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發展實踐中,沒有人是旁觀者,人們(men) 隻有爭(zheng) 當參與(yu) 者、貢獻者,才能凝聚起磅礴合力
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後,生活在鍾鼓樓附近的範來友倍兒(er) 高興(xing) 。為(wei) 啥?原來,申遺過程中,文物建築得到更好保護,人居環境大為(wei) 改善,老範還多了一個(ge) 身份——“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chan) 保護監督員”,和鄰居們(men) 一起守護家門口的文化遺產(chan) 。
保護文化遺產(chan) ,人人有責、人人盡責。動員群眾(zhong) 參與(yu) ,用好“家門口力量”,是開展工作的重要著力點。以保護北京中軸線為(wei) 例,當地創新推出公眾(zhong) 參與(yu) 文化遺產(chan) 保護機製,逐步建立完善居民、社區和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遺產(chan) 保護體(ti) 係。老範就是鍾樓灣社區夜巡隊隊員,在消防、衛生等方麵發揮作用。鼓勵群眾(zhong) 參與(yu) ,夯實群眾(zhong) 基礎,就能凝心聚力做好各方麵工作。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這樣點讚廣大群眾(zhong) :“每個(ge) 人都了不起!”了不起的背後,不僅(jin) 是每個(ge) 人以實際行動和務實作為(wei) ,在各自崗位、領域、戰線上揮灑汗水、發光發熱,也有大家積極參與(yu) 、奔跑逐夢的精氣神。中軸線成功申遺、庫布其防沙治沙、新安江生態共護……這些成就都離不開群眾(zhong) 發自內(nei) 心的擔當、默默無聞的奉獻、矢誌不移的堅守。這也啟示我們(men) ,改革發展實踐中,沒有人是旁觀者,人們(men) 隻有爭(zheng) 當參與(yu) 者、貢獻者,才能凝聚起磅礴合力。
讓群眾(zhong) 成主體(ti) 、唱主角,就要尊重群眾(zhong) 首創精神。這是我們(men) 黨(dang) 做事的一個(ge) 指導思想,也是新時代全麵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之一。有的地方支持民間調解組織進社區,他們(men) 既對居民“東(dong) 家長、西家短”的情況知根知底,也有靈活的工作方式,講得了道理、化得了糾紛;有的地方推動外賣員、快遞員暖心助老,不少人參與(yu) 進來,還以“拉窗簾”為(wei) 約定,關(guan) 注老人的居家情況。這些實踐探索帶有自發性、公益性,離不開群眾(zhong) 的積極性、主動性。廣大群眾(zhong) 有愛心有耐心、有智慧有辦法,把別家的事當自家的事,是社會(hui) 治理的有生力量。涓滴之力源源匯聚,群眾(zhong) 的“微力量”湧動著澎湃的正能量。
尊重群眾(zhong) 首創精神,就要健全吸納民意、匯集民智的工作機製。曾有市民發現郊區段的黃浦江、蘇州河比較冷清,調研後建議上海有關(guan) 部門加強黃浦江、蘇州河全域係統規劃,挖掘文旅資源,有序推進郊區段岸線貫通。如今,相關(guan) 建設已納入專(zhuan) 項規劃,江、河兩(liang) 岸將打開更多“品質空間”。群眾(zhong) 建議的“願景”變為(wei) “實景”,是充分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的結果。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製度體(ti) 係,拓寬基層各類組織和群眾(zhong) 有序參與(yu) 基層治理渠道,把做好身邊的“小事”融入推動發展的“大局”,一份份“微力量”就能匯聚成助推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勢能。
人民群眾(zhong) 是我們(men) 力量的源泉,群眾(zhong) 智慧也是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寶貴財富。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精神,離不開廣大群眾(zhong) 的積極參與(yu) 、主動配合。推進改革落實,就要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充分調動各方麵改革積極性。廣泛凝聚社會(hui) 共識、改革共識,引導全社會(hui) 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參與(yu) 改革,把激發創新活力同凝聚奮進力量結合起來,改革動力會(hui) 更足、效果會(hui) 更好。
“能用眾(zhong) 力,則無敵於(yu) 天下矣”。今天,從(cong) 人民整體(ti) 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出發謀劃和推進改革,已經繪就了宏偉(wei) 藍圖。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調動億(yi) 萬(wan) 人民群眾(zhong) 共同參與(yu) ,同向發力、形成合力,一定能把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宏偉(wei) 藍圖變為(wei) 現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