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走進位於(yu) 江西宜豐(feng) 縣的一家礦泉水企業(ye) 的大型生產(chan) 車間,過濾、殺菌、吹瓶、洗瓶、灌裝、貼標……全自動化的無人生產(chan) 線正在高速運轉。“今年上半年公司礦泉水產(chan) 量2200多萬(wan) 箱,同比增長37%。”企業(ye) 負責人指了指廠房一側(ce) 的地下水抽水泵房,笑著說,企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就在這裏。
這家礦泉水企業(ye) 的發展,得益於(yu) 一場特殊的“交易”。去年12月,江西萬(wan) 載縣以每年每立方米0.24元的交易價(jia) 格,向宜豐(feng) 縣轉讓了每年63萬(wan) 立方米的區域水權,這是江西省首例地下水區域水權交易案例。
為(wei) 了解決(jue) “指標性缺水”讓經濟發展受限的難題,宜豐(feng) 縣向同處錦江流域、擁有富餘(yu) 指標的萬(wan) 載縣申請了水權交易,萬(wan) 載縣因此每年可獲得15.12萬(wan) 元水權轉讓收入。“通過有效盤活水資源,宜豐(feng) 縣僅(jin) 引進的一家礦泉水企業(ye) 年繳稅額就過億(yi) 元。”宜豐(feng) 縣生態環境局局長冷發平說,水權交易消除了用水需求與(yu) 用水指標不匹配的尷尬。
這起水權交易是江西一汪“活水”變現增值的生動寫(xie) 照。數據顯示,2023年江西省累計完成水權交易253宗,交易水量總計1億(yi) 立方米。
與(yu) 此同時,近年來,江西各地對招商引資項目設立“生態門檻”,通過嚴(yan) 控“兩(liang) 高”項目引入,全省空氣質量顯著改善。
走進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大氣汙染防治作戰指揮部,隻見智能屏幕上實時顯示全省11個(ge) 設區市的空氣質量數據和大氣主要汙染物指標變化情況。通過精準分析調度,江西形成了一套科學完備的大氣汙染現代化治理體(ti) 係,確保常態化管控和應急應對有力有序。
6月3日,江西省大氣汙染防治作戰指揮部人員對全省環境空氣質量開展日常數據盯控和分析。(劉立 攝)
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江西全省環境空氣質量連續6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2023年全省優(you) 良天數比率為(wei) 96.8%,再創曆史新高。
謀發展,更謀持續發展;要增長,更要綠色增長。發展新動能得益於(yu) “好空氣”的溢出效能。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三百山鎮咀下村近日遊人如織,東(dong) 江支流咀下河潺潺流過,清澈見底,白牆青瓦的村舍與(yu) 阡陌縱橫的農(nong) 田相映成趣。曾幾何時,這裏河道雜亂(luan) ,泥沙淤積,流域水土流失麵積達13.54平方公裏。
近日,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三百山鎮咀下村遊人如織。(受訪者供圖)
安遠縣水土保持中心主任葉紅梅介紹,自2019年起,安遠縣實施東(dong) 江源三百山水土保持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秉持“治山理水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發展思路,對咀下河進行了大規模的清淤疏浚。通過增設垃圾、汙水收集設施,修建景觀長廊,種植水生花草,不斷改善水質、美化環境。同時,建立生態果園,發展觀光農(nong) 業(ye) ,因地製宜打造特色民宿產(chan) 業(ye) ,為(wei) 當地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每逢節假日,民宿客房都是‘一房難求’。遊客玩得舒心,我們(men) 的日子也越來越好!”返鄉(xiang) 創業(ye) 的咀下村村民古福林說。
咀下村水土環境改善後,全村開始發展小流域特色經濟。2023年,村內(nei) 擁有特色民宿、農(nong) 家樂(le) 、采摘園等近20家,接待遊客6萬(wan) 人次,帶動就業(ye) 人數同比增長20%,實現旅遊年收入750萬(wan) 元。
從(cong) “廢棄礦山”“髒亂(luan) 荒地”到“綠水青山”“網紅景區”,江西越來越多的地方正不斷發揮綠色優(you) 勢,打造出一座座“致富金山”。
“江西堅定不移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道路,不斷築牢綠色屏障。”江西省生態環境廳黨(dang) 組書(shu) 記餘(yu) 正琨表示,在一係列舉(ju) 措的強力推動下,江西發展的“含綠量”和生態“含金量”得到同步提升,為(wei) 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塑造了新優(you) 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