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閉幕的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就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部署,為(wei) 新征程上我們(men) 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更好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遵循。今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guan) 鍵一年,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4年中國經濟“半年報”。麵對複雜嚴(yan) 峻的國內(nei) 外環境,中國經濟的“質”與(yu) “量”怎麽(me) 樣呢?
讀懂中國經濟,既要看國內(nei) ,也要看世界;既要看總量、看增速,也要看結構、看動能。今年上半年,外部環境複雜性嚴(yan) 峻性不確定性明顯上升、國內(nei) 結構調整持續深化等帶來新挑戰,但總體(ti) 看,國民經濟延續恢複向好態勢。上半年我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61.7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5.0%。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 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吳薩:這5%要考慮增長背景,因為(wei) 今年整個(ge) 國際形勢比較複雜嚴(yan) 峻,我們(men) 又處於(yu) 一個(ge) 恢複經濟和轉型升級的關(guan) 鍵期。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夠實現增長的預期,達到5%的增速,我覺得這是一個(ge) 積極的信號,也使我們(men) 對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前景更有信心。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 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 劉愛華:放在全球經濟坐標中觀察,中國經濟增長仍然處於(yu) 領先地位。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的增長快於(yu) 美、歐、日主要經濟體(ti) 的增速,綜合考慮二季度國內(nei) 外的形勢,綜合研判,上半年中國經濟仍將處於(yu) 領先地位,仍然是世界經濟增長重要的穩定力量和重要引擎。
今年上半年,消費依然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7%。為(wei) 了培育和壯大消費的新增長點,我國陸續出台相關(guan) 政策,各地也不斷打造消費新場景。
老的工業(ye) 遺存變身科幻樂(le) 園,您體(ti) 驗過嗎?位於(yu) 北京的首鋼園區在最大限度保留原有建築結構和風貌的基礎上,利用現代科技,打造出了一個(ge) 具有未來體(ti) 驗感的元宇宙空間,給遊客獨特的沉浸式體(ti) 驗。
近一兩(liang) 年,可能很多人都感受到了,像這樣的沉浸式體(ti) 驗、個(ge) 性化新玩兒(er) 法、潮流式消費越來越多。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催生新的消費場景,消費新業(ye) 態、新模式、新產(chan) 品層出不窮。
今年以來,冰雪遊、賞花遊、避暑遊,國人旅遊熱情依然較高。與(yu) 此同時,免簽國家範圍繼續擴大,外籍遊客來華便利性提升,出入境旅遊持續回暖。一句“city不city”火遍網絡。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信息中心產(chan) 業(ye) 經濟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魏琪嘉:消費發展中的一些亮點與(yu) 產(chan) 業(ye) 結構轉型、消費需求升級是密不可分的。從(cong) 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角度看,很多新技術出現之後帶動了一些新模式產(chan) 生,反過來會(hui) 催生一批新的消費。此外服務消費也是消費領域的一個(ge) 重要亮點,包括衣食住行、假日旅遊經濟等等相關(guan) 服務消費,保持了較為(wei) 旺盛的增長態勢。
說到消費,有件大事不能不提,那就是以舊換新政策。
從(cong) 國際經驗看,當人均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邁過1萬(wan) 美元大關(guan) 時,消費升級的進程會(hui) 顯著加快。我國有14億(yi) 多人口,人均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超過1.2萬(wan) 美元,孕育著大量消費升級需求,汽車、家電等大件消費品更新換代的需求和潛力很大。今年3月,我國推出《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此後,各部門各地區又陸續出台了補貼政策和細化舉(ju) 措。
在上海,家電“以舊換新”夜市開到了社區裏,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了解補貼政策,選購商品。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 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 劉愛華:今年上半年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出台,對促進相應消費品行業(ye) 的生產(chan) 和銷售都產(chan) 生了一定積極作用。從(cong) 消費環節來看,限額以上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的零售額同比增長3.1%,比上年同期加快2.1個(ge) 百分點。根據相關(guan) 部門數據,今年上半年狹義(yi) 乘用車零售量同比增長3.3%,其中新能源汽車的零售量同比增長30%以上。
從(cong) 需求端看,消費依然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而從(cong) 生產(chan) 端看,我國在繼續保持製造業(ye) 大國地位的同時,各類服務業(ye) 快速發展,在國民經濟中的分量更加突出。今年上半年,服務業(ye) 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wei) 52.6%,拉動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長2.6個(ge) 百分點。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 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吳薩:服務業(ye) 也是一個(ge) 國家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的體(ti) 現。當一個(ge) 國家經濟往前發展的時候,服務業(ye) 比重也會(hui) 相應上升,特別是現在服務業(ye) 的結構,一些高科技服務業(ye) ,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還有一些跟老百姓相關(guan) 的服務業(ye) 增長比較迅速,對經濟增長有長期的拉動作用。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 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 劉愛華:今年上半年,信息傳(chuan) 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11.9%,租賃和商務服務業(ye) 增加值增長9.8%,現代服務業(ye) 的加快增長為(wei) 推動整體(ti) 產(chan) 業(ye) 鏈向高端延伸提供了重要支撐。
穩住經濟基本盤的同時,中國經濟發展的質量也在穩步提升。
國產(chan) 首艘大型郵輪投入商業(ye) 運營,嫦娥六號實現月背采樣返回,深中通道正式通車試運營……今年以來,重大科技成果不斷湧現,為(wei) 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鮮活動力。
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8.7%,增速高於(yu) 全部規模以上工業(ye) 2.7個(ge) 百分點。高技術產(chan) 業(ye) 投資同比增長10.6%,快於(yu) 全部投資6.7個(ge) 百分點,產(chan) 業(ye) 向“新”、向“綠”轉型的態勢更加明顯。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信息中心產(chan) 業(ye) 經濟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魏琪嘉:很多亮點,一些結構調整,特別是新動能的加快培育,在穩的同時已經逐漸體(ti) 現出來,比如產(chan) 業(ye) 層麵,代表高技術、技術密集型的產(chan) 業(ye) ,無論是從(cong) 產(chan) 品需求,還是生產(chan) 供給,以及行業(ye) 投資都保持了旺盛的狀態,這些新動能對經濟的支撐和托舉(ju) 作用也越來越強。
當前,我國正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今年以來,低空經濟作為(wei)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代表,已經步入快速成長的新階段。
無人機送快遞,您體(ti) 驗過嗎?打個(ge) “飛的”去上班,您想象過嗎?隨著科技進步,這一切不再是遙不可及。
據測算,2023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已經超過5000億(yi) 元,而包括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生物製造等產(chan) 業(ye) 在內(nei) ,我國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比重約13%,成長空間和潛力巨大,已經成為(wei) 各地推進新質生產(chan) 力的重要抓手。
今年,我國聚焦未來製造、未來信息等六大方向,對未來產(chan) 業(ye) 作出前瞻性部署。人形機器人作為(wei) 未來產(chan) 業(ye) 的代表,今年以來也不斷有新進展。7月4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hui) 上,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首款全尺寸通用人形機器人“青龍”正式發布。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信息中心產(chan) 業(ye) 經濟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魏琪嘉:總的來看,這些行業(ye) 都代表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發展方向,也是未來催生新質生產(chan) 力的一個(ge) 重要戰場。發展這些行業(ye) 有堅實的基礎作為(wei) 保障,中國的製造業(ye) 有著總量優(you) 勢,超大規模市場需求的優(you) 勢,同時還有較為(wei) 完善配套的優(you) 勢。三方麵的優(you) 勢疊加,也對高技術行業(ye) 穩健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未來產(chan) 業(ye) 加快培育的同時,隨著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落地見效,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也在不斷煥發新的生機。
前段時間,山東(dong) 的這家陶瓷製品企業(ye) 完成了智能數字化設備升級改造。現在,生產(chan) 線一次能夠生產(chan) 多個(ge) 規格的產(chan) 品,時間也比原來縮短了80%以上。
在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帶動下,今年上半年,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7.3%,拉動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長2.1個(ge) 百分點,製造業(ye) 技術改造投資增長10.0%。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 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 劉愛華:大規模的設備更新同時帶動了相關(guan) 行業(ye) 的產(chan) 品產(chan) 量增長。今年上半年,農(nong) 產(chan) 品專(zhuan) 用設備產(chan) 量同比增長接近50%,機床數控裝置同比增長接近20%,以設備更新為(wei) 抓手,推動製造業(ye) 技術改造升級,推動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有利於(yu) 提高先進產(chan) 能比重,提高整體(ti) 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
在世界經濟增長動能偏弱、外部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21.17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6.1%,曆史同期首次超過21萬(wan) 億(yi) 元,貿易結構也持續優(you) 化,機電產(chan) 品出口同比增長8.2%。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 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吳薩:今年外貿給我們(men) 很大驚喜,前三大外貿夥(huo) 伴,進出口都是增長的。民營企業(ye) 在進出口中越來越發揮重要作用,在進出口中的比重超過60%,而且越來越向裝備製造業(ye) “微笑曲線”的上沿移動,體(ti) 現了非常強勁的生命力。不僅(jin) 僅(jin) 能夠說明當期進出口的增長,也預示著在未來更長時期,能迸發出越來越強的競爭(zheng) 力。
上半年,我國經濟運行總體(ti) 平穩,既有量的增長,更有質的提升。展望下半年,困難挑戰依然不少,但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積極因素也在不斷累積增多,像是夏收糧油再獲豐(feng) 收,製造業(ye) 規模持續擴大、結構優(you) 化,新動能加快形成,世界經濟溫和複蘇,部分主要經濟體(ti) 進入補庫存周期等等。下一步,按照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作出的新部署,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我們(men) 更有信心和底氣實現全年的經濟發展預期目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