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跟隨“鑄牢共同體(ti) 中華一家親(qin) ”主題宣傳(chuan) “塞上江南寫(xie) 新篇”集中采訪活動走進寧夏回族自治區,在多個(ge) 城市、鄉(xiang) 鎮街道、社區真切感受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團結互助的良好氛圍。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一走進金鳳區頤和城府社區,我們(men) 就被這美妙的歌聲吸引住了,循聲尋找,在社區長廊裏,十幾位居民正聚在一起排練合唱節目。
“我們(men) 每天都來這裏唱歌,大家在一起特別開心!”“我們(men) 合唱團叫‘頤和’,和我們(men) 的社區名一樣。”“我們(men) 這個(ge) 合唱團沒有門檻,隻要喜歡唱歌的人都可以來參加。”……一說起自己的合唱團,每位成員都透著一股自豪勁兒(er) 。
社區裏,有的居民在跳舞、有的練習(xi) 書(shu) 法,還有誌願者給孩子們(men) 講故事等。看到眼前的景象,采訪團成員紛紛感歎,在這裏生活的人好愜意啊!
頤和城府社區成立於(yu) 2012年8月,是以商業(ye) 住房和拆遷安置房為(wei) 一體(ti) 的新型社區,轄區共有居民四千餘(yu) 戶一萬(wan) 餘(yu) 人,社區內(nei) 的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39.8%,是一個(ge) 各民族互嵌式社區。
據頤和城府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李紅寧介紹,社區以促民生服務為(wei) 重點、促社區和諧為(wei) 目標、促民族團結為(wei) 落腳點,從(cong) 參與(yu) 議事、教育培訓、經濟幫扶、誌願服務、文化活動等方麵,搭建“黨(dang) 組織+業(ye) 委會(hui) +物業(ye) +網格員”於(yu) 一體(ti) 的服務平台,統籌多元化資源,推進區域化融合治理,暢通民意渠道,解答居民訴求,切實解決(jue) 各民族群眾(zhong) 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福通社區也是金鳳區所轄的社區。這是一個(ge) 由漢族、回族、滿族、維吾爾族等多民族聚居的社區。近幾年,福通社區以“福媽媽”調解團和微心願誌願隊為(wei) 抓手,用有溫度的誌願服務提升各族群眾(zhong) 的幸福指數,搭建民族團結連心橋,鄰裏互助一家親(qin) 的文明風氣在社區內(nei) 蔚然成風。
今年68歲的葉莉娜是福通社區“福媽媽”調解團的領頭人。在社區,她是獨居老人眼中的“知心人、困難群眾(zhong) 口裏的“好姐妹”。
張阿姨是一位失獨老人,身體(ti) 不好,這幾年,葉莉娜一直把她當做親(qin) 妹妹一樣,經常到家陪她聊天、嘮家常。“不論是哪個(ge) 民族的兄弟姐妹,隻要有困難就要幫助他們(men) ,哪怕是陪他們(men) 說說話,也是暖了他們(men) 的心!”葉莉娜說。
葉莉娜常說:人人都有老的時候,特別是孤寡老人,經常去看望他們(men) ,幫他們(men) 解決(jue) 生活中的小困難,讓他們(men) 感受黨(dang) 的好政策和關(guan) 懷,激勵他們(men) 重建信心,好好生活。
據了解,2013年3月,葉莉娜和19位要好的老姐妹自發成立了福通社區“福媽媽”調解團。調解經驗豐(feng) 富的阿姨們(men) 做起了各族群眾(zhong) 間的“和事佬”,把身邊的鄰裏事當成自家事,通過真情感化,幫助化解矛盾糾紛。
“福媽媽”調解團解開鄰裏“小疙瘩”,微心願誌願隊則是行動不便、孤寡老人的“好幫手”。
家住福通A區小區的楊潤傑老人和他的老伴年近90歲,兩(liang) 人腿腳都不方便,兒(er) 女也不在身邊,一到買(mai) 米買(mai) 麵的時候就犯愁。
“現在好了,一個(ge) 電話,誌願者就來幫忙了!”除了幫助楊潤傑老人外,微心願誌願隊專(zhuan) 門負責為(wei) 樓上樓下行動不便的老人代購蔬菜、藥品、生活用品等,讓小區空巢、獨居、孤寡老人“獨居不孤獨”,共享暖心服務。
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吃一桌飯……多民族社區是各族群眾(zhong) 朝夕相處的一方天地,也是互幫互助的大家庭。正是在你來我往、交流交融中,各民族人民構築了共有精神家園。
“我們(men) 社區每年要開展近200場文藝活動。”據福通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王麗(li) 介紹,為(wei) 了豐(feng) 富各族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社區組建了金色年華藝術團、鳳騰飛文藝團、八段錦健身隊、瑜伽健身隊等5個(ge) 文體(ti) 組織,每逢傳(chuan) 統佳節,藝術團便帶著精心編排的節目走進社區,通過法治宣傳(chuan) 三句半、榜樣人物宣講、社區治理短劇等精彩的文藝表演,把民族團結、家國情懷、文化傳(chuan) 承等精神深植於(yu) 各族群眾(zhong) 心中,源源不斷地為(wei) 社區民族團結工作貢獻“文藝力量”。
據了解,金鳳區所轄425個(ge) 居民小區,各族群眾(zhong) 交錯而居、插花混居,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嵌社區生活居住模式。通過建立“區—街—社”三級協同管理體(ti) 係,探索黨(dang) 建引領物業(ye) 服務管理水平提升“金鳳模式”,選樹 “美好家園”“五好示範”品牌項目30餘(yu) 個(ge) ,金鳳區探索總結出中強社區“三改四提五優(you) ”、銀新南社區“紅管家”等經驗做法,形成了一批如民情圓桌會(hui) 、諸葛議事會(hui) 等基層議事平台,推動物業(ye) 管理融入基層治理,化解了一大批影響各族群眾(zhong) 生活品質提升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各族群眾(zhong) 的幸福感、獲得感也不斷增強。(參與(yu) 采寫(xie) :紀桂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