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jue) 定》,對新時代新征程深化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作出重大部署。
如何看待新時代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成效?下一步,怎樣推動落實生態文明領域的一係列改革任務?新華社記者采訪了生態環境部黨(dang) 組書(shu) 記孫金龍。
新時代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取得顯著成效
問:如何看待新時代以來我國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的成果?
答: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wei) 關(guan) 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統籌加強生態文明頂層設計和製度體(ti) 係建設,開展了一係列開創性工作、推進了一係列變革性實踐、取得了一係列突破性進展、形成了一係列標誌性成果,推動生態環境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
生態文明製度體(ti) 係實現係統性重塑,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得到全麵壓緊壓實,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管理體(ti) 製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生態環境治理體(ti) 係改革持續深化。
這一係列改革舉(ju) 措的實施,有力推動汙染防治攻堅向縱深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邁出堅實步伐,生態文明建設取得舉(ju) 世矚目的巨大成就,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人民群眾(zhong) 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成為(wei) 新時代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全會(hui) 為(wei) 全麵推進美麗(li) 中國建設指明前進方向
問: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對深化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作出的重大部署,具有怎樣的重要意義(yi) ?
答:《決(jue) 定》明確將聚焦建設美麗(li) 中國、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作為(wei)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總目標的重要方麵,對深化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充分體(ti) 現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和戰略謀劃,為(wei) 新時代新征程深化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全麵推進美麗(li) 中國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yi) 。
深化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是推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根本動力。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同時麵臨(lin) 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和碳達峰碳中和兩(liang) 大戰略任務,全麵推進美麗(li) 中國建設任務十分艱巨。深化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著力破解生態文明領域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有利於(yu) 推動構建與(yu) 美麗(li) 中國建設相適應的體(ti) 製機製,加快形成以實現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為(wei) 導向的美麗(li) 中國建設新格局。
深化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是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任重道遠。深化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堅決(jue) 破除影響高水平保護、製約高質量發展的體(ti) 製機製障礙,有利於(yu) 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以高水平保護培育綠色生產(chan) 力、支撐高質量發展。
深化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是不斷增進人民群眾(zhong) 生態環境福祉的重要保障。隨著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發生變化,必須更加重視回應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優(you) 美生態環境需要。深化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強化生態文明製度建設和執行力,有利於(yu) 持續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推動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全麵改善和根本好轉,讓美麗(li) 中國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
深化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是參與(yu) 引領全球環境與(yu) 氣候治理的迫切需要。麵對世界性環境挑戰,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ti) 。深化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有利於(yu) 增強我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生態環境戰略、國際和外交戰略協同性,堅決(jue) 維護我國發展利益,持續提升我國在全球環境與(yu) 氣候治理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共建清潔美麗(li) 世界。
重點從(cong) 4方麵推進實施改革任務
問:落實深化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的目標任務,生態環境部將重點從(cong) 哪些方麵推進?
答:《決(jue) 定》從(cong) 完善生態文明基礎體(ti) 製、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ti) 係、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製3個(ge) 方麵提出係列改革舉(ju) 措。我們(men) 將堅決(jue) 推動生態環境領域改革任務舉(ju) 措落實落地,重點從(cong) 4個(ge) 方麵推進實施。
一是健全美麗(li) 中國建設責任體(ti) 係。建設美麗(li) 中國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必須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深入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健全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常態長效機製。推動建立地方黨(dang) 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製。健全美麗(li) 中國建設實施體(ti) 係和推進落實機製,開展美麗(li) 中國建設成效考核。推進美麗(li) 中國先行區建設。推進生態環境法典編纂,強化美麗(li) 中國建設法治保障。
二是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ti) 係。我們(men) 將實施分區域、差異化、精準管控的生態環境管理製度,全麵實行排汙許可製。建立新汙染物協同治理和環境風險管控體(ti) 係,推進多汙染物協同減排。構建環境信用監管體(ti) 係,激發企業(ye) 內(nei) 生動力。
三是健全生態保護修複監管製度。我們(men) 將切實加強對自然資源資產(chan) 所有者、開發者乃至監管者的外部統一監管。持續推進“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建立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破壞問題監督機製。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健全生態保護補償(chang) 和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提升國家生態安全風險研判評估、監測預警、應急應對和處置能力。
四是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製。我們(men) 將著力構建生態環境領域促進新質生產(chan) 力“1+N”政策體(ti) 係,全麵開展多領域多層次減汙降碳協同創新,大力發展綠色環保產(chan) 業(ye) 。深入推進排汙權有償(chang) 使用和交易製度建設。進一步發展全國碳市場,完善全國溫室氣體(ti) 自願減排交易市場。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ti) 係,推動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
更好落實精準、科學、依法治汙要求
問:《決(jue) 定》要求完善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製度機製。下一步,如何更好地落實精準、科學、依法治汙要求?
答:精準、科學、依法治汙,不僅(jin) 是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方法論和根本方針,也是生態環境部門立足職能職責、更好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行動指南。我們(men) 將全麵準確落實精準、科學、依法治汙要求,不斷提高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以更高標準謀劃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堅持精準治汙,要求我們(men) 強化精準思維,做到精準施策。要善於(yu) 把握影響生態環境質量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麵,明確主攻方向。根據環境質量改善目標任務和時序進度要求,結合氣象條件、人為(wei) 活動等因素,把握好平時治理和重點時段治理的關(guan) 係,更多地把功夫下在平時,為(wei) 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爭(zheng) 取主動、留有餘(yu) 地。同時,注重用數字說話和決(jue) 策,盡可能精細測算每項治汙措施的預期減排量和環境質量實際改善成效,把每項措施、每個(ge) 步驟、每個(ge) 環節搞紮實、搞精細,以求實現最佳治理效果。
堅持科學治汙,要求我們(men) 尊重自然規律,自覺按照規律辦事。要科學分析生態環境問題背後的深層次根源,有針對性地采取治標和治本相結合的措施。加強環境監測和溯源結果分析,結合地區環境汙染、產(chan) 業(ye) 結構、能源結構等因素對症施治,提升治汙成效。同時堅持因地製宜、分類施策,根據不同地區的自然資源稟賦、生態環境容量,合理設定治理評價(jia) 標準,采用不同治理方式,利用好“基於(yu) 自然的解決(jue) 方案”。
堅持依法治汙,要求我們(men) 必須依法行政,善於(yu) 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編纂生態環境法典,統籌推進生態環境、資源能源、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法律法規製定修訂,及時將改革成果上升為(wei) 法律製度,進一步強化美麗(li) 中國建設法治保障。深入落實深化行政執法體(ti) 製改革任務,加強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聯動,持續提升生態環境執法效能。加強生態環境領域司法保護,不斷完善公益訴訟,統籌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