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傍晚,暑熱未散。家住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長堎街道龍珠社區的胡美鋒,晚飯後與(yu) 家人們(men) 又來到了烏(wu) 沙河畔。
夕陽下,隻見烏(wu) 沙河似一條玉帶蜿蜒流淌,岸邊的馬蘭(lan) 圩濕地公園裏,向日葵、波斯菊等鮮花迎風綻放。這片200餘(yu) 畝(mu) 的濕地種植了10多個(ge) 品種的鮮花,一年四季花開不斷。
圖為(wei) 改造後的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馬蘭(lan) 圩濕地公園。(南昌市新建區融媒體(ti) 中心供圖)
眼前的美景讓人難以想象,曾經的烏(wu) 沙河,河如其名。“河裏滿是汙水,天一熱臭味飄散,走近都得捂住口鼻。”說起以前的烏(wu) 沙河,64歲的胡美鋒直搖頭。
發源於(yu) 梅嶺山脈的烏(wu) 沙河,是贛江中下遊北岸的一條支流,全長40多公裏的河流流經南昌市多個(ge) 區域,其中在新建區境內(nei) 河長14.5公裏,是當地人的母親(qin) 河。
2015年以前,烏(wu) 沙河沿河兩(liang) 岸不僅(jin) 居住環境差,河道也垃圾成堆,局部河床僅(jin) 七八米寬,行洪標準低。城中村生活汙水直排造成水汙染嚴(yan) 重。人河爭(zheng) 地,岸邊亂(luan) 搭亂(luan) 建亂(luan) 填的現象也屢禁難絕。
城鄉(xiang) 環境關(guan) 係民生福祉,新建區痛定思痛,從(cong) 百姓關(guan) 切的身邊事入手開展河湖係統整治,對烏(wu) 沙河進行徹底“去汙”。“開展整治才意識到,過去的欠賬太多。”南昌市新建區水利局河湖管理中心主任夏小強說。
近年來,新建區陸續投入資金30多億(yi) 元,對河道沿線城中村實施房屋征遷,累計拆除老舊房屋2萬(wan) 多棟,實施雨汙分流管網改造2萬(wan) 多米,完成清淤50萬(wan) 立方米,種植3萬(wan) 平方米的水生植物。去年,又啟動了總投資6687萬(wan) 元的幸福河湖建設,進一步暢通了沿河步道、提升了河湖功能。
生活汙水直排是過去烏(wu) 沙河的“病根”。曾經,沿線居民區的生活汙水先匯入禮步湖,再進入烏(wu) 沙河。2018年,為(wei) 解決(jue) 水體(ti) 黑臭問題,禮步湖畔建起了占地麵積4000平方米、日處理汙水量2萬(wan) 噸的汙水處理站。
“這座汙水處理站運用新型汙水處理工藝,出水可達地表水準Ⅳ類標準,周邊居民區的生活汙水經處理後,再排入烏(wu) 沙河。”負責建設汙水處理站的江西金達萊環保股份有限公司體(ti) 係總監李昆說。
圖為(wei) 經過整治改造後的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禮步湖公園。(南昌市新建區融媒體(ti) 中心供圖)
如今,禮步湖汙水處理站如一座“口袋公園”,不僅(jin) 發揮著淨化水質的功能,也成為(wei) 附近居民鍛煉的好去處。
“烏(wu) 沙河真的回來了!”在河邊生活了幾十年的新建區長堎村居民丁後為(wei) 說,從(cong) 過去繞著走,到現在沿湖走,每天鍛煉身體(ti) 要走上萬(wan) 步。
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決(jue) 定提出,“加快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ti) 係”。
一泓碧水、兩(liang) 岸景秀的生態美景,也拉動了沿河經濟繁榮發展。眼下,一個(ge) 投資3億(yi) 元、占地7萬(wan) 多平方米的文旅綜合體(ti) 在長堎村投入建設。目前,主體(ti) 工程已完工,正在配套裝修,預計今年10月啟動試營業(ye) 。
屆時,烏(wu) 沙河之畔,燈火映輕煙,美食美景應接不暇。“我們(men) 還將依托烏(wu) 沙河打造景觀橋和燈光秀。”南昌市新建區水悅城項目負責人熊雯說。
從(cong) 過去群眾(zhong) 口中的“臭水河”到如今的“幸福河”,改造後的烏(wu) 沙河沿岸麵積從(cong) 24平方公裏拓展到42.9平方公裏,沿岸建起欣悅湖、馬蘭(lan) 圩、龍庭等多處生態公園,串起了城市沿線的景觀,扮靚了群眾(zhong) 的生活環境。
“烏(wu) 沙河水環境的治理和保護,對於(yu) 優(you) 化發展空間布局、造福群眾(zhong) 有著重大的意義(yi) 。我們(men) 將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精神,繼續堅定不移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南昌市新建區委書(shu) 記陳奕蒙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