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焦點訪談:沃土造良田 閑地“土生金”

發布時間: 2024-08-04 10:11:00 來源: 央視網

  耕地是糧食生產(chan) 的命根子,我國人多地少,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是關(guan) 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國之大計,黨(dang) 中央、國務院向來高度重視。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必須把關(guan) 係十幾億(yi) 人吃飯大事的耕地保護好,要實施全麵節約戰略,深入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怎麽(me) 才能最大程度保護利用好耕地?怎麽(me) 才能夠充分高效地利用好土地資源呢?

  在湖南瀏陽市豐(feng) 裕村,種田“老把式”伍慶良正忙著組織勞力除草疏浚,和土地打了半輩子交道的他對現在耕地土質是讚不絕口。

  肥沃的耕作層讓伍慶良對水稻豐(feng) 收充滿了信心,不過,很難想象,這片土地已經多年沒種過主糧了。上世紀90年代,村辦冶煉企業(ye) 由於(yu) 環保不達標汙染了村裏的灌溉水源,企業(ye) 被關(guan) 停,經有關(guan) 部門鑒定,村裏近1700畝(mu) 耕地被劃為(wei) 嚴(yan) 格管控類耕地,退出水稻生產(chan) 。

  這些多年以種水稻為(wei) 生的村民如果改種旱作物,一時間也沒有資金和技術,不少人選擇將自家的耕地流轉,外出打工,不少耕地也因此而荒廢。

  這樣的耕地是不是就隻能一直閑置荒廢呢?實際上,如果土質能得以大幅度改良,還可以被重新盤活利用。2020年,這樣的機會(hui) 來了。這一年,長沙黃花機場改擴建工程啟動,作為(wei) 國家民用運輸機場建設的重點工程,經國家審批,項目共計需要占用機場周邊耕地2000多畝(mu) 。

  重點工程要建設,耕地也要保護。這千畝(mu) 表土優(you) 良的耕地如果就這樣直接被建設占用,將是巨大的損失和浪費,怎麽(me) 辦呢?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加強耕地保護和改進占補平衡的意見》就已經明確提出,全麵推進建設占用耕地耕作層剝離再利用。

  耕地一般分為(wei) 耕作層、犁底層、心土層和底土層,其中耕作層由於(yu) 土壤物質轉化快,通透性好,養(yang) 分含量高,被譽為(wei) 耕地的“靈魂”。經過專(zhuan) 業(ye) 機構檢測,長沙機場改擴建工程所占耕地耕作層肥力高,適宜農(nong) 作物生長,是不可多得的優(you) 質土壤資源。於(yu) 是,湖南自然資源部門要求機場的工程方不僅(jin) 要按照“占一補一”的要求保證補充耕地數量,還要求對耕作層實施剝離再利用。

  工程涉及的耕作層土方總量40多萬(wan) 立方米。怎麽(me) 給這些耕作層“找新家”成了首要任務。經過論證,距離機場20多公裏且耕地集中連片的瀏陽豐(feng) 裕村符合要求,當年被荒廢的1700畝(mu) 耕地正好可以用這些厚度約30厘米的耕作層來覆蓋改善土質。一邊是農(nong) 田耕作層“虛位以待”,一邊是重點項目涉及的優(you) 質耕作層要“落地”。一場沃土的“搬家”,就此展開。

  2022年2月,這場耕作層“搬家”工程正式開啟,與(yu) 此同時,豐(feng) 裕村也緊鑼密鼓開工,為(wei) 了讓新運來的優(you) 質土壤“住”得舒服,當地對村裏原有的土地撒生石灰、深翻耕,壓實犁底層。

  土地的變化牽動著水係和路網,為(wei) 了改善耕作條件,村裏一方麵挖高填低,同時修建田間水渠28000多米。

  改造後的耕地平展寬闊,更適合機械化作業(ye) ,吸引了不少村裏種糧大戶的目光,伍健平就是其中之一,從(cong) 改造工程開始,他就時刻關(guan) 注著工程進展,不過,對這樣新改造的耕地他還是有些擔憂。

  湖南瀏陽市永安鎮豐(feng) 裕村村民伍建平:“像這種大規模的剝離再利用不但是我們(men) 周邊,我相信湖南省之內(nei) 都沒有這種做法,所以大家還是抱著比較遲疑的態度,這個(ge) 土能不能種下去,能不能種好。”

  為(wei) 了消除這樣的擔憂,當地政府邀請第三方檢測機構兩(liang) 次對耕地的土質進行檢測。

  湖南瀏陽市永安鎮黨(dang) 委委員、副鎮長曹廣:“檢測結果顯示,農(nong) 藥殘留、重金屬、酸堿度、無機鹽的含量都在國家標準範圍之內(nei) ,以後還會(hui) 每年檢測一次。”

  為(wei) 了進一步打消種植戶的顧慮,村裏決(jue) 定先試種400畝(mu) 油菜,幾個(ge) 月以後,油菜花開,遍地金黃。

  試種的油菜獲得豐(feng) 收讓種糧大戶伍健平吃下定心丸,2023年3月,他與(yu) 村裏簽訂了10年的種糧協議。

  種糧“老把式”伍慶良從(cong) 外地回鄉(xiang) ,加入了種糧隊伍。

  如今,豐(feng) 裕村沉寂已久的農(nong) 田又熱鬧了起來。

  除了對表土剝離再利用來保護耕地,為(wei) 了牢牢守住18億(yi) 畝(mu) 耕地保護紅線,近年來,各地也在積極推進田長製、耕地複合利用、經濟激勵機製、占補平衡改革等做法。而且,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一直在堅持最嚴(yan) 格的耕地保護製度,優(you) 化耕地南北空間格局、山上山下布局,全麵落實耕地保護黨(dang) 政同責。

  自然資源部耕地保護監督司副司長蘇強:“聚焦耕地保護中的底線要求,對耕地和永久基本農(nong) 田保護任務,違法占用耕地等情況進行考核,聚焦突破耕地保護紅線等重大問題,嚴(yan) 格實行一票否決(jue) ,通過嚴(yan) 格考核切實壓實地方黨(dang) 委政府耕地保護主體(ti) 責任。”

  除了保護好耕地,如何充分節約集約利用好我國城鎮中布局散亂(luan) 、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的存量建設用地,也是土地保護的一個(ge) 重要課題。

  在合肥市包河區的合柴1972文創園,一幢幢年代感十足的紅磚廠房吸引了不少年輕人來這裏拍照、打卡。

  這些建築都是原合肥柴油機廠的老廠房,極具年代感,還有家電故事館、當代美術館等城市新地標。不過,就在10年前,這個(ge) 區域還是一個(ge) 布局散亂(luan) 、功能不合理、用地粗放問題非常突出的低效用地。九十年代,因為(wei) 各種原因,柴油機廠走向衰敗,直到2011年,廠子徹底停產(chan) ,大量土地荒廢閑置,周邊的道路環境也越來越差。

  合肥柴油機廠片區處於(yu) 城市核心區域,片區總規劃占地1500多畝(mu) ,有閑置廠房、城中村及部分零星閑置土地,形成了一個(ge) 發展相對滯後的“孤島”。2018年,當地政府決(jue) 心要盤活這塊閑置土地,不過卻發現一係列問題:拆遷拆不掉、收儲(chu) 談不攏、原使用權人退不出、新產(chan) 業(ye) 進不來,配套也跟不上。這個(ge) 區域的土地盤活利用成了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改造迫在眉睫,但是怎麽(me) 改,意見卻有些不統一。

  安徽合肥市包河區委常委、副區長韓光輝:“有的說就全部拆掉,重新規劃重新建設,按照大都市這種方式來搞,還有一種方式說合柴在合肥市承載了很多記憶,它的建築有很多價(jia) 值,能不能保留下來。”

  在改造過程中,當地實施老廠房活化利用,引入藝術展覽、數字媒體(ti) 、文化傳(chuan) 播、設計服務等新業(ye) 態企業(ye) 137家,實現了“騰籠換鳥”。

  為(wei) 了進一步形成合力,真正盤活這片土地,合肥統籌城市規劃建設治理各個(ge) 環節,聯合多部門共同發力,把老廠房、城中村和閑置土地等統一規劃、進行片區綜合開發。

  經過數年的改造利用,合柴1972文創園2023年營收達3.5億(yi) 元。通過規劃引領、機製創新,合肥市共盤活低效工業(ye) 用地1.04萬(wan) 畝(mu) ,把104個(ge) 城中村約3.4萬(wan) 畝(mu) 用地納入到改造單元推進實施。如今,全國範圍內(nei) 的更多城鎮低效建設用地正在不斷得以改造盤活、開發利用。

  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司副司長莫曉輝:“去年以來,開展了新一輪的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在北京等15個(ge) 省市的43個(ge) 城市進行改革探索,主要是從(cong) 規劃統籌、收儲(chu) 支撐、政策激勵和基礎保障等方麵提供政策支持,促進地方在盤活利用存量土地方麵提供更好的政策的路徑和措施。截至目前,已經累計認定了城鎮低效用地169.55萬(wan) 畝(mu) ,啟動實施再開發136.15萬(wan) 畝(mu) ,成效比較明顯。”

  土地資源是發展之基、民生之本。要保護好土地資源,就要繼續落實最嚴(yan) 格的耕地保護製度,用“長牙齒”的硬措施牢守耕地紅線;堅決(jue) 遏製耕地“非農(nong) 化”,防止永久基本農(nong) 田“非糧化”。同時,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提出,要深化土地製度改革,優(you) 化土地管理,推動土地混合開發利用、用途合理轉換,盤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保耕地、守紅線、促集約應該是全社會(hui) 的共同理念,在這個(ge) 問題上,我們(men) 必須堅定不移。

(責編: 陳濛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