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完善的工業(ye) 體(ti) 係為(wei) AI發展提供支撐,促進大模型、人形機器人賦能百業(ye) ;推動技術、應用國際交流;堅持彌合智能鴻溝,共建全球治理體(ti) 係……
7月4日至6日在上海召開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hui) 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hui) 議上,來自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科學家、企業(ye) 家,腦力激蕩,共同暢想“以共商促共享,以善治促善智”的智能新未來。
“智”造新場景加速湧現
數萬(wan) 根小鋼絲(si) ,組成剛通車的深中通道大橋主纜;一根鋼絲(si) 就能吊起3輛小汽車……這樣高強度的特種鋼,來自中信泰富特鋼的全球特鋼行業(ye) 首座燈塔工廠。記者走進大會(hui) 展廳,燈塔工廠正具象化地向觀眾(zhong) 展示高爐“黑箱透明化”。
7月4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hui) 上中信集團展位拍攝的智能工廠模型。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新品研發效率提升56.6%、不合格率下降47.3%、機時產(chan) 量提升15%,精確的數據展現,使得鋼鐵行業(ye) 在“智慧大腦”的調度下如虎添翼。“中信已成功打造兩(liang) 座全球燈塔工廠。”中信集團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總經理張文武說,多項AI應用已在中國、美國、摩洛哥、墨西哥等全球29個(ge) 製造基地使用。
新賽道、新場景中,中國人工智能展現出源源不斷的向“新”力。
7月4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hui) 上,一組人形機器人在展覽入口處進行集中展示。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展廳門口,18款人形機器人或站或行,頗為(wei) 壯觀。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等“造機新勢力”把真機搬到現場,可載貨或載人;百度文心一言、商湯日日新等大模型能“作詩”更能做事,生成式AI成為(wei) 藝術家、設計師的新幫手,“濃縮”後的大模型還能上車、上機,創造人人都有智能助手的新圖景……
7月5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hui) ,一家人工智能公司推出的“具身智能本體(ti) ”跳舞機器人,吸引大批觀眾(zhong) 前來參觀。新華社記者 黃曉勇 攝
世界知識產(chan) 權組織7月3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14年至2023年,中國生成式人工智能專(zhuan) 利申請量超3.8萬(wan) 件,居世界第一。
讓大模型更懂各行各業(ye) 、讓人人未來都能用上大模型。中國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正加速發展,賦能千行百業(ye) 。
7月6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hui) ,人們(men) 觀看宇樹科技通用人形機器人Unitree H1表演“科目三”舞蹈。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金山辦公首席執行官章慶元表示,辦公軟件可以推動組織在線化、溝通在線化、協作在線化,“金山辦公正在積極接入國內(nei) 主流頭部大模型,進一步推動辦公智能化,為(wei) 千行百業(ye) 高質量發展提供基礎設施”。
7月5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hui) ,小朋友在傲意科技機器人靈巧手展品旁參觀。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大會(hui) 上,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單忠德表示,目前我國已經培育421家國家級智能製造示範工廠,人工智能企業(ye) 數量超過4500家,算力規模位居全球第二。
國際交流空間更加廣闊
打開海外AI聊天類應用“Talkie”,其創造的“智能體(ti) ”能陪用戶“絲(si) 滑”聊天,並能生成英語、日語等多種回答;快手的文生視頻大模型“可靈”因在海外火爆,備受關(guan) 注。
快手大模型團隊負責人表示,技術革新正極大地降低視頻內(nei) 容製作的門檻,讓更多有創意的人不再受限於(yu) 設備和成本,憑借創造力和想象力就可以進行視頻生產(chan) 。
“從(cong) 過去偏娛樂(le) 、社交等應用,到現在的生產(chan) 力提升工具,大模型底層技術的不斷發展,正幫助中國應用加速走出去。”大模型企業(ye) 稀宇科技(MiniMax)創始人閆俊傑說。
7月6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hui) ,參觀者在訊飛星火大模型演示屏前體(ti) 驗交流。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國家發展改革委在開幕式上發布的案例集顯示:智能翻譯機將幫助運動員克服語言障礙;風烏(wu) 氣象大模型幫助“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聽風辨雨”;智能巡檢“三件套”讓巴西風機巡檢員不用再攀爬數十米的高塔。
中國智,加速“惠”世界。
7月6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hui) ,參觀者在一架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旁駐足觀看。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2020年開始,我們(men) 第一個(ge) 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混合運行項目在泰國的林查班港落地。無論是成本下降還是效率提升,以及安全事故減少等方麵,智能方案都大幅度改善了碼頭的運營。”西井科技副總裁孫馳說。
善“智”新願景尋求“最優(you) 解”
“以共商促共享,以善治促善智”,這是本次大會(hui) 的主題。當下,人工智能發展正麵臨(lin) 前所未有的挑戰,特別是在安全和倫(lun) 理方麵,隻有在全球範圍內(nei) 的合作與(yu) 努力下,才能充分發揮人工智能的潛力,為(wei) 人類帶來更大的福祉。
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院長薛瀾認為(wei) ,人工智能技術在快速發展中衍生出的風險主要集中在:一是技術本身,從(cong) 長遠來講自主人工智能係統可能會(hui) 對人類社會(hui) 產(chan) 生威脅;二是技術開發,包括數據安全、算法歧視、能源環境等;三是技術應用,包括誤用或者濫用等。目前,中國已構建多維度、多層次、多領域、多舉(ju) 措的整體(ti) 治理體(ti) 係,接下來亟需全球各國攜手共同努力,才能找出“最優(you) 解”。
7月6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hui) ,工作人員(右二)指導參觀者現場體(ti) 驗WPS AI辦公軟件。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除了防範技術風險,關(guan) 注人工智能應該做什麽(me) 、不該做什麽(me) ,還需要彌合智能鴻溝,推動普惠發展。
當前,在智能浪潮中,全球仍有25億(yi) 人處於(yu) “離線”狀態。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
7月1日,第78屆聯合國大會(hui) 協商一致通過中國主提的加強人工智能能力建設國際合作決(jue) 議。德勤中國主席蔣穎表示,發展人本化的AI將成為(wei) 未來一段時間內(nei) 的新議題。
這是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hui) 開幕式上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發布現場(7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大會(hui) 上,《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發表,提出要促進人工智能發展,維護人工智能安全,構建人工智能治理體(ti) 係,加強社會(hui) 參與(yu) 和提升公眾(zhong) 素養(yang) ,提升生活品質與(yu) 社會(hui) 福祉。
“簡而言之,就是既要用好,也要管好。”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周伯文展示了一張坐標圖——橫軸是技術能力的提升,縱軸是安全維度,理想的路線是人工智能沿著45度的直線,安全與(yu) 性能平衡發展,駛向更加有序的未來。
文字記者:周琳、龔雯、馮(feng) 歆然
視頻記者:孫青
海報設計:劉澈
編輯:楊步月、杜宇、徐金泉、魯鵬、王化娟、杜瀟逸、肖磊濤、孟潔
統籌:王潔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