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來臨(lin) ,不少兒(er) 童青少年由於(yu) 攝入不潔、生冷、刺激性的食物,一不小心就會(hui) 被急性胃腸炎找上門。
急性胃腸炎作為(wei) 兒(er) 童青少年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現為(wei) 腹瀉、嘔吐和腹痛,可伴有發熱、乏力等情況。快速識別和及時應對急性胃腸炎,對於(yu) 減輕症狀和預防並發症至關(guan) 重要。
1.腹瀉。頻繁的稀便或水樣便是急性胃腸炎的主要症狀。一般情況下,患急性胃腸炎的孩子會(hui) 表現為(wei) 24小時內(nei) 排便次數超過3次。
2.嘔吐。嘔吐是急性胃腸炎的常見症狀之一,有些孩子在病程的早期通常表現為(wei) 頻繁嘔吐。
3.腹痛。孩子可能會(hui) 感到肚子疼,尤其是在排便前後。
4.發熱。有些孩子可能會(hui) 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
5.食欲不振。孩子可能會(hui) 拒絕進食或飲水。
6.脫水症狀。包括口幹、尿量減少、眼窩凹陷、皮膚彈性差等。
1.病毒感染。這是兒(er) 童急性胃腸炎最常見的原因。主要病毒有輪狀病毒、諾如病毒等。
2.細菌感染。沙門氏菌、大腸埃希菌、空腸彎曲菌腸炎等是最常見的致病菌。細菌性胃腸炎通常表現為(wei) 高燒、黏液血便和腹痛。
3.腸道外感染。這可以引起腹瀉等急性胃腸炎類似症狀。
4.其他因素。包括飲食不當(如食用不潔食物)、水源汙染、藥物作用、過敏反應等。
如果孩子不小心得了急性胃腸炎,家長可以從(cong) 以下幾個(ge) 方麵照顧孩子。
1.補充液體(ti) 。
保證孩子攝入充足的水分很關(guan) 鍵。家長可以讓孩子口服補液鹽,這是預防和治療輕度到中度脫水的最佳選擇。盡可能避免僅(jin) 給孩子喝純水或果汁,因為(wei) 這些飲品可能導致人體(ti) 電解質失衡。
2.飲食調整。
在嘔吐停止後,孩子可以逐漸恢複飲食。家長應盡量讓孩子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湯、麵條、蘋果、香蕉等,避免攝入油膩、辛辣和高糖食品。
3.保持手衛生。
家長和孩子都要勤洗手,特別是家長在處理孩子的排泄物後要洗手,以防止疾病傳(chuan) 播。
4.觀察症狀。
密切關(guan) 注孩子的症狀變化,如腹瀉次數、嘔吐情況、體(ti) 溫等。
雖然大多數急性胃腸炎可以在家中處理,但在以下情況下,需要及時帶孩子就醫。
1.嚴(yan) 重脫水。如果孩子出現嚴(yan) 重脫水的症狀,如無尿、眼窩凹陷、皮膚失去彈性或異常嗜睡,應立即就醫。
2.持續嘔吐。如果孩子連續嘔吐超過24小時,無法進食,需要就醫。
3.高燒。如果孩子體(ti) 溫超過39℃,需要及時就醫。
4.出現血便。如果孩子的大便中出現血跡,提示可能是細菌感染或其他嚴(yan) 重病因,需要專(zhuan) 業(ye) 診斷和治療。
5.嚴(yan) 重腹痛。如果孩子出現持續的、無法緩解的腹痛,可能需要進一步的醫學評估。
6.精神狀態改變。如果孩子嗜睡、昏迷或反應遲鈍,可能是嚴(yan) 重脫水或感染引起的並發症,應立即就醫。
7.慢性疾病或免疫缺陷。如果孩子有慢性疾病或免疫缺陷,急性胃腸炎可能導致更嚴(yan) 重的並發症,需要盡快進行專(zhuan) 業(ye) 的醫療幹預。
01
接種疫苗。相關(guan) 疫苗接種是預防兒(er) 童急性胃腸炎的重要措施,如輪狀病毒疫苗可以有效預防由輪狀病毒引起的嚴(yan) 重腹瀉。
02
保持良好的個(ge) 人衛生。勤洗手,尤其是在飯前、便後和處理食物前,這樣可以有效減少感染機會(hui) 。
03
保持飲食衛生。確保飲用水和食物的安全,避免食用不潔或變質的食物和飲料。
04
保持環境衛生。保持家庭和孩子活動區域的清潔,特別是在傳(chuan) 染性疾病高發季節。
急性胃腸炎是兒(er) 童青少年常見的疾病,症狀較輕者可以在家中處理。然而,識別嚴(yan) 重症狀並及時就醫是確保兒(er) 童青少年安全康複的關(guan) 鍵。建議家長在孩子出現症狀初期給予適當的家庭護理,並在必要時及時尋求醫療幫助。
來源:學生健康報
作者:上海市兒(er) 童醫院 顧竹珺 劉海峰
審核:國家健康科普專(zhuan) 家庫專(zhuan) 家、中日友好醫院消化科(含內(nei) 鏡中心)主任 杜時雨
策劃:張燦燦 王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