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暑期溺水事件多發 如何科學施救?為你劃重點→

發布時間: 2024-08-20 09:15:00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暑期天氣炎熱,水邊多了孩子們(men) 戲水玩耍的身影,而溺水事故也進入易發期和高發期。江河、人工池塘、水庫等是溺水事故多發地。

  8月12日,福建上杭縣消防部門接到報警稱:當地因強降雨導致河水突漲,一位在河邊玩耍的小孩兒(er) 不慎滑入河中,哥哥為(wei) 救弟弟,也被困河中,打電話向家長求助。

  消防部門趕往現場,利用無人機在距事發點約50米遠的河岸拐彎處,發現了兩(liang) 名落水兒(er) 童。由於(yu) 懸崖陡峭,經過1個(ge) 多小時的努力,救援人員到達被困孩子的峭壁上方。

  上方的救援人員利用繩索先後將弟弟和哥哥拉上半山腰至安全地帶。所幸經過醫護人員檢查後,兩(liang) 人並無大礙。

  近日,在浙江溫州,也有一名男孩在遊玩時發生了溺水事故,被救上岸後失去了意識。危急時刻,路過的蔣先生及時對孩子進行了搶救。經過3分鍾心肺複蘇,小男孩逐漸恢複了意識。120趕到後,男孩被接走治療。

  近期,浙江餘(yu) 姚兩(liang) 名15歲左右的男孩結伴下河遊泳時不慎溺水,消防員接到報警後,趕到現場立即下水進行救援。

  據現場目擊者稱,當晚兩(liang) 名男孩下河遊泳,家人發現他們(men) 長時間沒回家就到河邊去尋找,發現河邊隻有衣服,沒有見到兩(liang) 人,隨即報警求助。消防員同當地打撈隊一起,根據現場目擊者提供的大概位置進行搜尋。15分鍾後,兩(liang) 名男孩被找到,然而遺憾的是兩(liang) 人已經失去了生命體(ti) 征。

  

  家中也有溺水隱患

  蓄水容器要留意

  暑期溺水事件多發,除了戶外水邊存在溺水風險,對於(yu) 更小的小朋友來說,家中的蓄水容器,如浴盆、水桶、洗衣機等都是“深水區”,也可能導致兒(er) 童溺水。

  世衛組織發表的報告顯示,溺水是各地兒(er) 童和青年十大主要死因之一,每年共有37.2萬(wan) 人溺水死亡。其中,五歲以下兒(er) 童溺水率最高。消防部門介紹,高溫炎熱的夏季是兒(er) 童溺水事故的多發期,而野外水域是兒(er) 童溺水事故的多發場地。近幾年的溺水救援警情主要集中在河道、水庫、池塘、泳池等地。

  對於(yu) 年齡更小的幼兒(er) 來說,即便是家裏的一個(ge) 水盆也很有可能導致溺水事故的發生,3—4厘米深的水就可能導致幼兒(er) 溺水事故的發生。

  江西上饒市信州區解放路消防救援站特勤班班長 曾越豪:家裏有幼兒(er) 的要給水缸、水桶等蓄水容器加上蓋子,衛生間坐便池要及時蓋好,隨手關(guan) 上衛生間門。澡盆、浴缸、水盆、洗衣機中的水在使用完後最好立即清空。家周圍有水井、池塘、小溪等水源,要做好防護,防止孩子進入。

  

  遇溺水科學施救

  切勿盲目下水救人

  發現有人落水溺水該怎麽(me) 做?在營救落水者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一起了解↓↓↓

  消防員告訴記者,發現有人溺水的時候,未成年人和不會(hui) 遊泳的成年人都不要盲目下水參與(yu) 救人,應當及時撥打119求救。

  國家消防救援局水域救援訓練基地教練員 李勝龍:我們(men) 可以撥打119、120,主動請專(zhuan) 業(ye) 的救援人員來救援。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我們(men) 可以將身邊的竹竿、木棍伸過去給他,還可以將封閉的泡沫桶,還有救生圈等漂浮物丟(diu) 給他,然後等待救援。

  如果在岸邊無法救援,會(hui) 遊泳的成年人可根據自身身體(ti) 狀況下水救援,下水前須先脫去身上的衣物,避免在水中的阻力過大,或者被溺水者拽住而無法脫身。

  國家消防救援局水域救援訓練基地教練員 李勝龍:我們(men) 不要正麵遊向他,要盡量從(cong) 他的背後,然後靠近他的時候要轉動他的髖部,使他背向我,因為(wei) 溺水者他在慌亂(luan) 的時候會(hui) 抓緊我們(men) 的身體(ti) ,也就是我們(men) 俗稱的“抓緊最後一根稻草”。他會(hui) 死死抓住我們(men) ,影響我們(men) 的救援,所以說我們(men) 要從(cong) 背後接近他,然後托住他的頭部 、頸部,使他的頭部始終露出水麵,降低他的恐慌。

  

  溺水後救治爭(zheng) 分奪秒

  及時恢複供氧很重要

  醫生告訴記者,落水人員被救上岸後,提倡立即進行心肺複蘇恢複供氧。那麽(me) ,對溺水者進行心肺複蘇時該注意些什麽(me) 呢?

  醫務人員告訴記者,溺水救治是一個(ge) 爭(zheng) 分奪秒的過程,通過及時發現溺水者和救援人員正確施救,才能增加生存的機會(hui) 。

  四川宜賓市第三人民醫院主治醫師 劉傑:以前我們(men) 強調控水,但是現在要強調恢複供氧的及時性。我們(men) 可以通過拍打肩部或者是大聲呼喊,來看他有沒有反應。如果發現他沒有呼吸,那連續馬上做5個(ge) 人工呼吸。如果這個(ge) 時候他仍然沒有意識,沒有自主呼吸,那我們(men) 判斷他的頸動脈搏動。如果這個(ge) 時候沒有觸及搏動,我們(men) 要立刻準備胸外心髒按壓,按壓的頻率是每分鍾100到120次,然後再連續按壓30次以後,再交換兩(liang) 次人工呼吸。

  醫務人員還告訴記者,即使是通過心肺複蘇得以存活,仍有60%~100%的幾率存在腦損害,立即恢複供氧很重要。

  江西上饒市立醫院兒(er) 科副主任 楊巍:我們(men) 的研究表示,在溺水5分鍾以內(nei) ,患兒(er) 出現神經功能損害或者死亡的風險為(wei) 10%。如果溺水時間達到6分鍾到10分鍾之間,那發生風險的百分比是56%。當溺水的時間在11到25分鍾之間時,出現嚴(yan) 重神經功能損害的百分比已經達到了88%,當超過25分鍾以上的溺水,那患者出現嚴(yan) 重神經功能損害或者死亡的風險已經接近100%,所以我們(men) 一旦發生溺水,刻不容緩,立刻開始施救。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