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年中經濟觀察|金融支持實體錨定重點 貨幣政策相機而動

發布時間: 2024-07-18 11:23:00 來源: 新華社

  《經濟參考報》7月17日刊發文章《年中經濟觀察|金融支持實體(ti) 錨定重點 貨幣政策相機而動》。文章稱,上半年金融數據近日出爐。2024年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3.27萬(wan) 億(yi) 元,為(wei) 曆史同期較高水平;製造業(ye) 中長期貸款、“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貸款、普惠小微貸款等增速均高於(yu) 同期全部貸款的增速;截至二季度末,金融機構已發放近250億(yi) 元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上半年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長平穩,對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加大。展望下半年,貨幣政策進一步發力仍有空間,尤其是臨(lin) 時正回購、逆回購操作等工具有望在利率調控中發揮更大作用。更重要的是,貨幣政策將著力盤活存量,引導金融資源更高效配置,進一步為(wei) 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從(cong) 總體(ti) 來看,上半年我國金融對實體(ti) 經濟的支持依然穩固,在“擠水分、防空轉”情況下,金融服務質效不斷提升,量穩質優(you) 。

  從(cong) “量”來看,信貸均衡投放的效果初步顯現,為(wei) 2024年年內(nei) 貸款增長留有後勁,也更有效匹配實體(ti) 經濟主體(ti) 的用款需求。伴隨5000億(yi) 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3000億(yi) 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相繼落地,信貸結構持續優(you) 化。

  截至6月末,製造業(ye) 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18.1%,其中高技術製造業(ye) 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16.5%;“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貸款同比增長15.2%;記者從(cong) 有關(guan) 部門了解到,金融機構已發放近250億(yi) 元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人民銀行已審核發放再貸款資金超過120億(yi) 元。

  從(cong) “價(jia) ”來看,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降息降準等操作嗬護資金利率,貸款利率也繼續保持下行態勢。1至6月,新發放企業(ye) 貸款利率和個(ge) 人住房貸款利率分別為(wei) 3.7%和3.6%左右,同比明顯下行。

  站在“年中”的節點展望,業(ye) 內(nei) 人士普遍認為(wei) ,在上半年金融支持實體(ti) 力度不減的同時,下半年貨幣政策將持續發力,為(wei) 實體(ti) 經濟注入更多金融動能。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wei) ,當前基本麵以及預期情況暫不支持貨幣政策轉向緊縮,後續央行依然需要保持支持性的立場。

  業(ye) 內(nei) 普遍認為(wei) ,盡管短期內(nei) 降準、降息難以兌(dui) 現,但年內(nei) 仍有落地空間,三季度末或四季度可能是新窗口。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三季度政府債(zhai) 發行節奏或將明顯加快,11月到12月因國債(zhai) 到期量較低,流動性壓力相對變大,同時考慮到四季度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量最高,三季度末或四季度可能實施降準,以嗬護流動性和緩解央行續做MLF的壓力。

  另外,近期持續“上新”的貨幣政策工具也有望在精準調節市場流動性方麵發揮更大作用,並體(ti) 現出“注重發揮利率調控”的意圖。

  7月8日,央行公告稱將視情況開展臨(lin) 時正回購或臨(lin) 時逆回購操作。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分析稱,央行創新貨幣政策工具,凸顯對貨幣市場流動性進行臨(lin) 時性幹預的必要性。東(dong) 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說,這表明收窄利率走廊已進入實際操作階段。未來臨(lin) 時正回購利率可以看作新的利率走廊的下限,而臨(lin) 時逆回購利率可看作新的利率走廊的上限。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正處於(yu) 貨幣政策框架的轉型期,人民銀行也持續在釋放淡化對金融總量目標的關(guan) 注以及盤活存量的信號。

  當前,我國社會(hui) 融資規模、M2餘(yu) 額已分別突破390萬(wan) 億(yi) 元、300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貸款餘(yu) 額也超過250萬(wan) 億(yi) 元,存量金融資源處於(yu) 高位。“當貨幣信貸增長已由供給約束轉為(wei) 需求約束時,如果把關(guan) 注的重點仍放在數量的增長上甚至存在‘規模情結’,顯然有悖經濟運行規律。”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此前在陸家嘴論壇時表示。

  溫彬認為(wei) ,盤活存量雖不能體(ti) 現為(wei) 貸款增量,但通過“有減有增”,同樣能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從(cong) “減”的一麵看,在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過程中,部分領域貸款需求會(hui) 逐漸收縮和調整。房地產(chan) 貸款需求趨降,地方化債(zhai) 下部分地方融資平台貸款逐步償(chang) 還,僵屍企業(ye) 出清和盤活存量資產(chan) 等都能減少一些低效占用的存量貸款。從(cong) “增”的一麵看,將貸款從(cong) 低效領域騰挪出來投向金融“五篇大文章”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能夠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