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門難進、車難停,外賣配送“最後一公裏”如何打通?

發布時間: 2024-08-12 11:01:00 來源: 工人日報

  門難進、車難停,外賣配送“最後一公裏”如何打通?不少地方開始探索建設“騎手友好社區”“騎手友好商家”,助力暢通外賣騎手送餐之路

  閱讀提示

  外賣騎手送餐路上,門難進、車難停、樓難找、乘電梯難的問題,持續引發社會(hui) 關(guan) 注。為(wei) 此,不少地方開始探索建設“騎手友好社區”“騎手友好校園”,助力暢通外賣騎手送餐之路。

  “您的訂單即將超時,請及時處理。”在北京市海澱區一小區,一位外賣騎手等候電梯上樓送餐途中,手機發出了下一單即將超時的提醒。“兄弟,你去幾樓,能一並帶上去嗎?”電梯遲遲不來,外賣騎手焦急地想要尋求同行的幫助。

  一段時間以來,外賣騎手送餐路上,門難進、車難停、樓難找、乘電梯難等問題,持續引發社會(hui) 關(guan) 注,甚至有騎手因進門問題與(yu) 保安發生衝(chong) 突。

  如何打通外賣配送“最後一公裏”、打造騎手友好環境,成為(wei) 多方共同麵對並亟待破解的問題。眼下,一些公共機構、外賣平台等正在為(wei) 此不斷探索,希望可以找到各方訴求的最大公約數,助力暢通外賣騎手送餐之路。

  被攔住的外賣騎手

  “一些人車分流的小區最難送,電動車不能進小區,有時候客戶買(mai) 的米麵油或飲料,我得搬著重物走幾百米,耗費體(ti) 力不說,還耽誤時間。對於(yu) 我們(men) 而言,時間就是金錢。”一位外賣騎手邊等電梯,邊向記者訴苦道。

  電動車不能進小區門、送餐全程靠跑、重物得靠手拉肩扛、乘電梯難、門難找……記者跟隨外賣騎手送餐發現,這些情況頗為(wei) 常見。同樣的難題,出現在用餐高峰的寫(xie) 字樓和校園等地。

  因為(wei) 進門問題,騎手、物業(ye) 、社區之間經常發生矛盾。

  “哪些小區保安好說話,哪些小區不允許騎車進入,我們(men) 心中都有一張地圖。”記者在北京市東(dong) 壩地區跟隨騎手安江芬送餐時,她和記者分享了自己的送餐心得。

  而在重慶沙坪壩區龍湖小區物業(ye) 班長張東(dong) 林看來,他們(men) 並非有意為(wei) 難騎手,“有的業(ye) 主覺得騎手在門口登記耽誤送餐,希望物業(ye) 放鬆管理;有的業(ye) 主則認為(wei) ,騎手不登記進入小區,加上電動車穿行,增加安全隱患,要求我們(men) 加強管理。物業(ye) 保安也是左右為(wei) 難。”

  “社區經常接到騎手求助,希望可以協調進門。”重慶市沙坪壩區委社會(hui) 工作部非公黨(dang) 建和社會(hui) 工作科科長蘇弋航告訴記者,他們(men) 一直密切關(guan) 注並積極推動騎手進門問題。

  多方聯動為(wei) 騎手“開門”

  “你們(men) 在地圖上做個(ge) 標記,把那些不好進的小區圈出來”“小區裏老人孩子多,還得控製車速”……近日,一場“騎手友好街區建設”懇談會(hui) 在重慶市沙坪壩區工會(hui) 職工服務中心召開。懇談會(hui) 由區社會(hui) 工作部和工會(hui) 牽頭組織,社區、工會(hui) 、物業(ye) 、騎手和平台等多方代表來到現場,就如何更好解決(jue) 外賣配送“最後一公裏”問題、推進外賣友好社區建設展開討論。

  重慶市沙坪壩區陳家橋街道是騎手友好社區在當地的重點試點街道,美團重慶公共事務總監韋巧雲(yun) 告訴記者,在這場懇談會(hui) 之前,該街道已經在推動建設騎手友好街區。

  記者在該街道花千樹、三千城等小區看到,原本人車分流的小區,專(zhuan) 門為(wei) 騎手設置了標識,引導騎手騎車進入地下車庫,車庫裏還劃定了騎手專(zhuan) 屬停車位。這樣一來,騎手不僅(jin) 可以騎車進入,還能直達車庫電梯送餐。騎手周雲(yun) 川透露,對比之前在小區裏跑幾百米送餐的情況,現在送餐比以前至少省了六七分鍾。

  據蘇弋航介紹,在推動友好街區建設的過程中,除了劃定專(zhuan) 屬停車位外,還通過更新老舊小區地圖、安裝騎手專(zhuan) 屬充電樁等多種方式,推動友好社區建設。

  此外,記者在重慶市沙坪壩區土灣街道金沙時代小區看到,戴著“紅岩輕騎兵”標識的騎手無需登記,可直接進入小區。“通過招募‘紅岩輕騎兵’,發揮騎手走街串巷、片區熟、人頭清的優(you) 勢,讓他們(men) 積極參與(yu) 基層社會(hui) 治理,同時騎手也可以節省送餐時間。”蘇弋航說。

  目前,諸如重慶市沙坪壩建設的騎手友好社區,在全國還有許多。截至2024年7月,至少有14個(ge) 城市建立超過100個(ge) 騎手友好社區。

  “解決(jue) 騎手進門難等問題,需要多方共商共建。”美團“騎手友好社區”項目負責人說,因為(wei) 各地區、各社區的要求和騎手麵臨(lin) 的問題不同,所以在推進騎手友好社區建設的過程中,各地發揮自身優(you) 勢,推出了許多創新做法。

  北京市天通苑中苑二區等小區為(wei) 騎手開通了出入綠色通道,進行樓牌號可視化改造,實現“亮牌指路”;杭州市啟用“小哥碼”,外賣小哥通過實名認證、掃描小區場所碼、出示電子通行證,即可順利進小區送單……

  友好模式向更多場景擴展

  過去,送往北京大學的外賣,都是放在校門口的貨架上,外賣傾(qing) 灑、錯拿、丟(diu) 失等情況時有發生。“用餐高峰取餐人多,我們(men) 也不希望貨架上的餐被碰倒。”一位長期給北京大學送外賣的騎手無奈地說。

  5月,北京大學“南門驛站”揭牌。中午用餐高峰期,記者看到,驛站內(nei) 滿是來來去去的外賣騎手。

  北京大學會(hui) 議中心百周年紀念講堂副主任李春亮向記者介紹,驛站內(nei) 設置287個(ge) 取餐櫃,騎手從(cong) 校門外的一側(ce) 把餐放入櫃中,師生可以憑取件碼從(cong) 校園內(nei) 的一側(ce) 打開櫃子取餐,騎手和顧客無需接觸。

  目前,北大南門驛站的經驗已向多所高校推廣,美團也於(yu) 近期啟動了“騎手友好校園”項目,並通過智能外賣櫃等方案打通校園配送“最後一公裏”。

  “騎手友好社區”項目負責人表示,針對學校、醫院等大型封閉園區,平台利用外賣櫃等減少騎手等待時間。此外,今年還將落地1000家“騎手友好商家”,參與(yu) 項目的商家將為(wei) 騎手們(men) 提供用餐優(you) 惠和休息場所,並為(wei) 騎手優(you) 化取餐流程,未來該項目將進一步擴大範圍,預計今年底將覆蓋10萬(wan) 家門店。“希望將友好模式向更多場景推廣。”

  在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副教授、中國新就業(ye) 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看來,打造騎手友好模式,首先,應該有完善的基礎設施,有明確的出入口指引、專(zhuan) 用停車區、清晰的樓牌號和地圖、便捷的騎手休息和充電設施。其次,社區居民、物業(ye) 和騎手之間有良好的溝通和合作關(guan) 係,互相理解和支持。再次,公共部門提供持續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保障項目順利進行。

  他建議,公共機構可以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用於(yu) 基礎設施改造和相關(guan) 服務的建設;外賣平台承擔技術改造、信息更新、部分基礎設施建設的費用;社區與(yu) 物業(ye) 負責日常維護和管理,提供場地和資源支持。“合理分擔成本,可以幫助提升配送效率,改善騎手工作條件,也有利於(yu) 減少衝(chong) 突,增進社區和諧,促進外賣騎手參與(yu) 基層治理,形成共同治理的良好氛圍。”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