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河北著力推進全麵綠色轉型

發布時間: 2024-08-11 15:49:00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數千照片,背景從(cong) 灰霾籠罩到碧空如洗。攝影愛好者楊元傑多年拍攝邯鄲峰峰礦區,“天空日記”記錄藍天之增;

  一片沙丘,因綠色屏障阻斷風沙,草長樹生。河北張家口市宣化林場場長楊福貴在張家口黃羊灘種樹20多年,見證沙海到林海的生態變遷;

  候鳥翩躚,綠色生態之城在雄安新區悄然崛起。白洋澱“常駐”野生鳥類增至280多種,“華北之腎”功能加快修複;

  …………

  行走燕趙大地,深切感受到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實踐偉(wei) 力。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到河北考察,強調“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li) 河北”“在推進全麵綠色轉型中實現新突破”。河北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精神,以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wei) 指引,堅持係統觀念,深化改革創新,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著力推進全麵綠色轉型。

  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能源結構優(you) 化,10年來細顆粒物濃度下降57.6%

  不見煙塵、沒有異味,綠樹成蔭、花草茂盛。這裏是邢台德龍鋼鐵有限公司廠區,同時也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

  鋼廠變景區,來之不易。以前,因為(wei) 環保治理水平不滿足A級標準,德龍鋼鐵沒少被限產(chan) 。

  痛定思痛,投入40億(yi) 元,100多個(ge) 環保深度治理和提升改造項目上馬。德龍鋼鐵成為(wei) 河北第一家環保績效A級長流程鋼鐵企業(ye) ,通過技術改造,不僅(jin) 實現一氧化碳達標排放,而且30%以上的煙氣可以循環利用,每年可節約標準煤1.53萬(wan) 噸。

  河北產(chan) 業(ye) 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是造成大氣汙染問題的根本原因。

  去產(chan) 能、調結構、轉動能,推進全麵綠色轉型。河北鋼鐵冶煉企業(ye) 從(cong) 2011年的123家減至目前的39家,煉鋼產(chan) 能由峰值的3.2億(yi) 噸減至1.9億(yi) 多噸,高附加值鋼材產(chan) 品持續增長。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提升。對鋼鐵等50個(ge) 重點行業(ye) 實施績效評級,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如今,河北環保績效A級鋼鐵企業(ye) 已達39家。

  向科技創新要動力,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跑出加速度。2023年,河北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營收超過千億(yi) 元,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營收超過3000億(yi) 元。今年上半年,河北規上工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9.6%,全省高技術產(chan) 業(ye) 投資同比增長19.0%。

  產(chan) 業(ye) 結構在調整,能源結構也在優(you) 化。隨著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範區建設,河北初步構建起光伏、風電、氫能等新型能源體(ti) 係:2023年,河北可再生能源裝機總量達9300萬(wan) 千瓦,占電力總裝機比重約63%,裝機規模及占比均居全國前列。

  多措並舉(ju) ,河北空氣質量持續好轉。2023年,全省細顆粒物平均濃度38.6微克/立方米,比2014年下降57.6%。

  植綠護綠,點綠成金,“十四五”以來累計完成營造林2414萬(wan) 畝(mu)

  石頭山上能種樹?

  科學選種、反複試驗、總結技術規範……樹苗在土壤薄層紮下根來,新時代塞罕壩人稱之為(wei) “攻堅造林”。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塞罕壩完成攻堅造林10.5萬(wan) 畝(mu) 。

  走進塞罕壩機械林場,不同樹齡、樹種的樹木共生,喬(qiao) 灌草等植物高低錯落。“相比單一樹種,這樣的複層異齡混交結構,抗災害、病害能力強,單位麵積森林蓄積量多。”塞罕壩機械林場場長於(yu) 士濤表示,過去追求“綠起來”,現在追求擴麵增綠與(yu) 提質增效相結合。

  河北不止一個(ge) 塞罕壩。

  弘揚塞罕壩精神,河北持續在張家口、承德實施“再造三個(ge) 塞罕壩林場”等大型生態林場建設項目。

  曾經的沙地變成林海,幹涸多年的河道清水汩汩……與(yu) 上世紀末相比,張家口市塞北林場、豐(feng) 寧千鬆壩林場、禦道口林場三個(ge) 項目區森林覆蓋率提高28.1%,植被蓋度達到90%以上,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有效遏製。

  “山上多栽樹,等於(yu) 修水庫。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千鬆壩林場場長何樹臣說,千鬆壩這片人工森林,距離北京近,是護衛京津的重要生態屏障,上世紀90年代這裏還是一片荒原荒山。

  植綠護綠,還要點綠成金。“沒想到守著林子就能賺錢,通過碳排放權交易,我們(men) 村7500多畝(mu) 林地已有收益37萬(wan) 多元。”豐(feng) 寧滿族自治縣大灘鎮二道河子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於(yu) 萬(wan) 軍(jun) 說。

  “十四五”以來,河北累計完成營造林2414萬(wan) 畝(mu) ,進一步提升生態係統功能、築牢京津冀生態屏障。

  係統治理,解決(jue) 汙染,也解決(jue) “口渴”

  白洋澱北部的燒車澱,澱泊遼闊,荷香撲麵。很難想象,這片水麵曾被分割得七零八落。“過去,一些人圍堤圍墊搞養(yang) 殖,隻算小賬,虧(kui) 了大賬。”白洋澱澱邊村的村民張潔說。

  建設雄安新區,一定要把白洋澱修複好、保護好。近年來,白洋澱上下遊一體(ti) 化實施清淤疏浚、堤墊拆除、百澱連通,2019年以來共清除汙染底泥1190餘(yu) 萬(wan) 立方米,拆除圍堤圍墊200多公裏。

  當地村民講:水係通了,旅遊火了,收入比過去搞養(yang) 殖多了;當地幹部講:水係通了,思想也通了,要算好長遠賬。

  堅持係統治理,綜合施策。

  水裏的問題岸上治。2023年,河北完成白洋澱流域740多家涉水企業(ye) 清潔生產(chan) 審核複核,530多個(ge) 村莊完成生活汙水治理任務。

  科學管護,運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推動“天空地澱一體(ti) 化”監測管護。雄安新區生態環境監控中心化驗室負責人張冬生打開遠程遙控視頻畫麵——一艘黃色無人船如潛水艇一般在白洋澱水下行進,執行監測任務。“這款多功能船,能捕捉水下排汙暗管,還能監測、實時上傳(chuan) 氨氮、總磷等12項指標。”

  解決(jue) 汙染,也要解決(jue) “口渴”。河北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等要素,科學調水補水,增厚生態之基。據統計,近年來河北共向96條河道補水256億(yi) 立方米,形成最大有水河長4000多公裏、水麵麵積200多平方公裏。通過“節引調補蓄管”,河北地下水位實現止跌回升。2023年,全省地下水開采量與(yu) 2014年相比減少47.2%,占總用水量比例由73.7%降至40.2%,基本實現采補平衡。

  今年上半年,河北84%以上國控斷麵水質達到Ⅲ類及以上。

  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決(jue) 定》提出,加快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河北將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推進全麵綠色轉型中實現新突破,為(wei) 奮力譜寫(xie) 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提供有力生態支撐。”河北省委主要負責同誌表示。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