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八號乘組在軌時間已經過半,三名航天員迎來了“太空出差”的下半程;我國油氣管網基礎設施加速建設……透過數據看中國經濟多領域佳音頻傳(chuan) 。
上周,航天員對空間站內(nei) 設備進行了維護檢測,並開展了多項空間科學實(試)驗。
太空“消防演練”測試煙火檢測傳(chuan) 感器在軌功能
上周,神十八乘組對空間站三艙艙內(nei) 的煙火檢測傳(chuan) 感器進行了在軌功能測試。3名航天員利用專(zhuan) 業(ye) 工具觸發艙內(nei) 不同位置的差定溫探測器和感煙探測器,進而觸發艙內(nei) 語音、燈光和儀(yi) 表的火災報警。
采集血液樣本 供開展航天醫學研究
三名航天員在軌完成了血液樣本采集工作,這些血液樣本將獲得充分利用。除用於(yu) 在軌進行血常規、血生化檢測外,部分血液樣本在完成相關(guan) 處理後,直接冷凍保存,後續將下行至地麵,供科研人員開展航天醫學實驗領域的多項研究。意圖通過綜合分析相關(guan) 指標數據開發空間環境健康風險預警的預測模型,研究長期航天飛行中骨骼相關(guan) 生理係統變化特征,以及失重環境下骨骼糖代謝和機體(ti) 糖脂代謝變化規律等。
航天員生理指標在軌監控評估技術研究
此外,航天員利用血液樣本在軌開展了生理指標監控評估技術研究。在對血液樣本進行離心處理後,航天員使用分子探針光譜儀(yi) 對血漿進行檢測。這項研究主要用於(yu) 驗證基於(yu) 分子探針和增強拉曼光譜技術對蛋白質等有機化合物進行在軌檢測技術的可行性,驗證分子探針光譜儀(yi) 在軌檢測試驗流程與(yu) 操作的科學性和可行性,並獲得在軌條件下骨代謝生理效應標誌物的指標參數。除在軌開展科學實(試)驗,進行站內(nei) 設備維護檢測外,航天員還完成了動態心電血壓測量、運動肺功能檢查等多項醫學檢查,以及其他工作任務。
西氣東(dong) 輸三線中段 中衛至棗陽段工程隧道全部貫通
記者8月4日從(cong) 國家管網集團獲悉,隨著穿越秦嶺的最後一條天然氣長輸管道專(zhuan) 用隧道——商山隧道貫通,西氣東(dong) 輸三線中段中衛至棗陽段工程全線所有隧道全部貫通。
這次貫通的商山隧道地處秦嶺自然保護區,全長達6.03公裏,是西氣東(dong) 輸三線中段工程中距離最長的隧道,也是西氣東(dong) 輸三線中段管道穿越秦嶺的“咽喉”工程。商山隧道地穿越陝西省商山森林公園,出口臨(lin) 近崖墓古跡及丹鳳丹江國家濕地公園,給工程建設周期和質量安全環保管控帶來極大挑戰。
西氣東(dong) 輸三線中段中衛至棗陽工程起自寧夏中衛聯絡壓氣站,全長1264.1km,其中311公裏管道線路經過素有中國“國家中央公園”之稱的秦嶺腹地,技術人員采用隧道穿越的施工方式,最大限度避免破壞地表土質,減少工程建設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國家管網集團建設項目管理公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 李峰:隧道穿越曆時24個(ge) 月,掘進總長度達113公裏,是國內(nei) 長輸油氣管道建設隧道穿越數量最多的工程。
商山隧道的貫通,標誌著西氣東(dong) 輸三線中段中衛至棗陽段工程全線105條隧道全部貫通。至此,工程整體(ti) 進度已完成80%。
今年我國將新增主幹管道裏程超4000公裏
近年來,我國油氣管網基礎設施加速建設,2023年,全國長輸天然氣管道總裏程12.4萬(wan) 公裏,較上年增加超4000公裏,預計今年還將新增管道裏程超4000公裏。
在新疆,西氣東(dong) 輸四線已完成吐魯番至中衛段主體(ti) 管道工程建設,今年投產(chan) 後,西氣東(dong) 輸年輸氣能力將提升150億(yi) 立方米。與(yu) 此同時,川氣東(dong) 送二線、虎林到長春天然氣管道等管道工程也已在加速推進。
國家管網集團市場部副總經理 楊安:今年將新增管道裏程超4000公裏。“十四五”期間我們(men) 將新投運管道裏程近2萬(wan) 公裏,不斷擴大油氣能源的供給量和覆蓋麵,加快構建布局優(you) 化、覆蓋廣泛、功能完備、外通內(nei) 暢的“全國一張網”。
織網擴網步伐不斷加速,我國能源供應與(yu) 保障能力也進一步提升。我國裏程最長、覆蓋範圍最廣的天然氣管道——西氣東(dong) 輸管道係統,自投產(chan) 至今已累計向全國供氣超9600億(yi) 立方米。珠三角地區天然氣加快發展,近年來,年用氣量以近10%速度增長,日均用氣量近5000萬(wan) 立方米。目前,天然氣“全國一張網”日供氣能力超10億(yi) 立方米。
國家管網集團市場部副總經理 楊安:我國天然氣管網一次管輸能力從(cong) 2020年2230億(yi) 方立方米增至3290億(yi) 方立方米,增幅達48%。
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的《中國天然氣發展報告(2024)》顯示,我國天然氣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儲(chu) 氣能力進一步提升。隨著“全國一張網”互聯互通的逐步實現,我國天然氣供應體(ti) 係能夠更加靈活地響應市場和用戶需求。2023年新增儲(chu) 氣能力達到76億(yi) 立方米,全國液化天然氣總接收能力穩定在1.2億(yi) 噸/年左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