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ong) 穩天下安。《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jue) 定》對於(yu) 促進城鄉(xiang) 共同繁榮發展提出明確要求。當前我國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情況如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進展怎樣?如何推進高水平農(nong) 業(ye) 科技自立自強,奮力譜寫(xie) “三農(nong) ”新篇章?在24日國新辦舉(ju) 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上,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有關(guan) 負責人回應了公眾(zhong) 關(guan) 注的話題。
多措並舉(ju) 保障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定供給
入夏以來,多地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洪澇幹旱災害,秋糧生產(chan) 情況如何?
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黨(dang) 組書(shu) 記韓俊介紹,今年夏糧獲得了豐(feng) 收,增產(chan) 72.5億(yi) 斤。秋糧占我國糧食總產(chan) 量的四分之三,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情調度,秋糧麵積比上年穩中有增,作物長勢總體(ti) 正常。目前全國農(nong) 作物受災麵積是高於(yu) 去年的,但成災麵積同比減少600多萬(wan) 畝(mu) 。
現在是防汛抗旱的關(guan) 鍵期,也是秋糧作物產(chan) 量形成的關(guan) 鍵期。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將立足於(yu) 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災,尤其是要盯緊主產(chan) 區和重災區,對積水農(nong) 田加快排澇降漬;對受旱地塊要想盡辦法、廣辟水源及時澆灌;對絕收地塊因地製宜改種補種。
韓俊表示,要加快災後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恢複,組織農(nong) 業(ye) 科技人員下沉一線,各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的同誌下沉一線,進村入戶蹲點包片,要精準精細指導服務,奮力奪取秋糧和全年糧食豐(feng) 收。
米麵油、肉蛋奶,關(guan) 係民生。今年以來,肉蛋奶全麵增產(chan) ,畜產(chan) 品市場供應充足,但價(jia) 格整體(ti) 低位運行。下一步如何穩定畜牧業(ye) 發展?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總畜牧師王樂(le) 君表示,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將抓好產(chan) 能調控,加強預警引導,抓好紓困解難,防範重大疫病,提升產(chan) 業(ye) 水平。
其中,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將指導各主產(chan) 省份落實好生鮮乳增量收購補貼和噴粉補貼等紓困措施,推廣節本增效飼養(yang) 模式;引導地方加大對養(yang) 殖場戶的信貸、保險方麵支持力度。同時,大力推進畜牧業(ye) 設施化、組織化、產(chan) 業(ye) 化,延伸產(chan) 業(ye) 鏈,提高產(chan) 品附加值。
持續用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今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後過渡期的第四年,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得怎麽(me) 樣?下一步有何舉(ju) 措?
韓俊表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基礎和前提,也是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底線任務,這項工作會(hui) 貫穿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全過程。
“三年多來,我們(men) 保持幫扶責任、政策投入、區域協作、工作體(ti) 係總體(ti) 穩定,各方麵協同發力,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韓俊說,今年上半年,脫貧人口務工就業(ye) 達到了3274萬(wan) 人,脫貧縣農(nong)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五年過渡期到期以後怎麽(me) 辦?
“對欠發達地區和低收入人口的兜底式幫扶、開發式幫扶要長期堅持下去,不能有絲(si) 毫削弱,還要進一步加強。”韓俊說,要做到早發現、早幹預,消除返貧致貧風險。
他介紹,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累計已有60.4%的監測對象穩定消除了返貧風險,其餘(yu) 的也都落實了幫扶措施。下一步,要抓緊研究覆蓋農(nong) 村人口的常態化防止返貧致貧機製,建立農(nong) 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分層分類幫扶製度,持續發力強化產(chan) 業(ye) 幫扶和就業(ye) 幫扶,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
全力推進高水平農(nong) 業(ye) 科技自立自強
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利器在科技。如何加快推進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
韓俊介紹,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全力改善農(nong) 業(ye) 科技裝備設施條件,農(nong) 業(ye) 現代化水平持續提升。農(nong) 業(ye) 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3%,三大主糧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
“新時代新征程,我們(men) 要辦好14億(yi) 多人口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定安全供給這件頭等大事,耕地就那麽(me) 多,穩產(chan) 增產(chan) 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副部長張興(xing) 旺說,從(cong) 全球範圍看,以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為(wei) 特征的新一輪農(nong) 業(ye) 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的突破,各國都在搶占製高點,我們(men) 要按照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全力推進高水平農(nong) 業(ye) 科技自立自強。
張興(xing) 旺表示,下一步要突出整體(ti) 效能抓體(ti) 係,突出產(chan) 業(ye) 應用導向抓創新,突出“最後一公裏”抓轉化,突出激發動力活力抓人才。其中,在突出整體(ti) 效能抓體(ti) 係方麵,現在我國農(nong) 業(ye) 科研機構還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各自為(wei) 戰、低水平重複、同質化競爭(zheng) 的情況。
“我們(men) 正通過政策引導、機製創新和考核評價(jia) ,來撬動推動各級各類創新主體(ti) 各就各位、優(you) 勢互補、同向發力,要發揮新型舉(ju) 國體(ti) 製的優(you) 勢,著力提升整體(ti) 效能,破解製約農(nong) 業(ye) 發展的重大科技問題。”張興(xing) 旺說,在突出產(chan) 業(ye) 應用導向抓創新方麵,要破解科技經濟“兩(liang) 張皮”現象,進一步提升科研的精準度和實效性,尤其是要聚焦高油高產(chan) 大豆品種、智能高端農(nong) 機等產(chan) 業(ye) 急需的短板弱項,集中各方麵的力量攻關(guan)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