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全國生態日。近年來,中國在生態環保以及發展綠色經濟方麵進行係列戰略部署和規劃,取得顯著成效,得到了國際社會(hui) 的廣泛肯定。
去年底,阿拉伯國家駐華使節代表團受邀來到中國海南考察。在三亞(ya) 崖州灣科技城、大茅遠洋生態村等地參訪時,黎巴嫩、埃及等國駐華使節紛紛表示,中國的生態保護經驗值得借鑒,未來,中阿在生態領域合作前景廣闊。
今年1月,赫爾辛基智庫能源與(yu) 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REA)發布報告指出,2023年,清潔能源占中國經濟增長的40%,或使該行業(ye) 在中國擁有更大的影響力。據彭博社報道,CREA在一份報告中說,2023年綠色經濟為(wei) 中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帶來11萬(wan) 4000億(yi) 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30%,創出曆史新高。
報告還強調,太陽能發電、電池板製造、電動汽車和電池是主要投資驅動力。CREA認為(wei) ,清潔能源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使其成為(wei) 中國經濟和工業(ye) 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或將支持中國加快能源轉型。
近日,中國兩(liang) 個(ge) 涉及能源的新數據也引起了國際媒體(ti) 的關(guan) 注。據悉,一個(ge) 是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繼去年曆史性超越火電之後,今年前六個(ge) 月持續攀升至占中國發電總裝機的53.8%;另一個(ge) 是今年7月,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國內(nei) 月度零售銷量首超傳(chuan) 統燃油乘用車,成為(wei) 市場新主流。
據國際能源署(IEA)報告,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5.1億(yi) 千瓦。其中,中國的貢獻超過一半。中國風電、光伏產(chan) 品出口至全球2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獲得清潔、可靠、用得起的能源。
報告還指出,過去10年,全球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平均度電成本分別累計下降超過60%和80%,其中很大一部分歸功於(yu) 中國創新、中國製造、中國工程。2022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相當於(yu) 減少國內(nei) 二氧化碳排放約22.6億(yi) 噸,出口的風電、光伏產(chan) 品為(wei) 其他國家減排二氧化碳約5.73億(yi) 噸,合計減排約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碳減排量的41%。聯合國前副秘書(shu) 長埃裏克·索爾海姆認為(wei) ,中國是全球綠色轉型不可或缺的力量,是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積極推動者。
在國際輿論廣泛關(guan) 注與(yu) 認可中國在生態環保與(yu) 綠色經濟領域的貢獻之時,中國迎來了第二個(ge) 全國生態日。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的意見》(下稱《意見》),這也是中央層麵首次對加快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進行的係統部署。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稱,中國政府印發文件部署加快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提出到2030年節能環保產(chan) 業(ye) 規模要達到約15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的目標。報道援引了中國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的數據稱,中國2022年的節能環保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已超8萬(wan) 億(yi) 元,意味著在未來六年內(nei) 計劃增加近一倍規模。
文章認為(wei) ,中國的政策措施凸顯了綠色經濟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同時為(wei) 綠色產(chan) 業(ye) 發展製定了量化指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