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論壇】
中心城區複現古城肌理,傳(chuan) 統街區商圈充滿活力,大大小小的遺址公園、文化長廊等文化空間在城市隨處可見……通過城市更新行動,城市裏的曆史文化街區、曆史建築保護工作也取得明顯成效。傳(chuan) 承文化根脈,助推城市更新,各地的探索實踐讓人欣喜。據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部消息,截至目前,全國已實施城市更新項目超6.6萬(wan) 個(ge) ,全國共活化利用300多片曆史文化街區、1800多個(ge) 曆史建築,使曆史文化和現代生活融為(wei) 一體(ti) 、相得益彰。
城市的文化根脈蘊藏著曆史、展示著現在、預示著未來,傳(chuan) 承文化根脈是城市更新的底線要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城市曆史文化遺存是前人智慧的積澱,是城市內(nei) 涵、品質、特色的重要標誌。要妥善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guan) 係,注重延續城市曆史文脈。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和關(guan) 心曆史文化保護傳(chuan) 承,推動修訂完善文物保護法、城鄉(xiang) 規劃法和《曆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並相繼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去年7月,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部發布《關(guan) 於(yu) 紮實有序推進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城市更新的底線要求,堅持“留改拆”並舉(ju) 、以保留利用提升為(wei) 主,加強曆史文化保護傳(chuan) 承。如今,全國已有20多個(ge) 省(區、市)製定頒布了曆史文化名城相關(guan) 的地方性保護法規及規章,極大完善了曆史文化保護法規製度,強化了曆史文化保護意識和責任。
城市的文化根脈流淌著基因、記錄著變遷、承載著鄉(xiang) 愁,傳(chuan) 承文化根脈是城市更新的重要追求。部分城市通過設計城市標誌標識煥新文化形象、打造曆史地標擦亮文化名片、創建城市會(hui) 客廳營造文化氛圍、創作城市主題曲傳(chuan) 遞文化魅力、拍攝城市宣傳(chuan) 片構建文化場景等,將抽象的文化通過具象的物質載體(ti) 融入城市景觀打造、功能優(you) 化和品質提升等城市更新行動,提升城市人文氣質、激活城市要素活力,充分彰顯城市更新理念。
比如,湖北黃石重新規劃工礦舊城,以近代工業(ye) 建築風格為(wei) 基調,結合各產(chan) 業(ye) 遺址的建築形態,對周邊建築進行改造,在保留片區曆史記憶的基礎上,賦予片區新的活力,推動實現“工業(ye) 鏽帶”到“生活秀帶”的蝶變。陝西西安在城市更新中堅持“原址保護、原貌修繕、活化利用”原則,采用片區更新和微更新等多種方式,讓工業(ye) 遺產(chan) 煥發新活力,“老麵孔”變身“新地標”。再比如,山東(dong) 濟南堅持“守得住曆史經典、顯得出個(ge) 性特色、領得了時代新潮”,實現傳(chuan) 統建築“新”氣象與(yu) 現代商貿“新”業(ye) 態的有機融合;江西南昌則嚐試在中心商圈複蘇曆史文化景觀,以文化遺產(chan) 活力帶動全城發展,讓豐(feng) 富的文化資源賦能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充分反映城市更新的文化濃度和價(jia) 值深度。
城市的文化根脈在城市發展中得以積澱和完善,也可能會(hui) 在時空變換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與(yu) 損壞。比如,有的地方在城市更新中舉(ju) 措簡單粗放或過度追求商業(ye) 化,破壞了城市肌理與(yu) 文化底蘊。這時刻提醒我們(men) ,城市的文化根脈是城市獨特的價(jia) 值體(ti) 係,傳(chuan) 承城市文化根脈,切不可進行膚淺粗糙的開發、簡單保守的重複,而應當在堅守中涵養(yang) 、在賡續中創新,以切實有效舉(ju) 措推動城市有機更新。
文化根脈是城市的發展內(nei) 核,理應將其全麵納入城市更新的整體(ti) 規劃,堅持保護與(yu) 發展、共性與(yu) 個(ge) 性、共建與(yu) 共享相統一。堅持保護與(yu) 發展,精心守護傳(chuan) 統文化、深入挖掘文化價(jia) 值、探尋傳(chuan) 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連接點,既要保護城市文化根脈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又要推動城市文化與(yu) 現代需求的轉化與(yu) 融合,形成具有發展性和時代性的城市文化內(nei) 核。堅持共性與(yu) 個(ge) 性,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發展規律和城市更新行動的全局要求,同時立足地方自然地理及人文曆史等資源稟賦,把握地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建設的契機,讓文化資源在發掘中盤活、在運用中轉化,使城市的文化根脈更鮮明、更厚重、更獨特。堅持共建與(yu) 共享,加快形成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合作共識,拓展並暢通人民群眾(zhong) 參與(yu) 城市文脈傳(chuan) 承和發展建設的渠道,引導人民群眾(zhong) 在價(jia) 值理念上實現由“要我保”向“我要保”的轉變。
城市更新的目的,不是簡單的建築拆與(yu) 建、空間調與(yu) 換,而是在於(yu) 持續激發城市生命力和創新力,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高品質生活和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提供良好的城市空間載體(ti) 。城市更新,既要精雕物質“麵子”,也要夯實生活“裏子”,更要厚植文化“底子”,傳(chuan) 承好文化根脈,讓文化遺存綻放時代新韻,讓城市容貌煥發時代光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