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會(hui) 上,中國體(ti) 育代表團獲得40金27銀24銅,金牌數與(yu) 美國並列第一,創造境外參賽最佳戰績。中國體(ti) 育健兒(er) 以祖國至上、為(wei) 國爭(zheng) 光的赤子情懷,頑強拚搏、自強不息的必勝信念,團結協作、並肩作戰的寶貴品質,自信樂(le) 觀、熱情友好的陽光氣質,在競技上、道德上、風格上都拿到了金牌,為(wei) 祖國和人民贏得了榮譽。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接見第33屆奧運會(hui) 中國體(ti) 育代表團時指出,中國體(ti) 育代表團的優(you) 異成績,將中華體(ti) 育精神和奧林匹克精神發揚光大,讓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交相輝映,生動詮釋了新時代中國精神。
祖國至上、為(wei) 國爭(zheng) 光
愛國主義(yi) 是中國人民同心同德、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將祖國放心中、將責任扛肩上,“祖國至上”“為(wei) 國爭(zheng) 光”的愛國主義(yi) 信念,流淌在每一位中國健兒(er) 的血液中。
中國選手潘展樂(le) 在巴黎奧運會(hui) 遊泳男子100米自由泳決(jue) 賽後慶祝奪冠及打破世界紀錄(2024年7月31日攝)。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
46秒40!巴黎見證了“中國速度”。男子100米自由泳決(jue) 賽,潘展樂(le) 以這一成績奪冠,並就此改寫(xie) 世界紀錄。賽後,他動情地說:“我不是一個(ge) 人在戰鬥,背後是強大的中國隊!我的這塊金牌,獻給偉(wei) 大的祖國!”
中國選手鄭欽文在巴黎奧運會(hui) 網球女子單打金牌賽後慶祝奪冠(2024年8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高靜 攝
頭頂巴黎高溫,鄭欽文為(wei) 中國奪得奧運會(hui) 首枚網球女單金牌,賽後她非常自豪:“我知道中國人民一直在為(wei) 我加油。整個(ge) 中國帶給我力量。國家榮譽永遠超過個(ge) 人!”
中國選手鄧雅文在巴黎奧運會(hui) 自由式小輪車女子公園賽決(jue) 賽中獲得冠軍(jun) (2024年7月31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18歲的鄧雅文拿到了中國首個(ge) 小輪車奧運冠軍(jun) 。站上賽場的那一刻,壓力讓她雙手發麻,但她最終選擇相信自己,在空中成功完成“神龍擺尾”,收獲了來之不易的金牌。“因為(wei) 我們(men) 國家的強大,我在比賽中才更有底氣!”
乒乓球女團決(jue) 賽,中國隊實現五連冠,這枚金牌也是中國體(ti) 育代表團在夏季奧運會(hui) 上的第300金。
“非常榮耀,我們(men) 三個(ge) 人真正做到了團結一心,全力以赴、為(wei) 國而戰!”孫穎莎激動地說,“從(cong) 第1塊金牌到第100塊、200塊,再到300塊,中間所用的時間越來越短,這是我們(men) 祖國的強大,是在一代代體(ti) 育人不懈努力下,體(ti) 育強國建設取得的累累碩果。”
在巴黎奧運會(hui) 上,我國體(ti) 育健兒(er) 的優(you) 異表現,進一步激發了億(yi) 萬(wan) 人民的愛國熱情。《義(yi) 勇軍(jun) 進行曲》一次次在巴黎響起,也奏響了為(wei)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而奮鬥的時代最強音。
頑強拚搏、自強不息
奮力拚搏,方能摘取人生桂冠;自強不息,才能迎來成功的榮耀。
奧運賽場,每一場比賽都是攻堅克難的硬仗,一次次絕地反擊、一個(ge) 個(ge) 極限逆轉,都展現出中國健兒(er) 迎難而上、遇強更強、敢於(yu) 挑戰的品質,是中國代表團最亮眼的精神底色。
優(you) 勢項目保持高水平,基礎大項逆境中突破,新興(xing) 項目進步搶眼。這些成績的背後,是我國體(ti) 育健兒(er) “人生能有幾回搏”的拚搏精神。
中國選手樊振東(dong) 在巴黎奧運會(hui) 乒乓球男單四分之一決(jue) 賽中戰勝日本選手張本智和,晉級四強(2024年8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子鑒 攝
乒乓球男單四分之一決(jue) 賽,樊振東(dong) 在大比分0:2落後日本選手張本智和的情況下,沉著應對,一分分打、一板板追,大比分戰成3:3後,決(jue) 勝局又打成7:7。最終,樊振東(dong) 憑借強大的心理素質,成功晉級半決(jue) 賽,並最終拿到男單金牌。
中國選手全紅嬋在巴黎奧運會(hui) 跳水女子10米跳台決(jue) 賽中(2024年8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跳水女子10米台決(jue) 賽,17歲的全紅嬋第一跳讓7個(ge) 裁判都打出10分滿分。哪有天生的“水花消失術”,成功衛冕後全紅嬋說:“把訓練做好了,那一刻才是天才。”
中國選手楊思琪在巴黎奧運會(hui) 女子衝(chong) 浪第三輪比賽中(2024年8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馬平 攝
來自大涼山的15歲女孩楊思琪,為(wei) 中國衝(chong) 浪第一次拿到奧運門票,在參賽的48名衝(chong) 浪選手中,她年紀最小。從(cong) 9歲前沒見過海,到15歲勇闖塔希提參加奧運衝(chong) 浪比賽,楊思琪挑戰了極限,創造了曆史。
中國選手石智勇在巴黎奧運會(hui) 舉(ju) 重男子73公斤級比賽中(2024年8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曹燦 攝
成功與(yu) 失利往往交織,為(wei) 了夢想去拚,才能贏得尊重與(yu) 敬意。中國舉(ju) 重隊5金收官,大家把5枚金牌掛在了石智勇脖子上。在舉(ju) 重男子73公斤級比賽中,石智勇挺舉(ju) 三次試舉(ju) 191公斤均未成功,賽後他哽咽了:“第三把內(nei) 收肌可能斷了,我聽到‘啪’的一聲。”石智勇有遺憾,但他的竭盡全力贏得了現場觀眾(zhong) 的熱烈掌聲。
中國隊球員在巴黎奧運會(hui) 排球女子A組小組賽中戰勝美國隊後慶祝(2024年7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賴向東(dong) 攝
中國女排在麵對美國、塞爾維亞(ya) 隊等勁敵時,展現出了“越是艱險越向前”的不屈韌性,雖然惜敗土耳其隊無緣四強,但姑娘們(men) 每次扣殺、每次攔網、每次救球都拚盡全力,再一次詮釋了“女排精神”。
奧運賽場從(cong) 不缺激情澎湃的時刻,但頑強拚搏傳(chuan) 遞出的感動,總能直抵人心。生活因拚搏而精彩,人生因奮鬥而無憾。無數榜樣告訴我們(men) ,有信念和夢想、有拚搏和奮鬥,才是有意義(yi) 的人生。
團結協作、並肩作戰
團結協作、相互支撐、並肩作戰是奧運賽場的主旋律,更是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品質。
集體(ti) 項目最能體(ti) 現團隊凝聚力和協作力。花樣遊泳,雙人跳台,乒乓球男、女團體(ti) ,羽毛球雙打,10米氣步槍混合團體(ti) ,雙人劃艇,藝術體(ti) 操集體(ti) 全能等,有的需要齊心協力、步調一致,有的需要互相避讓、騰挪空間。
中國隊在巴黎奧運會(hui) 遊泳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決(jue) 賽後慶祝奪冠(2024年8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夏一方 攝
3分27秒46,中國遊泳隊成功打破美國隊在該項目奧運金牌上40年的壟斷,勇奪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金牌。徐嘉餘(yu) 說:“和隊友並肩作戰,我感覺特別有勁!”第三棒的孫佳俊說,平時戰術是堅持5米不換氣,在決(jue) 賽最後衝(chong) 刺階段,自己堅持了8米,“這次我必須拿出極限狀態,為(wei) 潘展樂(le) 爭(zheng) 取時間”。
冠軍(jun) 中國隊選手王曼昱、孫穎莎、陳夢(從(cong) 左至右)在巴黎奧運會(hui) 乒乓球女子團體(ti) 頒獎儀(yi) 式上(2024年8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東(dong) 震 攝
乒乓球男團、女團決(jue) 賽,國乒分別遇到瑞典隊、日本隊的全力阻擊,隊中每個(ge) 人都以“團結一心、為(wei) 國而戰”為(wei) 激勵,匯聚個(ge) 人力量,成就集體(ti) 榮光——“六金王”馬龍成為(wei) 中國隊奧運史上獲得金牌最多的選手,無愧“傳(chuan) 奇”之名;“勞模”王曼昱每場團體(ti) 賽既要雙打,也要單打,而她卻說:“不管是莎莎(孫穎莎)還是夢姐(陳夢),她們(men) 都身兼多項,我就想著,她們(men) 在前麵(單打項目)盡情發揮,到團體(ti) 賽時,我是滿血狀態,在團隊遇到困難時,我能夠擔當和站出來!”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越緊,力量越大。賽場上運動員們(men) 奮勇爭(zheng) 先,賽場邊教練、陪練、隊醫、工作人員堅守崗位,每一枚閃光的獎牌、每一次精彩的發揮,離不開運動員的刻苦拚搏,也離不開團隊的辛苦付出。
在巴黎奧運會(hui) 設項調整、規則發生較大變化的不利情況下,中國體(ti) 育代表團各參賽隊艱苦備戰、團結一心,每一枚獎牌的獲得、每一次成績突破,都凝聚著運動員、教練員、工作人員們(men) 多年的心血。
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團結的力量讓競賽成績更加熠熠生輝,我們(men) 為(wei) 場上的選手喝彩,也要為(wei) 幕後的英雄鼓掌。
自信樂(le) 觀、熱情友好
青年興(xing) 則國家興(xing) ,青年強則國家強。
強大的祖國培養(yang) 了新一代年輕運動員。在賽場上,他們(men) 一次次突破自我,超越極限。在鏡頭前,他們(men) 個(ge) 性率真、落落大方。在他們(men) 身上,世界看到了新時代中國的樣子。
亞(ya) 軍(jun) 中國選手何冰嬌在巴黎奧運會(hui) 羽毛球女子單打頒獎儀(yi) 式上一手握著銀牌,一手握著西班牙奧委會(hui) 徽章(2024年8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任正來 攝
羽毛球女單半決(jue) 賽,中國選手何冰嬌對陣西班牙選手馬林,後者在比賽中突然受傷(shang) ,含淚退賽。頒獎儀(yi) 式上,何冰嬌一手握著銀牌,一手握著西班牙奧委會(hui) 徽章。她說,希望用這種方式,帶馬林一起站在領獎台上分享榮譽。
何冰嬌的溫暖舉(ju) 動,獲得國際奧委會(hui) 點讚。西班牙奧委會(hui) 稱讚她展現出“奧林匹克精神”,並特意用中文寫(xie) 下“謝謝你”。馬林也回應“我將永遠感激她”。外國網友說:“何冰嬌不僅(jin) 贏得了獎牌,還因為(wei) 她的體(ti) 育精神贏得了尊重。”
跳水女子三米板頒獎儀(yi) 式上,當冠軍(jun) 陳藝文躍上最高領獎台,左右分立的亞(ya) 軍(jun) 、澳大利亞(ya) 選手基尼和季軍(jun) 昌雅妮雙雙擺出歡迎“巨星”登場的動作。基尼說:“我覺得這兩(liang) 個(ge) 女孩就像我的姐妹一樣。”而英國跳水選手斯彭多利尼-西裏埃會(hui) 用中文詞“閨蜜”“妹妹”稱呼全紅嬋,表示她們(men) 生活中會(hui) 在網上“像家人一樣”聯係。
一個(ge) 又一個(ge) 美好瞬間,讓我們(men) 集中看到了中國健兒(er) 最美好的品質,也見證了他們(men) 挑戰自我的圓滿。
偉(wei) 大的事業(ye) 需要偉(wei) 大的精神,偉(wei) 大的精神托舉(ju) 偉(wei) 大的夢想。
新時代中國精神是我們(men) 鮮明的精神標識,更是我們(men) 在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征程上曆久彌新、生生不息的奮進力量。
文字記者:嶽冉冉、王恒誌、王浩明
海報設計:李夢帆
統籌:張悅姍、徐亮、方思賢、馮(feng) 筱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