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men) 的奮鬥目標,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就是為(wei) 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價(jia) 值取向,抓住人民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推進重點領域改革,使人民群眾(zhong) 真真切切感受到改革帶來的變化。全麵深化改革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衷心擁護。
本版推出“百姓身邊的改革事”特別報道,關(guan) 注與(yu) 百姓生活息息相關(guan) 的改革領域和方麵,通過人物自述,表達對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感受體(ti) 會(hui) ,生動展現全麵深化改革給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編 者
開業(ye) 辦手續效率高
本報記者 靳 博
講述人:張瑤(天津巧創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員工)
我在天津一家餐飲公司工作,隻要我們(men) 公司開新店,跑手續的事就歸我。對“證照分離”改革,我有切身感受。
擱過去,要申請新的餐飲店營業(ye) 執照,得先申請食品經營、城市排水、戶外廣告等許可證,跑上個(ge) 把月是常有的事。2014年,天津濱海新區推行“一顆印章管審批”。從(cong) 那時起,在濱海新區開一家新餐廳,營業(ye) 執照最快當天就能辦出來,其它的證還得等上幾天。
但我們(men) 希望能更快點——店麵裝修完了,員工也招了,一個(ge) 月成本至少幾萬(wan) 元。手續辦不完,就開不了業(ye) ,隻出不進,大家夥(huo) 兒(er) 都著急。
這些證裏麵,比較麻煩的是城市排水許可證。從(cong) 遞交材料到獲得許可,至少要跑3次政務服務中心。因為(wei) 文件資料在幾個(ge) 部門流轉,相關(guan) 部門還要現場踏勘。
從(cong) 2022年5月起,濱海新區把所有審批材料合並成一份在線填寫(xie) 的告知承諾書(shu) 。打那時候起,我這活兒(er) 也越來越輕鬆。
審批事項精簡後,第一次給新店跑手續時,我憑老經驗,抱著一堆材料跑到政務服務中心。哪想到,工作人員打開當時剛上線運行的排水許可“智能審批+智能監管”係統,用企業(ye) 統一社會(hui) 信用代碼注冊(ce) 登錄政務幫辦平台,幾分鍾就完事了。
抱著一堆沒用上的紙質材料,看著手機裏的電子版排水證,感覺自己有點“老土”。現在新開餐廳,營業(ye) 執照申請和排水許可證申請可以在網上提交,辦事效率也提高了許多。
新聞裏常說,要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zhong) 少跑腿。我盼著更多改革措施出台,讓企業(ye) 更好發展,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
【改革概覽】
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全麵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jue) 定》提出,“進一步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製度改革”。“先證後照”改為(wei) “先照後證”,“一照一碼”在全國鋪開,實施“多證合一”改革……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不斷改善營商環境,為(wei) 各類經營主體(ti) 謀發展創造更好條件。
從(cong) “辦成”到“高效辦成”,“簡”流程不減服務,材料、跑腿越來越少,辦事效率越來越高。
誇誇我的新能源汽車
本報記者 林子夜
講述人:梁田(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新能源汽車車主)
我家住安徽宿州,是個(ge) 80後,打小喜歡車。2008年,有自主品牌車企推出新能源汽車,但那時技術不太成熟,我就隨大流選了一輛人氣較高的合資品牌油車,12萬(wan) 元,相當於(yu) 我好幾年的工資。
開了幾年油車,覺得真是貴,每月油費要700元左右。我喜歡自駕,就尋思,能不能換輛性價(jia) 比更高的車?
到了2012年,我們(men) 這兒(er) 有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車上路行駛了。在車展上,我發現這款車性能不錯,價(jia) 格也不高,續航180公裏,隻要6萬(wan) 元。一個(ge) 字:買(mai) !
買(mai) 車之後,方圓100公裏的鎮村,我幾乎跑了個(ge) 遍,每月電費不到80元。不過,想再往遠跑,續航還是個(ge) 問題。
2020年,比亞(ya) 迪推出了自主創新的電池技術和高性能碳化矽模塊。搭載這些技術的新車,續航達到550公裏,我立馬被吸引了,馬上下單!相比上一款新能源汽車,新車充電速度更快,百公裏加速隻要3.9秒,每月電費也就百元左右,必須點讚!
提完新車,我帶家人自駕去山東(dong) 。續航裏程長了,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充電樁多了,裏程焦慮緩解不少。飛馳在路上時,孩子問我,為(wei) 什麽(me) 車牌有藍有綠?我說,掛綠牌的是新能源汽車,主要動力來自電能,能為(wei) 保護環境作貢獻。
前幾天,我在新聞裏看到,比亞(ya) 迪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相關(guan) 成果已經應用於(yu) 20多家國內(nei) 外車企。作為(wei) 一名消費者,我為(wei) 自主品牌感到自豪。身邊親(qin) 朋好友說起買(mai) 新車,我總忍不住推薦:趕緊換一輛新能源汽車吧!
【改革概覽】
《乘用車企業(ye) 平均燃料消耗量與(yu) 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發布,形成促進節能與(yu) 新能源汽車協調發展的市場化機製;《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麵清單)(2018年版)》規定,汽車行業(ye) 取消專(zhuan) 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製,進一步促進市場良性競爭(zheng) ……在新能源汽車等諸多產(chan) 業(ye) 領域,隨著改革舉(ju) 措陸續推出,市場環境持續優(you) 化,與(yu) 新質生產(chan) 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產(chan) 關(guan) 係正加快構建,新領域新賽道不斷開辟,新動能新優(you) 勢不斷塑造。
先一步,鮮一步
本報記者 溫素威
講述人:葉宏翔(廣西壯族自治區憑祥市友誼關(guan) 口岸水果商)
我家在廣西做東(dong) 南亞(ya) 水果產(chan) 地直采生意。做水果生意的人最怕什麽(me) ?最怕“堵”。通關(guan) 快不快,和水果的新鮮度密切相關(guan) 。
水果采下來靠“手”,運出去靠“腿”,“手”快“腿”慢,果子會(hui) 爛。過去通關(guan) 慢,有一次,我媽一開櫃就哭了,整櫃榴蓮開裂了1/3,足足損失了幾十萬(wan) 元。
2019年,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崇左片區設立,從(cong) 此,“堵”點越來越少。以前貨物通關(guan) 需要去清關(guan) 、交關(guan) 稅,還要跑銀行、跑海關(guan) ,填一大遝單子;現在敲敲電腦、刷刷手機就行。以前報檢、報關(guan) 要過磅、換車,五六個(ge) 小時算快的,慢的等過3天;現在智能通關(guan) “刷臉”閃過,每個(ge) 環節進度手機上都能實時看見。
讓人驚喜的是,實驗室也搬到了現場,現場檢測和遠程專(zhuan) 家鑒定相結合,抽檢送檢時間從(cong) 3天壓縮到1天。
2022年9月的一天,越南榴蓮從(cong) 友誼關(guan) 口岸正式進入中國,自貿試驗區裏響起了鞭炮聲。聽說放鞭炮的是一個(ge) 深圳的水果批發商,全國第一筆越南榴蓮生意被他搶到了。
以前,從(cong) 直采地發車到友誼關(guan) 口岸通關(guan) 需要8天左右,縮短到4天後,剛開始我們(men) 還是按照路上8天“成熟”時間采摘榴蓮,結果榴蓮熟度還不夠就到站了。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先一步,鮮一步”帶來的便捷。
今年4月底,鞭炮聲又響起來。原來,口岸監管區的車道從(cong) 6條增加到12條,5月份進出境車輛跟著就多了兩(liang) 成。
我們(men) 都盼著中越智慧口岸早日建成,到那時,將實現24小時不間斷無人化通關(guan) 。期待著喜慶的鞭炮聲又一次響起來!
【改革概覽】
2014年,“通關(guan) 便利化改革”第一次寫(xie) 進《政府工作報告》。支持建設智慧口岸、智能邊境,通過科技手段讓跨境物流提速增效;深入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為(wei) 企業(ye) 提供通關(guan) “一站式”服務;創新大宗商品“先放後檢”,農(nong) 食產(chan) 品“綠色通道”等監管模式;幫助企業(ye) 用好用足RCEP等自貿協定關(guan) 稅優(you) 惠……2022年與(yu) 2017年相比,進口、出口通關(guan) 時間分別壓減67%和92%,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明顯下降。
立法立到心坎上
本報記者 巨雲(yun) 鵬
講述人:吳新慧(上海康明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
我是一名律師,在上海工作。平常有一個(ge) 工作習(xi) 慣,在手機日曆上記錄每天的工作,包括來谘詢的人、谘詢的事。201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在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街道設立基層立法聯係點,我成為(wei) 第一批信息員和專(zhuan) 家人才庫成員。2016年,我的手機日曆上,“老人自己指定監護人”的內(nei) 容被記錄了十幾次。
2016年的一天,兩(liang) 位老婆婆結伴而來。其中一位說,跟她共同生活的孩子對她照料不周,但有個(ge) 住得遠的孩子卻經常來照顧她。她希望趁腦子靈光,指定孝順孩子做她的監護人。而我們(men) 發現,相關(guan) 法律是空白的。
許多人的“個(ge) 人意願表達”如何上升到國家法律條文?搜集、反饋群眾(zhong) 訴求,將良法立到群眾(zhong) 心坎上,就是基層立法聯係點的意義(yi) 所在。
2016年,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征詢民法條文意見、建議,我提出增設公民按自己意願選擇監護人的規定。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總則第三十三條,采納了我的建議。
“老婆婆的意願被寫(xie) 進了法律”,這事在弄堂鄰裏之間熱議了很久。有了聯係點,基層百姓參與(yu) 的積極性被點燃。給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提立法意見時,原定1小時的會(hui) 議,開了將近4個(ge) 小時。
公司法、未成年人保護法、行政處罰法……我們(men) 這個(ge) 基層立法聯係點設立9年來,參與(yu) 了60餘(yu) 部法律、法規的立法意見征詢,總共提出100多條意見建議。一個(ge) 家門口的“點”,讓最基層百姓的意願,直達國家最高立法機關(guan) 。
【改革概覽】
黨(dang) 的十八屆四中全會(hui) 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全麵推進依法治國若幹重大問題的決(jue) 定》提出“建立基層立法聯係點製度”。目前,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基層立法聯係點共45個(ge) ,帶動省、市兩(liang) 級人大設立基層立法聯係點7300多個(ge) 。截至今年4月,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先後就183件次法律草案征求聯係點意見27880多條,其中3200多條被立法研究采納。
基層立法聯係點鮮活展示了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豐(feng) 富多彩的形式,生動宣示了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
我家在城市紮下了根
本報記者 於(yu) 洋 張丹華
講述人:許海麗(li) (陝西省西安市放心早餐攤點經營者)
我老家在江蘇泗洪農(nong) 村,1994年來西安,做過保姆、服務員、廚師,工資都不高,也不穩定。後來西安推出了放心早餐工程,我與(yu) 公司簽了代銷協議,經營早餐車,一幹就是10年。
賣早餐很辛苦,不管天氣怎樣,淩晨兩(liang) 三點就要起床準備出攤。我不到20歲就來西安打工,吃苦不怕,怕的是紮不下根,怕孩子在這裏上不了學,成不了器,被人看不起。
前些年,外地務工者的孩子想上城市公立學校,要開一大堆證明,還有名額限製。參加高考必須回戶口所在地。一般隻能上私立學校或回老家讀書(shu) 。私立學校學費加上住宿費算下來,對外地務工者是一筆不小的負擔。我不是個(ge) 愛哭的人,但為(wei) 孩子上學的事,沒少掉眼淚。
2015年西安市開始推行戶籍製度改革,隻要拿到居住證,我家孩子就可以就近入學;拿到居住證滿3年,我在西安交夠3年社保,孩子就能在當地參加高考。
我至今記得第一次辦居住證時的心情。拿證那天,天看著都格外藍,感覺自己是真正的西安人了。倆(lia) 孩子也爭(zheng) 氣,大女兒(er) 在西安參加高考,考上了鹹陽的一所大學;小兒(er) 子目前在附近小學讀書(shu) ,成績也不錯。
節假日,孩子們(men) 有時會(hui) 跟我一起出攤,幫忙備貨、裝餐、收賬。我想讓他們(men) 不要忘記,是新時代的好政策,是爸爸媽媽的努力打拚,讓我們(men) 一家人在城市裏紮下了根。
生活步步向前,日子也會(hui) 越過越好。現在有人問我是哪裏人,我會(hui) 自信地說:是西安人。
【改革概覽】
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以來,戶籍製度改革全麵提速。各地各部門把加快農(nong) 業(ye) 轉移人口市民化擺在突出位置,讓有意願的進城農(nong) 民工在城鎮落戶,推動未落戶常住人口平等享受城鎮基本公共服務。2019年以來,超過5000萬(wan) 農(nong) 業(ye) 轉移人口進城落戶。2023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6.2%,農(nong) 業(ye) 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效顯著。
深化戶籍製度改革,完善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提高勞動素質與(yu) 就業(ye) 技能……一係列暖心務實舉(ju) 措,讓農(nong) 業(ye) 轉移人口“進得來”“留得住”“有發展”,真正融入新環境、開啟新生活。
“跨省通辦”省事還省心
本報記者 賀林平
講述人:習(xi) 甜甜(廣東(dong) 省廣州市番禺區洛浦街道私營企業(ye) 主)
我在廣東(dong) 廣州做生意,今年兒(er) 子就要上小學了,直到4月上旬,我和兒(er) 子的戶口還都在河南洛陽。廣州公辦小學的報名截止日是5月11日,眼看隻有1個(ge) 月了,我慌了神:現在遷戶口能趕上嗎?
回想起剛工作不久時,我丟(diu) 了身份證,千裏迢迢跑回老家,好不容易才補辦了新證。現在我又懷著二胎,不方便出遠門。怎麽(me) 辦?真是犯了難。
說實話,這麽(me) 匆忙,也是因為(wei) 我之前沒考慮清楚。原本打算讓孩子讀私立小學,後來發現家附近私立小學很少。轉頭又考慮公辦小學,谘詢了學校才得知,會(hui) 優(you) 先保障本地戶籍的孩子入學。
我趕緊去番禺區政務服務中心谘詢,接待我的區公安分局戶籍中隊民警告訴我一個(ge) 好消息:現在有了“跨省通辦”,像遷戶口這樣的事,用不著再跑老家了。因為(wei) 我家情況比較特殊,得分兩(liang) 次辦——先遷我的戶口,再把兒(er) 子的戶口落進來。接待我的民警耐心負責,從(cong) 辦理流程到需要什麽(me) 材料,都講得清清楚楚。
接下來按程序辦理,隻跑了一次政務服務中心和兩(liang) 趟小區附近的派出所。5月10日,拿到新戶口本的那一刻,我長舒一口氣,懸著的心終於(yu) 放下了。
“跨省通辦”,省事還省心——這次遷戶口,讓我實實在在嚐到了甜頭!
【改革概覽】
2020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圍繞教育、就業(ye) 、社保、醫療、養(yang) 老、居住、婚育、出行等與(yu) 群眾(zhong) 生活密切相關(guan) 的異地辦事需求,提出140項全國高頻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事項清單。
各地區各部門運用數字技術,積極開展政務服務改革探索和創新實踐。從(cong) 身份證補辦到戶口遷移,從(cong) 住房公積金轉移接續到不動產(chan) 抵押登記……一件件民生實事“跨省通辦”,有效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異地辦事需求。截至2024年4月底,全國共辦理戶口遷移“跨省通辦”業(ye) 務355萬(wan) 餘(yu) 筆,辦理戶籍類證明“跨省通辦”業(ye) 務186萬(wan) 餘(yu) 筆,為(wei) 群眾(zhong) 節省了大量往返辦證時間和經濟成本。
數字敦煌別樣美
本報記者 蘇顯龍
講述人:李秀林(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hui) 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學生)
6月的敦煌,進入旅遊旺季。為(wei) 了重遊莫高窟,我提前在網上訂好了門票。
進入景區,第一站是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在影院欣賞超高清8K數字球幕電影《夢幻佛宮》時,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畫,經過數字技術放大數倍後,仿佛觸手可及。
12年前,我和父母一起來過敦煌。我把眼睛瞪得大大的,也看不清壁畫的細節,但那些巧奪天工的壁畫、栩栩如生的佛像,讓年幼的我對敦煌文化產(chan) 生了濃厚的興(xing) 趣。在網上刷到數字敦煌文化大使“伽瑤”上線的消息後,我又燃起了“飛天夢”。
走進向往已久的“數字敦煌沉浸展館”,戴上VR(虛擬現實)設備,立刻穿越到1400多年前的壁畫世界,與(yu) “雷公”等神話人物飛躍雲(yun) 端、一同奏響天樂(le) 。出館前,在綠幕拍攝區轉上一圈,便可完成“真人+虛擬洞窟”紀念視頻打卡,然後在屏幕前掃碼,珍貴影像瞬間便轉發到朋友圈。
莫高樂(le) 樂(le) 大王棒棒糖、“天龍八部”守護盲盒、手持便攜噴霧風扇……走在景區,隨處可見遊客拿著各種敦煌研究院的文創產(chan) 品。而我當年來時,隻能見到明信片、木雕等幾種紀念品。
午夜時分,夜市依然燈火通明,人聲鼎沸。有人在選購特色商品,有人在品嚐美食,有人在唱歌跳舞……路邊,一名外國遊客手持手機,邊走邊興(xing) 致勃勃地直播自己的敦煌之旅。
穿越千年風雨,在數字技術加持下重煥榮光的敦煌有讀不盡的故事,看不完的細節。在莫高窟的每時每刻,我都為(wei) 祖國深厚的文化底蘊感到自豪。
【改革概覽】
我國著力建設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發展體(ti) 係,積極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chan) 保護傳(chuan) 承工作,推動中華文化煥發新的時代光彩。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guan) 於(yu) 實施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推動延續中華文脈、傳(chuan) 承中華文化基因,《關(guan) 於(yu) 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幹意見》等文件為(wei) 保護文化遺產(chan) 構築有力製度保障。2022年10月,“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寫(xie) 進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
公租房圓了安居夢
本報記者 李增輝 薑 峰
講述人:唐沁(重慶市沙坪壩區井口街道美麗(li) 陽光家園公租房小區住戶)
我和愛人小汪,都是90後“新重慶人”。
我倆(lia) 在沙坪壩區歌樂(le) 山下一所職業(ye) 學校讀書(shu) 時相識,畢業(ye) 後結了婚,留在這座城市打拚。
這些年,我們(men) 在嘉陵江兩(liang) 岸輾轉租住過不少地方,江北區、渝中區……小家常跟著工作搬。白手起家蠻辛苦,欣慰的是,我們(men) 的女兒(er) 出落得越來越伶俐可愛。
眼看娃兒(er) 要讀小學了,我跟小汪合計,該物色個(ge) 能就近念書(shu) 的住處,小家得安定下來。
去年初,我們(men) 到沙坪壩區小龍坎街道的公租房申請點,提交了身份及婚姻證明、勞動合同等材料;經過幾輪搖號,今年春節後,我們(men) 歡歡喜喜地搬進了位於(yu) 井口街道的美麗(li) 陽光家園公租房小區。
我們(men) 申請的這戶兩(liang) 室一廳,60平方米,電梯房,廚衛齊全,每月租金600多元,出門有8條公交線路。
最讓我們(men) 滿意的是,配套建設的陽光家園小學就在小區附近,走路隻要幾分鍾。暑假裏,“社區課堂”在業(ye) 主群裏掛出課表:巧手妙工、強身健體(ti) 、心理暢聊……看著都挺有趣。帶著好奇,我和娃兒(er) 去社區服務中心轉了轉——“陽光書(shu) 吧”擺著3000多本書(shu) ,還可以借閱。抱上兒(er) 童繪本,穿過小區綠廊,娃兒(er) 蹦蹦跳跳回家,可開心了。
轉眼間,畢業(ye) 已10年。求學、工作、成家,一步步走來,我們(men) 的小家和和美美,日子越來越順,在這座大城市安居樂(le) 業(ye) ,我們(men) 全家早已融入重慶。
【改革概覽】
從(cong) 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全麵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jue) 定》提出“健全符合國情的住房保障和供應體(ti) 係”,到2023年8月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審議通過《關(guan) 於(yu) 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的指導意見》,近年來我國住房保障體(ti) 係建設加快推進。多地密集出台實招良策增加供給,規劃建設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幫助解決(jue) 工薪收入群體(ti) 住房困難,穩定住房預期,保障性租賃住房成為(wei) 新市民等群體(ti) 滿足住房需求的重要途徑之一。2021年以來,全國保障性租賃住房開工建設和籌集573萬(wan) 套(間),推進解決(jue) 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難問題。
在家門口幸福養(yang) 老
本報記者 辛 陽
講述人:王文義(yi) (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區居民)
我住在遼寧沈陽,今年83歲了。幾年前,老伴做了心髒手術,我一邊照顧老伴,一邊操持家務,有時候忙得腳不著地,明顯感到力不從(cong) 心。有一天自己也幹不動了,怎麽(me) 辦?
多虧(kui) 社區居家養(yang) 老服務中心,讓我對老年生活又有了信心。這裏邊有老年食堂,有日間照料室,還有遠程醫療室、康複理療室等,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暖心周到的照顧。
上午9點半,服務中心的護理人員準時上門,幫我照看老伴3個(ge) 小時,不用自己花一分錢。
利用護理人員上門這段時間,我預約了康複理療室的中醫經絡治療和理療。理療設備也是免費的,服務人員每次都熱情耐心教我們(men) 使用。
社區還為(wei) 孤寡老人配備了手環。手環聯上網後,老人的心率、血壓等數據都會(hui) 顯示在服務中心的平台上,工作人員第一時間掌握大家的健康動態。
之前,做飯也是讓我頭疼的事。現在有了社區食堂,就輕鬆多了。
今天中午,我和老伴吃的是雞腿和炒豆芽,主食是花卷、米飯,加上一碗蛋花湯。這裏的飯菜低鹽低糖低油,吃著好消化,特別要點讚的是,不光品種多,價(jia) 格還實惠。像我這樣8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份飯就收8塊錢,60歲到80歲的老人每份收10塊錢。如果家裏有行動不便的老人,工作人員還能免費送餐。這不,我已經提前訂好了兩(liang) 份晚飯,5點半之前就能送到家。
現在,我花在家務上的時間少了,有時候還能抽出空來參加社區活動,充實又幸福的生活回來了。在家門口幸福養(yang) 老,真好。
【改革概覽】
2016年起,全國居家和社區養(yang) 老服務改革試點陸續展開,各地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居家社區養(yang) 老服務,適老化改造、家庭養(yang) 老床位、探訪關(guan) 愛、助餐服務等居家和社區養(yang) 老服務不斷推出,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截至2023年底,全國居家和社區基本養(yang) 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累計建成家庭養(yang) 老床位23.5萬(wan) 張,為(wei) 41.8萬(wan) 老年人提供居家養(yang) 老上門服務;全國累計完成困難老年人適老化改造148.28萬(wan) 戶。
石梁河水庫又見銀魚
本報記者 尹曉宇
講述人:孫盡闊(江蘇省連雲(yun) 港市東(dong) 海縣總工會(hui) 黨(dang) 組書(shu) 記、石梁河原鎮級河長)
從(cong) 2021年起,我開始擔任江蘇最大的人工水庫——石梁河水庫的鎮級河長。
聽說石梁河水庫以前盛產(chan) 銀魚,可我第一次巡河,眼前就是一番髒亂(luan) 差景象——水麵泛著柴油花,水裏長滿了水華,岸邊高強度采砂留下大大小小的私挖河道。村民們(men) 在庫區投下了密密麻麻的網箱,除了鰱魚、鱅魚,還養(yang) 了大量需投喂餌料的鮭魚、鱸魚。餌料裏摻著雞腸、鴨腸等,水體(ti) 也跟著惡化了。
鄉(xiang) 親(qin) 們(men) 說,水庫裏好幾年沒見過昔日盛產(chan) 的銀魚了。這種情況,真讓人著急啊!我下定決(jue) 心——清退養(yang) 魚網箱這事兒(er) ,再難也得往前推!
一開始找老鄉(xiang) 們(men) 談,大部分不同意,都說除了養(yang) 魚,不會(hui) 其他營生。我就挨家挨戶講道理——現在水質不行,魚的品質差,還有柴油味,賣不上價(jia) 。隻有拆了圍網,進行水體(ti) 治理,把水質搞好了,魚才能賣上好價(jia) 錢。有的老鄉(xiang) 嘴上答應拆除,背地裏卻搞起“小動作”,把網箱拽到水下藏起來,或者幹脆用船拉到別的水域躲避檢查。
蠻幹不是辦法,還得繼續上門耐心做工作。老鄉(xiang) 擔心集中清網,魚不好賣,我就幫著賣魚;老鄉(xiang) 擔心不養(yang) 魚沒了收入,我就幫著跟鎮上的工業(ye) 園區牽線找活計……就這樣一點一點做工作、一戶一戶想法子,4個(ge) 多月時間,3.8萬(wan) 個(ge) 網箱全部清理。
隨後,石梁河水庫實施了生態修複工程。現在巡河,滿眼都是風景,水麵碧波蕩漾,遠遠地還能看見白鷺和沙鷗。最驚喜的是,石梁河水庫的銀魚回來了!
【改革概覽】
2016年、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先後印發《關(guan) 於(yu) 全麵推行河長製的意見》《關(guan) 於(yu) 在湖泊實施湖長製的指導意見》,2018年6月、12月,河長製、湖長製全麵建立,為(wei) 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實現河湖功能永續利用提供製度保障。
目前,31個(ge) 省區市黨(dang) 委和政府主要領導掛帥省級雙總河長,30多萬(wan) 名省、市、縣、鄉(xiang) 級河湖長和90多萬(wan) 名村級河湖長(含巡河員、護河員)守護在江河一線。河湖長們(men) 守護著身邊的碧水清流,越來越多的河流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救命藥”越來越便宜
本報記者 付 文
講述人:高萬(wan) 勇(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列東(dong) 街道鋼鐵工人)
我今年48歲,家住福建三明。2019年9月,因為(wei) 身體(ti) 不適,我到三明市第一醫院檢查,沒想到竟然確診肝癌。
冷靜下來後,我開始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可是,高昂的手術費、醫藥費又壓得我喘不過氣。
抗病毒藥物恩替卡韋,我已經吃了5年。最初買(mai) 的一個(ge) 品牌每盒隻有7片,醫保報銷後,個(ge) 人還要花170多元,一片就是我們(men) 家一天的菜錢。醫生推薦的治療方案是“靶免結合”,要同時服用靶向藥和免疫類藥物。靶向藥侖(lun) 伐替尼是進口藥,一個(ge) 月下來要6000多元。用來增強免疫力的是信迪利單抗,每針2843元,每隔21天就要打一針。各種費用加起來,每月要2萬(wan) 多元。對我們(men) 家來說,這是一筆極其沉重的負擔。
到底還治不治?我陷入深深的沮喪(sang) 。就在這時,醫生告訴我一個(ge) 好消息——國家開展的藥品集中帶量采購覆蓋了恩替卡韋,藥價(jia) 從(cong) 原來的每盒257.04元降到了17.36元,藥片數量增加到28片;到了2020年,又降到3.83元;現在,每盒隻要3.5元,算下來一天隻要1毛多。
2021年,信迪利單抗價(jia) 格降到每針1080元,除去醫保報銷的部分,個(ge) 人隻要支付200多元。現在,每月平均治療費用下降到不足2000元。
目前我的病情很穩定,可以正常工作、生活。我發自內(nei) 心地感謝國家醫改的好政策,讓患者的用藥負擔進一步減輕!
(文中患者為(wei) 化名)
【改革概覽】
2018年11月、2019年5月,兩(liang) 次中央深改委會(hui) 議分別部署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工作,拉開了醫藥集采改革序幕。
6年來,醫藥集中帶量采購從(cong) 北京、上海等11個(ge) 城市試點並擴展至全國。截至2024年5月,國家組織藥品集采已開展9批,納入374種藥品,其中大部分為(wei) 常見病慢性病用藥;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采已開展4批,覆蓋心髒支架、人工關(guan) 節、骨科脊柱、運動醫學、人工晶體(ti) 5大類耗材。醫藥集中帶量采購大大減輕了患者用藥負擔,節約的醫保基金用於(yu) 更多新藥好藥,讓人民群眾(zhong) “救命錢”得以更好利用。
醫藥費報銷不再兩(liang) 頭跑
本報記者 邵玉姿
講述人:劉漢臣(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居民)
我老家在河北廊坊,孩子在北京工作。退休後不久,我就和老伴一塊搬來北京,和孩子一起生活。
2019年,老伴確診左眼黃斑裂孔,得做手術。多年前,我們(men) 兩(liang) 口子在廊坊市醫保部門申請了異地長期居住人員異地就醫備案,還選了北京幾家醫院作為(wei) 跨省異地就醫的定點醫院。可偏偏,老伴做手術的醫院不在我們(men) 之前選的定點醫院裏。
我打算特地回一趟廊坊,辦理定點醫院備案變更。臨(lin) 出發前,向當地醫保部門打電話谘詢。多虧(kui) 提前打了這通電話,才一會(hui) 兒(er) 的工夫,工作人員就在電話那頭幫我完成了變更手續的操作。
後來,老伴的手術很順利。出院時,我打印了手術和治療費用清單,各項費用明細一目了然,醫療報銷係統還能實時結算。
想起2014年的一次就醫經曆,這變化可太大了!那年,我在北京的一家跨省異地就醫定點醫院做了手術,醫藥費是自己先墊付的,年底還要拿一遝子票據回廊坊報銷。兩(liang) 頭跑,特別折騰。
我和老伴都有慢性病,平日裏沒少看病吃藥。現在可比以前方便多了,普通門診費用和高血壓等5種門診慢特病相關(guan) 的治療費用,都實現了跨省直接結算,不用自己先墊錢。
現在,京津冀三地全麵取消了異地就醫備案,我和老伴在北京看病,不必再局限於(yu) 備案選擇的定點醫院了,隻要拿上社保卡或打開手機上的醫保電子憑證,就能在北京很多家跨省定點醫療機構直接看病買(mai) 藥。
年紀大了,就圖個(ge) 幸福安穩的日子。異地就醫越來越方便,我跟老伴心裏感覺更踏實了!
【改革概覽】
2016年以來,在基本實現基本醫保省內(nei) 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基礎上,聚焦跨省異地就醫報銷“跑腿”“墊資”痛點、難點問題,各地各部門持續推進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改革。
據統計,2023年,全國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突破50萬(wan) 家,通過國家統一的線上備案渠道成功辦理備案804.22萬(wan) 人次。全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1.29億(yi) 人次,減少參保群眾(zhong) 墊付1536.74億(yi) 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