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新聞1+1丨除了縮短車程 深中通道還將帶來哪些超級改變

發布時間: 2024-07-02 11:15:00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6月30日,超級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車。這是全球首個(ge) 集“橋、島、隧、水下互通”為(wei) 一體(ti) 的跨海集群工程,路線全長約24公裏,深圳至中山的車程將從(cong) 此前約2小時縮短至30分鍾。僅(jin) 僅(jin) 是時空距離的縮短嗎?讓“深圳機遇”持續溢出,它對中山的發展又將帶來怎樣的影響?《新聞1+1》連線深中通道管理中心路網調度中心副部長徐先蔚;廣東(dong) 省中山市發展和改革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尹明,共同關(guan) 注深中通道,超級大工程帶來的超級改變!

  開通首日堵了!未來常態化運營中,深中通道會(hui) 經常堵車嗎?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路網調度中心副部長 徐先蔚:截至7月1日15時,深中通道通車24小時車流量達到12.5萬(wan) 車次,維持高位運行。根據車流量來看,上午10點左右,下午4點和5點左右,屬於(yu) 高峰時段,如果再疊加一些小的擦碰情況,可能還是會(hui) 出現局部的短時緩行現象,但這並非常態化的情況。

  深中通道連接深圳和中山兩(liang) 個(ge) 城市,同時輻射周邊城市群。根據預計,通車後的常態化運營,每日車流量在10萬(wan) 車次左右。經過我們(men) 對車流量的分析,並結合深圳和中山兩(liang) 座城市的特點和機動車保有量的實際情況,長遠來看,深中通道早、晚高峰可能會(hui) 出現車流集中的情況。

  另外像五一、十一這樣的特殊節假日時段,尤其是在集中出行或集中返程的情況下,可能也會(hui) 出現緩行。但深中通道通車,也會(hui) 大大緩解相鄰路段和相鄰通道的通行情況,比如優(you) 化或者是緩解虎門大橋和南沙大橋的通行壓力,同時,我們(men) 也會(hui) 繼續根據車輛的通行規律,持續進行優(you) 化分析,最大程度努力去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深中通道建設7年,這7年時間中山市謀劃和推進了什麽(me) ?

  廣東(dong) 省中山市發展和改革局黨(dang) 組書(shu) 記 局長 尹明:過去7年,中山市一直在謀劃為(wei) 珠江口東(dong) 岸做些什麽(me) ,特別是能為(wei) 東(dong) 岸的深圳做些什麽(me) ?推動珠江口一體(ti) 化高質量發展,我們(men) 中山市提出了實施“東(dong) 承、西接、南聯、北融”的一體(ti) 化融合發展大戰略。

  中山的“東(dong) 承”文章在多方麵展開,過去7年主要是謀劃推進了包括規劃、產(chan) 業(ye) 、創新、公共服務、營商環境等6個(ge) 方麵的全麵一體(ti) 化。特別是在產(chan) 業(ye) 方麵,這些年通過低效工業(ye) 園改造,我們(men) 準備了3.9萬(wan) 畝(mu) 的土地,我們(men) 還將其中9000畝(mu) 的商住用地改為(wei) 了產(chan) 業(ye) 用地。接下來,中山市還將準備10萬(wan) 畝(mu) 的產(chan) 業(ye) 用地提供給深圳,提供給東(dong) 岸產(chan) 業(ye) 的輻射。

  中山市如何接住這“潑天富貴”?“硬聯通”後仍需加強“軟聯通”!

  廣東(dong) 省中山市發展和改革局黨(dang) 組書(shu) 記 局長 尹明:深中通道的通車,是我們(men) 在交通基礎設施方麵取得的一個(ge) 重大進展,屬於(yu) “硬聯通”,而為(wei) 了東(dong) 西兩(liang) 岸的融合發展,“軟聯通”的建設也非常重要。我們(men) 需要打造一個(ge) 和深圳一樣,高效的、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作為(wei) 發展改革局,我們(men) 牽頭中山市營商環境的提升工作,對標深圳營商環境的具體(ti) 做法,在線上設置了“深中融合一體(ti) 化”專(zhuan) 窗,在線下設立了“深中通辦”專(zhuan) 窗,全麵對接深圳,讓兩(liang) 地的企業(ye) 和市民同時能夠享受到無差別的服務。

  目前我們(men) 有633個(ge) 政務服務事項,都實現了“深中通辦”,333項政務服務實現了“灣區通辦”。下一步,我們(men) 想實現的是深中兩(liang) 地企業(ye) 的高效服務事項,在網上的通辦。我想營商環境,就是我們(men) 發展改革局首要謀劃的重點事項,而除此之外,我們(men) 也謀劃“軟規則”的銜接,其中一個(ge) 重要體(ti) 現就是規劃的一體(ti) 化。我們(men) 兩(liang) 地政府也牽頭成立了規劃委員會(hui) ,來共同規劃兩(liang) 地的一些項目,從(cong) 而實現創新資源,包括產(chan) 業(ye) 資源等在兩(liang) 地的布局。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