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世界的目光聚焦北京。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召開在即,中國的改革開放新程將啟。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顯著特征、最壯麗(li) 氣象。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在新的曆史關(guan) 頭,以前所未有的決(jue) 心和力度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開創了以改革開放推動黨(dang) 和國家各項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的新局麵。
新征程上,中國與(yu) 世界分享機遇、彼此成就、攜手同行。各國人士高度評價(jia) 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的偉(wei) 大成就,期待中國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wei) 世界帶來合作共贏新機遇,為(wei) 其他國家探索發展道路提供新借鑒,為(wei) 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作出新貢獻。
“中國是榜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榜樣”
路上奔馳的新能源汽車、四通八達的高速鐵路網、隨處可用的移動支付服務、一座又一座智慧城市……巴西公共政策學者米爾頓·波馬爾近期到訪中國,驚喜地看到科技創新帶來的蓬勃發展。
一輛新能源汽車在重慶市江北區行駛(2023年7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波馬爾研究中國發展問題近30年,著有《社會(hui) 主義(yi) 中國的成功》一書(shu) 。他的最新觀察是,中國近年來在各領域的體(ti) 製機製改革激發了科技創新能力,匯聚了經濟增長動能,有效助力高質量發展。“我期待看到中國改革開放的新舉(ju) 措,進一步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進程。”
全麵深化改革是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十餘(yu) 年來,中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比重從(cong) 12.3%上升到18%左右。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近年來一直保持在30%左右,是全球發展的重要引擎。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繼續呈現回升向好態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近來紛紛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
來自德國的留學生理查德在杭州西湖邊一家商鋪使用支付寶掃碼支付(2024年4月11日攝)。新華社發
美國庫恩基金會(hui) 主席羅伯特·庫恩表示,中國正轉向重視質量勝過數量的增長模式,強調以自主創新推動經濟轉型,實現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和未來產(chan) 業(ye) 加速發展。“要了解中國下一階段的全麵深入經濟改革,必須從(cong) 思考新質生產(chan) 力入手,理解它如何融入中國經濟願景和未來的宏大背景中。”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wei) 大。為(wei) 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義(yi) ;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動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是全麵深化改革的邏輯起點與(yu) 價(jia) 值旨歸。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ti) 係、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醫療衛生體(ti) 係,個(ge) 人所得稅改革惠及2.5億(yi) 人,推進農(nong) 村“廁所革命”,探索城市垃圾分類……十多年來,2000多個(ge) 改革方案涉及人民群眾(zhong) 衣、食、住、行等各個(ge) 環節,覆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hui) 、生態等各個(ge) 領域。
這是2024年6月23日拍攝的廣州南站(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wei) 攝
“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的成就有目共睹。”日本經濟學者和中清說,“特別是最近十年,從(cong) 東(dong) 南沿海到內(nei) 陸地區,都取得了實實在在的進步。”2017年,和中清在日本創建“感動中國100”網站,展示中國民眾(zhong) 的現實生活。“為(wei) 了拍攝素材,我到訪四川、雲(yun) 南、新疆等地,親(qin) 身感受到城鄉(xiang) 貧富差距逐步縮小,民眾(zhong) 生活和美殷實。”
改革開放,承載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民至上、實幹興(xing) 邦、自我革命的政治氣魄和曆史擔當。放眼世界,沒有哪個(ge) 國家和政黨(dang) 能在短時間內(nei) 推動如此大範圍、大規模、大力度的改革。
在浙江省嘉興(xing) 市秀洲區王江涇鎮便民服務中心的“跨域通辦·雲(yun) 綜窗”窗口,辦理開業(ye) 登記的個(ge) 體(ti) 工商戶(右一)通過該係統與(yu)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行政審批局工作人員視頻連線,進行身份讀取及材料線上審核(2024年5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在南非獨立傳(chuan) 媒集團董事長伊克巴爾·瑟弗看來,中國構建以先進製造業(ye) 為(wei) 支撐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展現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銳意改革的遠見智慧和勇氣魄力。“中國是榜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榜樣。”
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yu) 國際關(guan) 係研究所副所長亞(ya) 曆山大·洛馬諾夫說,期待即將召開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推出新的改革舉(ju) 措,“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中國一定能實現現代化目標。”
“中國的改革開放是世界的發展機遇”
“我對海南自貿港政策非常感興(xing) 趣,希望借此深化兩(liang) 國合作,促成更多科特迪瓦產(chan) 品進入中國市場。”在聽講解員介紹海南自貿港的特殊稅收政策後,科特迪瓦駐華商務參讚高曼·庫亞(ya) ·貝爾丁捕捉到了中國開放的新機遇——科特迪瓦的腰果和可可原料進入海南可享受加工增值免關(guan) 稅政策。
海南自貿港重點園區——洋浦經濟開發區(2023年12月31日攝,無人機全景照片)。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4月下旬,來自15個(ge) 國家的25名駐華大使、總領事和高級外交官赴海南參加“駐華使節地方行”活動。海南自貿港的建設進展和中國擴大開放的政策力度令他們(men) 印象深刻。白俄羅斯駐廣州總領事安德烈·波波夫說:“我看到自貿港建設帶來的經濟成效,更感受到中國向世界展現出真正的開放和團結精神。”
對外開放是改革開放事業(ye) 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堅定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完善對外開放體(ti) 製機製。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wei) 世界提供新機遇。
中歐班列(越南·河內(nei) ——中國·西安——匈牙利·布達佩斯)跨境公鐵聯運班列準備發車(2024年3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對於(yu) 即將召開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法國中國問題專(zhuan) 家、作家萊婭·貝西認為(wei)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中國將為(wei) 包括法國在內(nei) 的世界各國帶來巨大機遇,對促進地區乃至全球發展繁榮起到積極作用。
如今,中國成為(wei) 14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huo) 伴,貨物貿易總額連續六年位居全球第一,近五年外商在華直接投資收益率約9%,在國際上處於(yu) 較高水平。
這是2024年4月15日拍攝的第135屆廣交會(hui) 會(hui) 場。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wei) 攝
深耕中國市場多年的德國西門子公司全球執行副總裁肖鬆說,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化,中國市場吸引更多企業(ye) 參與(yu) 形成良性競爭(zheng) ,產(chan) 品和技術快速更新。“中國已成為(wei) 最具創新力的前沿市場,西門子將以更快步伐擁抱中國市場的變化。”
泰國開泰銀行高級副總裁蔡偉(wei) 才高度評價(jia) 中國近年來持續推動金融業(ye) 高水平開放,由此吸引包括開泰銀行在內(nei) 的許多外資機構不斷加大在華投入。“一個(ge) 開放的中國市場不僅(jin) 能推動中國實現高質量發展,對世界經濟複蘇也有重要意義(yi) 。”
這是2023年服貿會(hui) 國家會(hui) 議中心綜合展區(2023年9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通過舉(ju) 辦進博會(hui) 、服貿會(hui) 、消博會(hui) 等國際展會(hui) ,中國為(wei) 各國搭建互利共贏的合作平台,與(yu) 世界分享中國發展紅利。在今年4月舉(ju) 行的第四屆消博會(hui) 上,有來自71個(ge) 國家和地區的超過4000個(ge) 品牌參展,超過1000件國內(nei) 外新產(chan) 品首發首秀。
“消博會(hui) 為(wei) 愛爾蘭(lan) 廠商提供了一個(ge) 重要和直接的推廣平台。”愛爾蘭(lan) 食品局駐華代表處主任蘇禮文說,通過參展,發現中國消費者對中高端產(chan) 品需求旺盛,對愛爾蘭(lan) 產(chan) 品興(xing) 趣濃厚,中國市場潛力巨大。
在新的曆史時期,中國的對外開放不僅(jin) 繼續“引進來”,而且更加注重“走出去”,形成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雙向開放,致力於(yu) 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更好惠及各國人民。
這是2024年3月28日拍攝的斯裏蘭(lan) 卡漢班托塔港(無人機照片)。漢班托塔港是中斯共建“一帶一路”重點合作項目,位於(yu) 斯裏蘭(lan) 卡南端,是一座綜合性人工深水海港,許多往來亞(ya) 洲、歐洲、非洲的貨船在此經過。新華社記者 徐欽 攝
共建“一帶一路”正是中國高水平開放重大舉(ju) 措的鮮明例證。俄羅斯高等經濟大學聖彼得堡分校副教授斯韋特蘭(lan) 娜·克裏沃希表示,中國通過加強互聯互通,踐行包容發展理念,促進全球經濟更加均衡地增長。在埃及中國問題專(zhuan) 家、阿拉伯研究所學者哈迪爾·賽義(yi) 德看來,中國通過共建“一帶一路”等全球性倡議為(wei) 世界各國帶來更多機會(hui) 和公共產(chan) 品,“中國的改革開放是世界的發展機遇”。
“創造多樣化的人類文明發展形態”
仲夏時節的北京大學,湖光塔影,綠樹蔭濃。6月底,巴基斯坦博士生阿爾法·伊克巴爾與(yu) 來自近20個(ge) 國家的30多名畢業(ye) 生一同參加了北京大學南南合作與(yu) 發展學院的畢業(ye) 典禮。
在中國的學習(xi) 和生活讓伊克巴爾深有感觸:發展中國家正以更為(wei) 自信的眼光看待自身發展潛力,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經濟增長模式,“全球南方”國家攜手合作。“這將是國際秩序重構的新趨勢。”
遊客在安徽省黃山市黟縣宏村遊玩(2024年7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
長期以來,許多南方國家對現代化道路的理解被西方理論所禁錮。如今,將西方現代化模式視為(wei) 唯一成功和正確發展道路的“西方中心論”,正受到越來越多質疑。
阿根廷社會(hui) 學家馬塞洛·羅德裏格斯說,中國全麵深化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所取得的成就表明,現代化不等於(yu) 西方化。“中國有別於(yu) 西方,開辟了一條以人民福祉為(wei) 中心、尋求各國互利共贏的現代化道路,這是對其他探索現代化道路國家的重要鼓舞。”他表示,即將召開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將推出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新舉(ju) 措,對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作出新規劃,“這將為(wei) 我們(men) 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範例”。
肯尼亞(ya) 非洲政策研究所中非中心執行主任丹尼斯·穆內(nei) 內(nei) 也表示,中國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成就“正激勵著非洲各國在‘非洲複興(xing) ’的口號下獨立探索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道路”。
當前,“全球南方”國家正迎來新一輪覺醒,獨立自主謀發展的意識空前強烈。與(yu) 此同時,“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yi) 思潮湧動,陣營對抗和單邊主義(yi) 沉渣泛起,貧富差距和南北鴻溝不斷擴大。在國際上一些有識之士看來,中國在改革開放征程中的曆史性成就和變革性實踐對於(yu) 探索人類社會(hui) 前進方向、豐(feng) 富人類文明形態具有重要意義(yi) 。
美國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新聞學教授霍華德·弗倫(lun) 奇近日在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發表文章,提到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發生的巨大變化時感慨:“還有多少其他(曆史)事件對如此廣泛的人群產(chan) 生了積極影響?”這位曾長期在華工作生活的前《紐約時報》記者在文中引用一個(ge) 觀點作答:改革開放開啟的中國經濟騰飛“是對全人類具有重要意義(yi) 的事件,可以與(yu) 文藝複興(xing) 、啟蒙運動和工業(ye) 革命相提並論,是過去一千年中最具影響力的現象之一”。
2024年4月29日,在匈牙利布達佩斯,一名男子在中歐商貿物流合作園區的中國商品交易展示中心內(nei) 購物。中歐商貿物流合作園區是中國在歐洲地區建設的首個(ge) 商貿物流型境外經貿合作區,也是集商貿展示與(yu) 交易、物流運輸與(yu) 倉(cang) 儲(chu) 、產(chan) 業(ye) 投資與(yu) 合作功能於(yu) 一體(ti) 的中歐企業(ye) 雙向互動平台。新華社記者 張帆 攝
新加坡時政評論員翁德生認為(wei) ,中國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動中國式現代化不僅(jin) 為(wei) 全世界提供了一條有借鑒意義(yi) 的發展路徑,更有助於(yu) 推動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秩序。盧旺達國際關(guan) 係和外交事務專(zhuan) 家約瑟夫·穆塔博巴也表示,中國的發展道路“為(wei) 別國提供了新的借鑒,豐(feng) 富了我們(men) 對人類社會(hui) 發展的認識,有利於(yu) 創造多樣化的人類文明發展形態”。
2023年11月10日,在肯尼亞(ya) 姆洛隆戈,Kilimall員工在倉(cang) 庫內(nei) 工作。Kilimall是在肯尼亞(ya) 運營的主要電商平台之一,也是第一家在非洲設立海外倉(cang) 並實現100%在線支付的中國電商平台。Kilimall涵蓋電子交易、移動支付和跨境物流三大領域,服務近千萬(wan) 非洲用戶。新華社記者 李亞(ya) 輝 攝
命運與(yu) 共行大道,攜手同行向未來。世界期待,即將召開的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將擘畫中國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開放的新藍圖,譜寫(xie) 中國與(yu) 世界各國在現代化道路上並肩奮進的新篇章。站在改革開放新的曆史起點上,中國將與(yu) 各國一道,向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光明前程進發。
文字記者:劉品然、劉讚、朱瑞卿
海報設計:薑子涵
編輯:闞靜文、宋盈、趙卓昀、柳絲(si) 、董龍江、楊海雲(yun) 、徐超、王建生、任正來、魯鵬、陳海通、王文源
統籌:郜新鑫、李逾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