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如弈棋,既要謀局更要謀勢。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zhong) 多,各地區自然資源稟賦差別之大世所罕見。如何充分發揮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優(you) 勢,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我國邁向現代化進程中必須要解決(jue) 好的重大課題。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把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不斷豐(feng) 富完善區域協調發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推動形成優(you) 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
6月15日,一條超級高鐵環線開通,從(cong) 上海出發,途經長三角19個(ge) 站點之後又回到上海。這條大環線讓小城市與(yu) 大城市間的聯係更便捷、更緊密。
不僅(jin) 有超級環線,還有“最長地鐵”。前不久,有粵港澳大灣區“最長地鐵”之稱的一條交通動脈貫通運營,它由多條城際鐵路組成,橫跨廣州、佛山、肇慶、東(dong) 莞、惠州五座城市,全線實現公交化運營。城鐵地鐵化,同城化效應也更明顯。
無論是畫成圈還是連成線,從(cong) 根本上講都是要助力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助力區域協調發展。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土開發與(yu) 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周毅仁:“交通設施對區域發展具有重大推動作用,過去講要致富先修路,交通設施適當超前建設對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統籌區域發展從(cong) 來都是一個(ge) 重大問題。4月23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重慶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這是黨(dang) 的二十大以來,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的第8場聚焦區域發展戰略的座談會(hui) 。這些座談會(hui) 主題涵蓋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新時代推動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等。
周毅仁:“區域協調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一個(ge) 重要支撐,也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一個(ge) 重要內(nei) 容,特別是要追求共同富裕,也是一個(ge) 重要方麵。所以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區域發展,連續召開了若幹次區域座談會(hui) ,不斷謀劃各個(ge) 地區的發展。”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zhong) 多,各地區自然資源稟賦差別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新中國成立以來,針對不同曆史時期特定的區域發展任務,我國區域戰略重點與(yu) 規劃重心多次調整和演變,逐漸形成了二十世紀末的東(dong) 部地區率先發展、西部大開發、振興(xing) 東(dong) 北地區等老工業(ye) 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等重大戰略決(jue) 策。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煜:“當時整個(ge) 中西部地區都處在發展水平比較低的狀況,通過在這些地區布局項目、建設重大工程,特別是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等等,較大程度上改善了這些地區的發展環境。但是限於(yu) 當時發展理念上的局限性,更多還是聚焦於(yu) 各個(ge) 地方如何去縮小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的差距,發展過程中也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一些破壞。也有一些地方,隨著人口流出加劇,差距非但沒有縮小,還進一步在擴大。”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對區域協調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促進要素有序自由流動,提高資源空間配置效率?如何發揮各地比較優(you) 勢,形成優(you) 勢互補?如何縮小基本公共服務差距,讓各地區群眾(zhong) 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務?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念茲(zi) 在茲(zi) 。
董煜:“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區域協調發展的內(nei) 涵提出了新的要求。可以從(cong) 三個(ge) 方麵來衡量,那就是看基本公共服務是不是均等化、看基礎設施的通達程度是不是比較均衡、再看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是不是大體(ti) 相當。也就是說,賦予了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更加豐(feng) 富的內(nei) 涵,同時也在衡量區域之間發展差距的時候,不再簡單使用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一個(ge) 指標去衡量。”
實現各區域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既是當下區域協調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yi) ,更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涵所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謀劃、親(qin) 自部署、親(qin) 自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ti) 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部署進一步完善支持西部大開發、東(dong) 北振興(xing) 、中部崛起、東(dong) 部率先發展的政策體(ti) 係。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大學應用經濟學院院長楊開忠:“比如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這是我們(men) 國家經濟和人口最為(wei) 集中、最為(wei) 發達的地方,代表我們(men) 國家參與(yu) 全球競爭(zheng) 的第一梯隊。所以這些地區的潛力優(you) 勢能否發揮出來,對能否實現現代化都具有至關(guan) 重要的意義(yi) ,所以總書(shu) 記說把它們(men) 上升為(wei) 國家的重大戰略。因為(wei) 長江經濟帶人口、經濟的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占整個(ge) 國家40%左右,黃河流域對國家的生態平衡、人與(yu) 自然的和諧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洞悉全局,才能精準落子。
區域協調發展,首先就是為(wei) 了在發展中促進相對平衡。
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土地麵積超過21萬(wan) 平方公裏,承載了超過1億(yi) 人口,多年來,一麵是人口膨脹、交通擁堵等“大城市病”突出,一麵是京津周邊地區過於(yu) “瘦弱”,呈現顯著差距。京津冀發展的不均衡不協調,彼此的隔閡與(yu) 分割,都明擺著。
楊開忠:“京津冀協調發展解決(jue) 的首要問題是北京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所以總書(shu) 記2014年在北京召開座談會(hui) 的時候,就特別強調要疏解北京的一些非首都功能,要使首都功能更加升級,打造世界級的高精尖經濟結構。因為(wei) 京津冀這個(ge) 地區是北方人口、經濟、技術、人才各個(ge) 方麵最為(wei) 集中的地方,是北方發展最重要的增長極和動力源,所以把這個(ge) 地區搞好,就能夠更好去帶動北方腹地的發展。”
協調之於(yu) 京津冀是在經濟、文化、民生、體(ti) 製機製等多方麵齊心協力一起向前。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深邃思考,為(wei) 這片廣袤大地謀劃了發展的無限可能。
區域協調發展還有一個(ge) 目的,是為(wei) 了打造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
黨(dang) 的十八大召開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首次離京考察,就來到了改革開放高地廣東(dong) ,他提出,希望廣東(dong) 聯手港澳打造更具綜合競爭(zheng) 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周毅仁:“粵港澳大灣區形成一個(ge) 整體(ti) 來謀劃發展,能更好地發揮內(nei) 地跟香港、澳門各自獨特的優(you) 勢,來促進共同發展;另外香港、澳門也都麵臨(lin) 發展瓶頸,比如澳門一業(ye) 獨大;香港也是如此,香港也地盤不大,實體(ti) 經濟比較薄弱。所以粵港澳大灣區,香港、澳門融入內(nei) 地的發展,這實際上對保持香港、澳門的繁榮也是有巨大的好處。
從(cong) 廣州到深圳的珠三角地區,集聚大批從(cong) 事互聯網、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車等產(chan) 業(ye) 的公司。通過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企業(ye) 從(cong) 全球範圍內(nei) “引進來”更多技術與(yu) 資金。港澳也不僅(jin) 僅(jin) 發揮“前店”作用,還可以作為(wei) 橋梁溝通廣東(dong) 乃至整個(ge) 內(nei) 地與(yu) 國際市場要素流通。
董煜:“對於(yu) 粵港澳大灣區來說,更加強調製度性開放。在這個(ge) 區域相對來說,體(ti) 製機製和港澳地區之間進一步銜接;相對來說,對外開放的水平也是比較高的。也就是說不同區域,賦予它的戰略使命是不一樣的,它們(men) 在發展當中路徑各有特色。”
尊重客觀規律,產(chan) 業(ye) 和人口向優(you) 勢區域集中,形成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城市群為(wei) 主要形態的增長動力源,這些區域重大戰略為(wei) 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
區域協調發展,也是為(wei) 了生態安全、綠色發展。
多數中國人,都能脫口說出自己與(yu) 長江的具體(ti) 交集。長江流域不僅(jin) 涉及地區多、牽涉麵廣、環境複雜多樣,而且發展不均衡、生態環境“欠賬”尚未得到根本性解決(jue) ,資源要素流動麵臨(lin) 各種阻礙。
董煜:“長江上遊對於(yu) 中國生態安全格局來說是至關(guan) 重要的,如果破壞上中遊的生態,對母親(qin) 河來說是不可承受的;對整個(ge) 中國的生態格局來說,都會(hui) 是一場災難。”
從(cong) 雪域高原到東(dong) 海之濱,橫貫東(dong) 中西部,連接大江南北,隻有從(cong) 生態係統整體(ti) 性和流域係統性出發,追根溯源、係統治理,堅持共抓共治共享的思路,才能做好推進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
董煜:“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了。總書(shu) 記及時去調研、及時提出新的思路,實際上就是扭轉了長江經濟帶發展原有的做法,而是賦予了長江經濟帶發展全新的使命。”
“從(cong) 人民利益出發謀劃思路、製定舉(ju) 措、推進落實。”
兩(liang) 條母親(qin) 河、三大城市群、四大經濟區,在全國一盤棋中遙相呼應。這是一盤著眼全局、縱橫聯動東(dong) 西南北、統籌聯通國內(nei) 國際的發展大棋局。
周毅仁:“在這樣大的格局下麵,如何更好因地製宜發揮各個(ge) 地區的比較優(you) 勢,最終實現各個(ge) 地區之間協調發展、怎麽(me) 樣來實現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怎麽(me) 樣來提高不同地區人民的生活水平?區域協調發展的難度還是比較大的。”
區域協調發展,關(guan) 乎統籌一域和全局、前沿和後方、發展和安全。精準把脈、深遠謀劃,映照出洞察一域、洞見全局的深謀遠慮。“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發展的不平衡是普遍存在的,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和解決(jue) 問題。在發展中促進相對平衡,這是區域協調發展的辯證法,也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根本路徑。那麽(me) ,如何下好區域協調發展這盤大棋?我們(men) 將繼續關(guan) 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