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feng) 富,旅遊是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鑒的重要渠道
遊覽名山大川,徜徉城市街巷,體(ti) 驗傳(chuan) 統文化,品嚐特色美食……隨著入境遊掀起熱潮,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紛紛開啟中國之旅,感受中華大地的風土人情與(yu) 發展脈動。
百聞不如一見。通過實地走一走、看一看,一個(ge) 不一樣的現代中國形象,在許多外國人的腦海中變得更加清晰。飛馳的高鐵、能把外賣直接送到房間的機器人、更“聰明”的新能源汽車、能送快遞的無人機……各種先進的設施和科技產(chan) 品刷新了不少外國人對中國的認知。既古老又年輕,既傳(chuan) 統又現代,既有先進科技也充滿人文氣息,既國際化也本土化……真實的中國,鮮活多元,充滿魅力,更充滿說服力。中國超乎想象的發展進步,帶來巨大的感染力,使兩(liang) 名外國博主在視頻標題裏不約而同寫(xie) 下“中國根本不是我們(men) 預想的那樣”,引起不少人的共鳴。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隻會(hui) 越開越大,永遠不會(hui) 關(guan) 上。”近年來,從(cong) 擴大“免簽朋友圈”,不斷拓展72/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適用國家範圍,到優(you) 化支付服務環境,在移動支付之外保障現金支付、信用卡支付,更好滿足外籍來華人員支付便利化需求,再到提升外籍遊客酒店入住便利度,協調網絡運營平台開設酒店英語等課程……不斷優(you) 化的開放政策,更加舒適便捷的生活環境,吸引了越來越多外國友人來到中國、愛上中國。據統計,上半年全國各口岸入境外國人1463.5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152.7%;其中通過免簽入境854.2萬(wan) 人次,占比58%,同比增長190.1%。持續發展的中國,正不斷以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連接世界,必將為(wei) 世界帶來更多合作共贏的新機遇。
“相知無遠近,萬(wan) 裏尚為(wei) 鄰。”各項便利化舉(ju) 措落實落地,外籍遊客紛至遝來,彰顯我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堅定決(jue) 心,也反映了各國人民交流交往的熱切期盼。今年4月15日起,上海一家企業(ye) 推出“入境免費半日遊”項目——入境遊客落地浦東(dong) 機場後,可在雙語導遊帶領下,花半天時間免費遊覽上海豫園、外灘、黃浦江等景點。據悉,超過80%的國際旅客在享受落地免簽政策的同時,選擇參加這一活動。“國之交在於(yu) 民相親(qin) ,民相親(qin) 在於(yu) 心相通。”回想改革開放初期,不少地方“旅遊搭台、經貿唱戲”,激活開放一池春水。今天,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需要更好發揮入境遊的橋梁作用,推動經貿合作、促進民心相通,以包容友好展現中國的開放胸懷和形象。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feng) 富,旅遊是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鑒的重要渠道。今天的中國,景宜人,路暢通,城繁華,村和美,走到哪裏都能遇到友好親(qin) 切的中國百姓。通過旅遊這扇窗,中國與(yu) 世界相知相交。始終保持開放的姿態、包容的氣度,為(wei) 來到中國的友人提供更多便利和支持,為(wei) 國際社會(hui) 提供更多近距離觀察、體(ti) 驗中國的機會(hui) ,一個(ge) 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必將走進世界各國更多人的心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