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焦點訪談: “文化千島”綻放時代之光

發布時間: 2024-08-05 09:49:00 來源: 央視網

  現在正好是暑期,位於(yu) 我國西南腹地的貴州成為(wei) 了很多遊客的旅遊目的地。貴州,不僅(jin) 有著秀美的自然風光,曆史和文化底蘊也很豐(feng) 富,被譽為(wei) “文化千島”。黔山貴水勾勒出了“山地公園省”的輪廓,也孕育出了“一山不同族,十裏不同風,百裏不同俗”的多元文化。那麽(me) ,去貴州能領略到哪些獨特的文化?貴州的文化活動為(wei) 什麽(me) 能夠頻頻出圈?“文化千島”能夠讓遊客收獲什麽(me) ?

  眼下,正是暑期旅遊旺季,位於(yu) 貴州省貴陽市的“紅飄帶”長征數字科技藝術館,成為(wei) 了很多遊客打卡的重要一站。

  “紅飄帶”數字化展示長征文化,其中,《紅飄帶·偉(wei) 大征程》演出給很多觀眾(zhong)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爬雪山、過草地,不畏艱險、浴血奮戰……一個(ge) 個(ge) 激動人心的畫麵、一幕幕催淚動人的場景,通過“行浸式”的空間體(ti) 驗,讓觀眾(zhong) 在行走間,對於(yu) 長征精神有了更為(wei) 深刻的理解。

  長征時,紅軍(jun) 在貴州活動時間最長、活動範圍最廣,紅色的足跡留給貴州人民難忘的紅色記憶,也給貴州留下了豐(feng) 富的紅色文化資源。除了通過展覽、旅遊參觀等傳(chuan) 統方式來傳(chuan) 揚紅色文化,當地還逐步把數字科技手段引入其中,打造了“紅飄帶”長征數字科技藝術館。《紅飄帶·偉(wei) 大征程》演出就是其中一個(ge) 重要內(nei) 容。相比傳(chuan) 統的演出方式,這裏的演出運用AI虛擬交互、全維度機械運動、虛擬現實技術以及三維聲場等前沿科技,數字化全景重現了壯麗(li) 的長征之路。

  先進的技術,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界限,讓觀眾(zhong) 身臨(lin) 其境地體(ti) 驗長征的艱辛,同時,也是為(wei) 了向一個(ge) 個(ge) 立下豐(feng) 功偉(wei) 績的英雄致敬。

  在無名英雄展廳,全息影像再現著紅軍(jun) 戰士的身影,那些年輕的、剛毅的麵孔令人動容,這是一次對長征精神的致敬與(yu) 紀念。

  豐(feng) 富而獨特的長征文化資源積澱,使得貴州成為(wei)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紅飄帶”數字化展示長征文化,用數字語言向世界講述長征故事,讓紅色文化在如今更加鮮活。

  除了紅色文化,豐(feng) 富的民族文化資源也是貴州的獨特之處。貴州是多民族聚居省份,在新時代,多彩多元的民族文化之美也在貴州呈現。

  7月20日,備受關(guan) 注的2024年貴州“村超”總決(jue) 賽在貴州省黔東(dong) 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進行,經過激烈的角逐,黨(dang) 相村足球隊奪得了總冠軍(jun) 。

  不僅(jin) 有榕江的“村超”,還有台江的“村BA”,這兩(liang) 大鄉(xiang) 村籃球、足球賽事可謂是火爆出圈。每到賽事間隙,當地苗族、侗族等民族的同胞就會(hui) 盛裝登場,展示著富有民族特色的節目,而同樣,全國各地前來交流比賽的球隊也紛紛登台表演,交織出一幅各民族文化和諧交融、各民族和睦共處的動人畫卷。

  將火爆的體(ti) 育賽事與(yu) 民族文化相結合,讓民族文化更好地傳(chuan) 揚,這也是貴州相關(guan) 部門的一個(ge) 探索。

  2021年春節前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貴州省畢節市苗族村寨化屋村考察。總書(shu) 記指出苗繡在傳(chuan) 承民族傳(chuan) 統文化和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勉勵大家把包括苗繡在內(nei) 的民族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好、發展好。

  如何讓蘊含民族文化、流傳(chuan) 千年的技藝繼續有活力、能傳(chuan) 承,還能發展好?

  石傳(chuan) 英是台江縣有名的繡娘,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苗繡的州級傳(chuan) 承人。她正帶領繡娘們(men) 為(wei) “村BA”賽事製作獎品和周邊產(chan) 品。

  借助賽事火爆出圈的發展機遇,一批民族技藝產(chan) 品在賽場上頻頻亮相。

  不僅(jin) 要傳(chuan) 承好,還要形成產(chan) 業(ye) ,才能更好發展。為(wei) 了讓更多人領略貴州的民族文化之美,在榕江縣,還有不少年輕人借助直播來傳(chuan) 播民族文化、民族技藝產(chan) 品。

  讓體(ti) 育與(yu) 文化和諧共融,把“熱流量”轉化為(wei) “硬品牌”,貴州盤活多彩民族特色文化,以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的雙贏。

  山川迭起,水道縱橫,多元的貴州地貌是多彩文化的基礎。在貴州這片熱土上,孕育發展了以遵義(yi) 會(hui) 議精神為(wei) 代表的厚重紅色文化、體(ti) 現中華民族多元一體(ti) 特點的多彩民族文化、以陽明文化為(wei) 精華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以及屯堡文化等獨具特色的曆史文化。

  安順市西秀區本寨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金柏益正忙著帶設計師和施工人員到村裏的李家大院查勘房屋的情況。這棟建築始建於(yu) 明朝,已經有數百年的曆史。由於(yu) 房屋的主人早已不在裏麵居住,年久失修。

  600多年前的明代初年,大批軍(jun) 戶從(cong) 江南一代到貴州安順屯田守土,戰時為(wei) 兵,閑時為(wei) 農(nong) ,“屯堡族群”由此逐漸形成。

  當時一起遷往貴州的,還有江南一帶的工匠、文人等,給當地帶來先進生產(chan) 方式,也讓中原地區的民俗文化在貴州流傳(chuan) 和延續。

  珍貴的文化遺產(chan) 如何保護、怎樣傳(chuan) 承和利用,這也是當地一直在思考的問題。近年來,圍繞著屯堡文化等曆史文化研究,當地從(cong) 做好重大考古發掘工作等方麵入手,由點到麵,加強文物和文化遺產(chan) 保護。

  要想留住屯堡文化的精神內(nei) 核,不僅(jin) 要保護物質文化遺產(chan) ,還要傳(chuan) 承好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

  隨著一陣鑼鼓聲響起,一場地戲在安順市天龍屯堡的“演武堂”精彩上演。地戲被譽為(wei) “中國戲劇的活化石”,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名錄。演出以村寨為(wei) 單位,演員則是地道的農(nong) 民。

  地戲接續了屯堡傳(chuan) 統,讓文化紮下根、留下魂。

  文化如水,浸潤無聲;文明如潮,弦歌浩蕩。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強調,必須增強文化自信,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貴州的多彩文化既有著鮮明的個(ge) 性標簽,也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一個(ge) 富有特色的組成部分。從(cong) 貴州的實踐中我們(men) 可以看到,文化是一份十分寶貴的資源。傳(chuan) 承、保護和利用好文化資源,需要我們(men) 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新,激發文化的創新創造活力,這樣才能為(wei) 社會(hui) 提供更好的文化產(chan) 品和文化服務,也才能更好地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