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磨一劍,萬(wan) 名建設者逐夢世界奇跡。6月30日,又一備受矚目的超級工程宣告建成通車!
浩瀚遼闊的海麵之上,白天,金色的陽光中,由水上潛入水下的深中通道穿雲(yun) 破浪,如潛龍出海,這雄偉(wei) 的“交通脊梁”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駛入快車道,這是廣東(dong) 高質量發展的昂揚、奮進;夜晚,皎潔的月色裏,全長24公裏的深中通道長虹臥波,又如一根充滿韌勁的扁擔,在“百縣千鎮萬(wan) 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中,讓珠三角一頭挑起粵東(dong) ,一頭挑起粵西,基礎設施瞄準解決(jue) 製約城鄉(xiang) 發展痛點難題,這是廣東(dong) 區域協調發展的均等、溫厚。
一橋飛架深中,“零丁洋”不再“零丁”。從(cong) 衛星視角俯瞰,粵港澳大灣區加速融合,珠江兩(liang) 岸蓄勢騰飛!
七年磨一劍 築夢“世界之最”
“零丁洋裏歎零丁”。700多年前,南宋愛國詩人文天祥曾在這裏望洋興(xing) 歎。如今,來自大江南北的一萬(wan) 多名建設者“七年磨一劍”,在伶仃洋上架天路、築長城、造雙島,一個(ge) 接一個(ge) 基建“奇跡”,讓“歎零丁”變“跨巨變”。
深中通道是環珠江口“A”字型交通主骨架最關(guan) 鍵的一“橫”,集“橋、島、隧、水下樞紐互通”於(yu) 一體(ti) ,是世界上綜合建設難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之一。
2024年6月27日拍攝的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這是世界最長、最寬的海底鋼殼一混凝土沉管隧道,長5035米,雙向八車道。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在世界首例雙向八車道海底沉管隧道、世界最大跨徑離岸海中懸索橋等領域,深中通道創造了十多項世界紀錄。深中通道充分發揮科技的戰略先導地位和根本支撐作用,形成了“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設計方法”等10項世界領先技術。自建設以來,深中通道獲得發明專(zhuan) 利200餘(yu) 項、行業(ye) 協會(hui) 獎項數十項,並屢獲國際讚譽:2024年4月,深中大橋榮獲國際橋梁大會(hui) “喬(qiao) 治·理查德森獎”,深中隧道榮膺“全球隧道與(yu) 地下工程領域50項標誌性工程”。
“廣東(dong) 將以新質生產(chan) 力提升路網通達能力及服務效能,推動深中通道沿線及周邊區域高速路網進一步完善通暢,為(wei) 大灣區發展提供高效安全的‘硬聯通’支撐。”廣東(dong) 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林飛鳴說,深中通道擁有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最前沿技術,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生動寫(xie) 照,其建成通車將徹底改變珠江口整體(ti) 路網格局,對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
作為(wei) 深中通道的關(guan) 鍵控製性工程之一,深中大橋為(wei) 滿足通航需求,采用了主跨1666米的世界最大跨全離岸海中懸索橋方案,橋麵高達91米,又處在珠江口開闊水域、強台風頻發區,抗風問題突出。
“麵對技術挑戰,我們(men) 組織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采用產(chan) 、學、研、用四位一體(ti) 方式,開展了3年多的平行研究,研發出了新型組合氣動控製技術,在世界上首次大幅提升大跨徑整體(ti) 鋼箱梁懸索橋抗風性能。”廣東(dong) 交通集團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主任、總工程師宋神友說,項目將大跨徑鋼箱梁懸索橋的臨(lin) 界顫振風速,從(cong) 世界公認的70米/秒,提升到88米/秒,一舉(ju) 打破了國外權威論斷。
纜索是懸索橋受力的關(guan) 鍵構件之一,麵對高溫、高濕、高鹽的惡劣環境,如何保障耐久性?為(wei) 讓懸索橋“生命線”更強勁、更耐久,深中通道項目建設者圍繞製約懸索橋主纜耐久性的核心關(guan) 鍵技術,團隊在國際上首次研製出6毫米—2060兆帕鋅鋁多元合金鍍層鋼絲(si) 索股,其耐腐蝕性能達到此前熱鍍鋅鋁合金鋼絲(si) 的2倍。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長約6.8公裏,總用鋼量是國家體(ti) 育場“鳥巢”用鋼量的3倍。其中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長約5公裏,分為(wei) 32個(ge) 管節和1個(ge) 最終接頭。標準管節長165米,立起來就是一幢55層的大樓。
最終接頭的對接就像“海底穿針”,誤差要控製在“毫米級”。為(wei) 了實現這一高難度目標,建設者們(men) 曆經2年技術論證、1年聯合設計,在世界範圍內(nei) 首創了沉管整體(ti) 預製水下推出式最終接頭新工藝。
“通過基於(yu) 北鬥測量的控製係統,我們(men) 實現了15個(ge) 管節的‘毫米級’平麵安裝精度。”宋神友說,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在設計理論、製造工藝、新型材料、大型裝備和最終接頭等方麵,取得了多項原始創新,有力推動了我國沉管隧道技術進步,豐(feng) 富了世界跨海沉管隧道的“中國方案”和“中國標準”。
“黃金內(nei) 灣”提升含金量?大灣區加速一體(ti) 化
廣東(dong) 省第十三次黨(dang) 代會(hui) 報告指出,要提升一體(ti) 化水平,把珠江口東(dong) 西兩(liang) 岸融合發展作為(wei) 突破口,深化基礎設施、產(chan) 業(ye) 發展、社會(hui) 治理等對接融合,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珠江口一體(ti) 化高質量發展試點,著力打造環珠江口100公裏“黃金內(nei) 灣”,帶動廣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協同發展、聚勢騰飛。
2024年6月19日,在中山翠亨新區大尖峰頂拍攝的即將通車的深中通道夜景。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wei) 攝
作為(wei) 連通江口東(dong) 西兩(liang) 岸城市群的交通大動脈,深中通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廣東(dong) 交通集團董事長鄧小華說,作為(wei) 粵港澳大灣區新的“交通脊梁”和“A”字形交通網絡骨架的關(guan) 鍵一“橫”,深中通道自構思設計階段,便肩負著推動珠江口東(dong) 西兩(liang) 岸更好連接、融合的重要使命。隨著這一通道的通車在即,珠江口“黃金內(nei) 灣”的“含金量”將得到極大提升,為(wei) 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發展格局帶來深刻影響。
深中通道建成通車後,將深圳、中山之間的車程由2小時縮短至30分鍾內(nei) ,兩(liang) 地攜手進入“半小時生活交通圈”。
“記得小時候我父母帶我去中山溫泉,從(cong) 香港出發一個(ge) 小時到澳門,再轉車到珠海特區,再過關(guan) 轉到中山,從(cong) 香港到中山要走接近一天時間,現在我帶孩子去中山不到一小時就到了。”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立法會(hui) 議員霍啟剛說,“粵港澳大灣區改變了一代人的生活習(xi) 慣。”
深圳、中山隔珠江口相望,越來越多的企業(ye) 在深圳和中山上演著“雙城記”故事,兩(liang) 地產(chan) 業(ye) 鏈、創新鏈深度融合。
成立於(yu) 2006年的深圳新益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cong) 事LED、半導體(ti) 、電容器等行業(ye) 智能製造裝備研發、生產(chan) 和銷售的企業(ye) 。由於(yu) 業(ye) 務拓展,公司從(cong) 領導到員工,每周都要往返深圳、中山多次。
“即將開通的深中通道,對我們(men) 來說就是黃金大道,以前,從(cong) 深圳市南山區的研發中心到中山的工廠,要兩(liang) 個(ge) 多小時,深中通道開通後,車程將縮短至30分鍾以內(nei) 。”公司總裁辦主任袁茉莉介紹,2017年以來,公司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年銷售額從(cong) 每年五六億(yi) 元攀升到十幾億(yi) ,為(wei) 拓展產(chan) 業(ye) 空間,公司在中山市建設了近百畝(mu) 的工廠。未來會(hui) 形成總部在深圳寶安中心區,研發中心在深圳南山科技園,生產(chan) 基地在中山翠亨新區“三點一線”的布局。
深圳市委書(shu) 記孟凡利說,發揮深中通道等重大項目的關(guan) 鍵作用,深圳將推出更多便利兩(liang) 地市民出行往來的新舉(ju) 措,進一步暢通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要素流動,協同推進產(chan) 業(ye) 創新合作,結合深中兩(liang) 地資源稟賦和產(chan) 業(ye) 基礎,在更大範圍內(nei) 聯動構建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攜手共建世界級先進製造業(ye) 集群,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ye) ,加快構建麵向未來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強化營商環境、文化旅遊、民生事業(ye) 、社會(hui) 治理等各領域交流合作,營造“跨市無感”的生產(chan) 生活環境……深圳正在促進珠江口東(dong) 西兩(liang) 岸融合互動,努力為(wei)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全省發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在中山深中經濟合作區,一幢幢現代化的廠房拔地而起,比亞(ya) 迪中山工廠二期加快建設、誠億(yi) 平板顯示器件項目順利封頂。憑借著區位和空間優(you) 勢,以及較好的產(chan) 業(ye) 基礎,目前已招引優(you) 質企業(ye) 71家。深圳牽手中山,合力培育新質生產(chan) 力,將共同培育電子信息、健康醫藥、新能源等若幹個(ge) 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
20分鍾車程,縮短的不僅(jin) 僅(jin) 是深圳和中山的地理距離。“深中通道實現了珠江口東(dong) 西兩(liang) 岸融合互動發展,讓隔江相望的深圳和中山握手緊密連在一起,開啟了深中一體(ti) 化、同城化發展的新裏程。”中山市委書(shu) 記郭文海說,中山將堅決(jue) 落實好省委部署的珠江口東(dong) 西岸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更加主動地推進深中規劃、營商環境、產(chan) 業(ye) 、交通、創新、公共服務和社會(hui) 治理等“六個(ge) 一體(ti) 化”。
“深中通道也是中山走向世界、世界走進中山的黃金大道,中山將搶抓深中通道這一曆史性機遇,將區位優(you) 勢轉化成高質量發展勝勢,為(wei) 建設世界一流灣區作出中山積極貢獻。”郭文海說。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高速公路通車裏程超過4500公裏,快速交通網絡基本形成。深中通道建成通車後,將與(yu) 虎門大橋、南沙大橋、廣深高速、廣珠東(dong) 線、廣珠西線等通道一起,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串珠成鏈,構建大灣區一小時經濟圈新格局,進一步推動珠江兩(liang) 岸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互聯互通。
俯瞰粵港澳大灣區,廣州市南沙區位於(yu) 其地理幾何中心。通過南中高速萬(wan) 頃沙支線,南沙將實現直接接駁深中通道,與(yu) 深圳、中山在伶仃洋上“牽手”。預計年內(nei) 建成通車後,南沙前往深圳的車程將縮短至20分鍾以內(nei) ,前往中山城區的車程將縮短到15分鍾以內(nei) 。
“深中通道建成通車,進一步便捷了南沙與(yu) 珠江口東(dong) 西兩(liang) 岸的交通聯係,助力南沙建設‘融通全球、聯通港澳、直通灣區’的綜合交通立體(ti) 體(ti) 係,打造珠江口東(dong) 西兩(liang) 岸融合發展戰略支點。”廣州市委常委、南沙區委書(shu) 記劉煒說,深中通道通車,也為(wei) 南沙更好融入“黃金內(nei) 灣”帶來機遇,推動南沙加快生物穀、數字穀、健康穀與(yu) 萬(wan) 頃沙南部片區規劃與(yu) 產(chan) 業(ye) 導入,承接東(dong) 西兩(liang) 岸創新資源,著力打造廣深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示範區,帶動環珠江口100公裏“黃金內(nei) 灣”建設。
“麵向世界開放是南沙的重要使命和獨特氣質,深中通道通車將進一步提升南沙內(nei) 聯外通開放能級,助力南沙加快建成大灣區的能量核心和新增長極,打造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麵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台。” 劉煒說。
深圳與(yu) 珠海分處珠江入海口的東(dong) 西兩(liang) 端,深中通道通車後,珠海東(dong) 部與(yu) 深圳西部之間的車程將從(cong) 2小時縮短到1小時,深圳和珠海將進入“一小時生活圈”,深圳與(yu) 珠海城市間產(chan) 業(ye) 協同、資源共享、創新創業(ye) 支撐得到極大提升,深圳、珠海兩(liang) 大經濟特區將迎來史詩般握手,兩(liang) 地之間的要素流動將更加通暢。
珠海市委書(shu) 記陳勇5月曾帶隊赴深圳考察學習(xi) ,他表示,珠海將與(yu) 深圳加強全方位合作,攜手抓好橫琴、前海、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設,加快推動港深、澳珠協同發展,積極謀劃深珠通道建設和空港、海港深度對接,強化產(chan) 業(ye) 科技合作,共促創新成果雙向轉移轉化,更好服務全國全省大局。
“珠海將自覺承擔起珠西戰略啟動點的核心重任,在牽引珠西、粵西地區發展擔起‘頭雁’責任,激活‘雁陣效應’,在帶動珠江西岸片區加快發展中發揮核心和主導作用。”陳勇說。
“短板”變“潛力板” 珠三角帶動粵東(dong) 粵西蓄勢騰飛
當前,廣東(dong) “百縣千鎮萬(wan) 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正瞄準製約城鄉(xiang) 區域發展的難點痛點,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同時,進一步推動產(chan) 業(ye) 有序轉移,增強珠三角對全省欠發達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
深中通道開通,連接的不僅(jin) 僅(jin) 是深圳與(yu) 中山兩(liang) 地,更是珠江口東(dong) 西兩(liang) 岸經濟命脈的強勢激活,將改寫(xie) 陽江、茂名、湛江等粵西地域與(yu) 深圳的時空聯係。此外,粵西是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灣城市群和海南自貿港三大國家戰略交匯的中心,深中通道也將催化幾大城市群融合共生的新篇章。
2023年7月23日拍攝的深中通道建設現場。(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供圖)
“以前深圳到粵西,要走虎門大橋或者南沙大橋,三四個(ge) 小時的車程讓許多遊客望而卻步。”深圳新景界創景國際旅行社的總經理助理黃楚平,作為(wei) 資深旅遊從(cong) 業(ye) 人員早已嗅到深中通道通車後為(wei) 旅遊行業(ye) 帶來的“超級流量”。
黃楚平介紹,從(cong) 去年開始,他和團隊小夥(huo) 伴們(men) 就謀劃深中通道開通之後的旅遊產(chan) 品,不止於(yu) 深中雙城,更深入到佛山、江門、珠海、陽江,挖掘隱藏在深巷中的美味,探訪被歲月雕琢的古跡,體(ti) 驗美麗(li) 鄉(xiang) 村的寧靜。“深中通道開通在即,10多條粵西縱深旅遊的線路已經推出,而且獲客很不錯。” 黃楚平說。
當前,大灣區要提升區域整體(ti) 協調發展水平和對外競爭(zheng) 力,縮小珠江口東(dong) 西兩(liang) 岸的差距,是無法繞開的一步。在大灣區深中通道構築起均衡協調、麵向未來的高速交通網絡,將重構珠江口兩(liang) 岸產(chan) 業(ye) 協同格局。
高速發展40多年,深圳完成了“深圳加工—深圳製造—深圳創造”的產(chan) 業(ye) 跨越升級之旅,逐步成長為(wei) 以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為(wei) 主導的、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型城市。但高速發展的另一麵,深圳也麵臨(lin) 著土地空間有限的瓶頸。
“裝備製造企業(ye) 有些環節不適合上樓,隻能找土地資源空間充足的地方”,深圳市誌奮領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總監唐善斌考察江門後表示,“江門建設‘一樓工廠’很有優(you) 勢”。深圳市利和興(xing)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林宜潘說:“我們(men) 研發總部在深圳,生產(chan) 在江門,非常便捷,這是一種共享共贏的模式”。
作為(wei) 中國僑(qiao) 都和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江門市也伴隨著深中通道、黃茅海通道,迎來了“大橋經濟”窗口期、黃金期。
江門市委書(shu) 記陳岸明表示,江門將乘勢而為(wei) ,落實好大灣區規劃綱要,抓住深中通道、黃茅海大橋通車重大機遇,發揮區位、產(chan) 業(ye) 、土地、水源、能源比較優(you) 勢,加快與(yu) 深圳、香港共建現代產(chan) 業(ye) 合作區,建設港澳居民、華僑(qiao) 華人發展新平台,加快發展農(nong) 業(ye) 食品、先進材料、電子信息等六大千億(yi) 產(chan) 業(ye) ,為(wei) 廣東(dong) 高質量發展貢獻江門力量。
深中通道所帶來的交通便捷性以及江門獨特的文旅資源稟賦,也吸引了深江兩(liang) 地旅行社的關(guan) 注。江門市旅遊行業(ye) 協會(hui) 副會(hui) 長兼秘書(shu) 長陳文飛說:“新會(hui) 的梁啟超故居紀念館、小鳥天堂國家濕地公園、古兜溫泉度假區都是省內(nei) 知名景區。我們(men) 前期已經和深圳、香港的旅行社對接,計劃推出深江兩(liang) 地遊、江門深度遊等線路,吸引更多深圳、港澳的遊客來江門旅遊。”
赤坎華僑(qiao) 古鎮旅遊度假區副總裁喬(qiao) 建偉(wei) 表示,深中通道通車後,江門到深圳的車程將大大縮減,結合已落地的港車北上、澳車北上政策,江門將進一步成為(wei) 大灣區承東(dong) 啟西的交通樞紐門戶,推動大灣區文化交流,為(wei) 文旅品牌的建設和推廣創造更多機遇。
一橋飛架深中,珠江口東(dong) 西兩(liang) 岸城市間的時空距離在縮短,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在加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在新的征程上,廣東(dong) 堅定信心、踔厲奮發,以昂揚奮進的姿態,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奮力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
(參與(yu) 采寫(xie) :毛思倩 王豐(feng) 周穎 王浩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