輕遊客。事實證明,向綠而行、依綠而興(xing) ,方能點綠成金、長青常盛。
周珊珊:經過兩(liang) 年的謀劃,大黃山建設的大幕已正式揭開,借助“黃山”這一國際超級IP,構建涵蓋黃山、池州、安慶、宣城4市的統一大IP,打造世界級休閑度假康養(yang) 旅遊目的地。著眼“世界級”,黃山如何發揮引領作用,將大黃山的規劃圖變為(wei) 實景圖?
韓小喬(qiao) :新安江畔,水煙縹緲,百裏畫廊景色優(you) 美;“國際會(hui) 客廳”裏,奏響牽手世界的友誼樂(le) 章,架起黃山與(yu) 全球對話的橋梁。既然大黃山不是一座山一個(ge) 市,黃山也要跳出“山”、看長遠,向全域旅遊轉變、向現代休閑度假旅遊升級、向跨界融合的現代服務業(ye) 延伸。比如,以大黃山為(wei) 縱坐標、新安江為(wei) 橫坐標,發展“山、水、村、夜”等新業(ye) 態,突出“世界級”休閑度假康養(yang) 旅遊。大黃山既地緣相近、人文相親(qin) ,又特色不同、稟賦各異。黃山、九華山、天柱山,群山聳翠;徽州文化、桐城派文化、佛教文化,人文璀璨。大黃山各美其美、美美與(yu) 共,既立足優(you) 勢、挖掘特色,又“串珠成鏈”、協同支撐,將共同譜寫(xie) 跨區域整體(ti) 聯動發展新篇章。
周珊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文化很發達的地方,經濟照樣走在前麵。”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黃山乃至整個(ge) 安徽的發展,背後也蘊含著人文經濟學。讓文化與(yu) 經濟交融互動、融合發展,推動文化經濟化、經濟文化化雙向貫通,或許正是黃山千年文脈的現代回響。
韓小喬(qiao) :人文之美,映照發展之興(xing) 。在黃山,文化與(yu) 經濟相輔相成。作為(wei) 古徽州的重要組成部分,黃山迎客天下、和合共進的獨特人文內(nei) 涵,成為(wei) 經濟發展的深厚文化底蘊。每年農(nong) 曆正月十五前後,靈動搖曳的非遺魚燈都會(hui) 點亮歙縣溪頭鎮汪滿田村。600多年,生生不息,“大魚”遊向了更廣闊的天地。紮魚燈、做直播、開民宿、辦餐飲,2023年元宵節期間,汪滿田村接待外地遊客1.8萬(wan) 人次,綜合收入達100萬(wan) 元。不止魚燈,徽硯、臭鱖魚、祁門紅茶、舞龍表演,每一個(ge) 和黃山相關(guan) 聯的項目,背後都能延伸出一條產(chan) 業(ye) 鏈。從(cong) 人文到經濟,從(cong) “中國風”到“國際範”,黃山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動文化與(yu) 商業(ye) 共榮共通。依於(yu) 山水,據於(yu) 人文,興(xing) 於(yu) 產(chan) 業(ye) ,持續擦亮“中國黃山、世界黃山”品牌,讓綠水青山成為(wei) “幸福靠山”,讓燦爛文化引領產(chan) 業(ye) 勃興(xing) ,安徽山水人文優(you) 勢將更好轉化為(wei) 高質量發展優(you) 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