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居民團結互助 生活和諧幸福(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

發布時間: 2024-06-28 09:30:00 來源: 人民日報

  歌聲響起來,在內(nei) 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昆都侖(lun) 區市府東(dong) 路街道阿爾丁1號社區,居民們(men) 以小區真實事例自編自導自演的情景劇《睦鄰》正在上演。情景劇講述了小區一居民樓直飲水未通入戶,大家共同想辦法出主意、最終通水的故事。

  阿爾丁1號社區是一個(ge) 由漢族、蒙古族、滿族、回族等7個(ge) 民族居民構成的多民族互嵌式社區,也是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社區。

  市府東(dong) 路街道辦事處主任高丹介紹,社區組建了紅石榴暖心誌願服務隊,各族居民共同參與(yu) 、互相幫助,每年開展愛心幫扶等誌願服務活動200餘(yu) 場次。

  如今,社區的好人好事越來越多:居民張慶傑2003年成立了包頭“愛心車隊”,20多年來堅持義(yi) 務送考、扶貧助學、敬老愛老,每年服務各族群眾(zhong) 千餘(yu) 人次;今年80歲高齡的老黨(dang) 員田文軍(jun) 堅持做關(guan) 心下一代工作,把民族團結的故事講給孩子們(men) 聽……一次次愛心傳(chuan) 遞,讓社區這個(ge) 多民族大家庭團結和睦、親(qin) 如一家。

  走進內(nei) 蒙古興(xing) 安盟阿爾山市森旺社區,73歲的周長河與(yu) 老伴在這裏安享幸福晚年。老兩(liang) 口2017年告別了破舊的“板夾泥”平房,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居。

  近年來,內(nei) 蒙古各地群眾(zhong) 居住條件不斷改善,隨著基礎設施改造升級、小區環境綠化亮化環境提升、醫療教育等綜合服務設施完善,過去居住條件較差的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2021年至2023年底,內(nei) 蒙古累計投入180多億(yi) 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6710個(ge) ,惠及250多萬(wan) 居民。“住上了好房子,生活質量大幅改善。”周長河說。

  群眾(zhong) 生活好了,豐(feng) 富多彩的社區活動成為(wei) 加強民族團結、增進鄰裏感情溝通的“法寶”。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區清泉街社區群眾(zhong) 活動室餐桌上,傳(chuan) 統手把肉、手工紫菜包飯、鐵鍋燜麵等特色美食香氣撲鼻。“多民族社區就要讓大家團結互助起來,街坊鄰裏增強交流交往,生活更加和諧。”朝鮮族居民金福姬說。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