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聚焦中國高質量發展)秦嶺腹地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

發布時間: 2024-06-26 09:04: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陝西寶雞6月25日電 題:秦嶺腹地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

  作者 楊英琦 黨(dang) 田野

  “聽說這些菜將來要送到粵港澳大灣區。能讓別人吃上自己種的放心菜,我很高興(xing) 。”蹲在鬆軟的泥土上,46歲的陝西寶雞農(nong) 戶張關(guan) 鎖剛栽種下一棵蔬菜幼苗。她告訴筆者,在這個(ge) 秦嶺腹地的蔬菜生產(chan) 基地裏,有很多農(nong) 閑時來打零工的鄉(xiang) 親(qin) ,一天一百多元人民幣的收入,足夠補貼家用。

  筆者近日探訪陝西省寶雞市太白縣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chan) 基地。該基地由太白縣綠蕾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建設,各式蔬菜在此茁壯生長,成熟後將被直供粵港澳大灣區。

  “80後”王蘭(lan) 是太白縣的“新農(nong) 人”,家裏的土地流轉後,她進入太白縣綠蕾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工作。盡管還未去過粵港澳大灣區,但她對那裏並不陌生。

  

  6月24日,農(nong) 戶正在太白縣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chan) 基地栽種蔬菜幼苗。 楊英琦 攝

  “深圳的高科技產(chan) 業(ye) ,廣州的美食,澳門的美景,還有香港的影視、歌曲,我時常在手機上‘刷’到。”王蘭(lan) 笑稱,自己小時候很喜歡看《射雕英雄傳(chuan) 》等港片,這些年在公司工作,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有了更深的認識。她希望將來能有機會(hui) 去香港、澳門、廣州等地看看,了解當地消費者對蔬菜等農(nong) 產(chan) 品的需求。

  “二十年前我剛開始從(cong) 事蔬菜產(chan) 業(ye) 時,完全沒想到能把菜賣到離秦嶺那麽(me) 遠的地方。”太白縣綠蕾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艾科平說,如今他每年都會(hui) 去一趟粵港澳大灣區考察市場,合作商也會(hui) 來太白縣看看“菜籃子”。如今,該基地蔬菜種類已從(cong) 最初種植的白菜、娃娃菜等少數種類增加至二十餘(yu) 種。“現在我們(men) 生產(chan) 的羽衣甘藍、羅馬生菜等蔬菜深受食客喜愛,未來我們(men) 還將根據市場喜好繼續增加種植品種,提高產(chan) 量。”

  據了解,太白縣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chan) 基地占地1500畝(mu) ,已建立完善的出口特色蔬菜新品種引進、種苗繁育、冷鏈加工、航空物流等產(chan) 業(ye) 鏈,還可實施蔬菜工廠化育苗、綠色蔬菜生產(chan) 種植、職業(ye) 農(nong) 民實訓、蔬菜電商銷售等多個(ge) 功能。

  

  6月24日,太白縣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chan) 基地內(nei) ,蔬菜青翠欲滴。 楊英琦 攝

  太白縣全域處於(yu) 秦嶺腹地,縣城所在地海拔1543米,是秦嶺生態保護核心區,亦是高山蔬菜的最佳適生區。獨特的高山氣候,使此地產(chan) 出的蔬菜色綠肉厚、脆嫩多汁,深受消費者青睞。

  太白縣副縣長宋建峰介紹,該縣86%的耕地種植蔬菜,85%的民眾(zhong) 從(cong) 事蔬菜生產(chan) ,高山蔬菜種植麵積穩定在10萬(wan) 畝(mu) ,每年直供粵港澳大灣區蔬菜1800噸。每年6月至10月,太白高山蔬菜作為(wei) “錯季菜”上市,搭乘“直通車”銷往中國50多個(ge) 城市,有效彌補了長江以南地區蔬菜供應缺口。高山蔬菜產(chan) 業(ye) 已成太白最具特色、最具潛力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支柱產(chan) 業(ye) 。

  工作之餘(yu) ,王蘭(lan) 展望起了未來的粵港澳大灣區之旅。在她的想象中,若能在千裏之外的城市,吃到自己家鄉(xiang) 種的蔬菜,肯定是一件奇妙的事情。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