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ng) 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21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了解到,截至今年6月,我國中部地區有效發明專(zhuan) 利量已達61.8萬(wan) 件,同比增長19.0%;有效注冊(ce) 商標量達704.4萬(wan) 件,同比增長11.0%;累計認定地理標誌產(chan) 品543個(ge) ,批準以地理標誌作為(wei) 集體(ti) 商標、證明商標注冊(ce) 1397件,地理標誌總量約占全國1/5。
中部地區連接東(dong) 西、貫通南北,是國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承載區,具有獨特的區位優(you) 勢和廣闊的市場潛力。近年來,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大力支持中部地區立足“三基地一樞紐”的戰略定位,全方位加強知識產(chan) 權工作,助力新時代中部地區崛起取得積極進展。當前,中部地區已有31個(ge) 城市、64個(ge) 縣(區)開展國家知識產(chan) 權強市、強縣建設,培育國家知識產(chan) 權優(you) 勢示範企業(ye) 2119家,建設國家級知識產(chan) 權強國建設示範園區4個(ge) 、試點園區13個(ge) ,助力提升區域創新水平,促進整個(ge) 中部地區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今年上半年,我國中部地區國家級知識產(chan) 權保護中心與(yu) 快速維權中心共受理知識產(chan) 權維權案件3136件,為(wei) 各類經營主體(ti) 提供了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維權渠道;中部地區專(zhuan) 利商標質押融資登記金額達438.4億(yi) 元,同比增長60.4%,其中普惠性貸款惠及企業(ye) 3394家,同比增長53.9%。截至目前,中部地區已基本完成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zhuan) 利盤點工作,約9.4萬(wan) 件發明專(zhuan) 利進入可轉化專(zhuan) 利資源庫並麵向中小企業(ye) 匹配推送。
2023年,中部地區地理標誌直接年產(chan) 值達2395.2億(yi) 元,約占全國1/4,有效激發了區域經濟發展潛力。下一步,中部地區各省知識產(chan) 權局將繼續加強協同聯動,通過建立知識產(chan) 權行政保護協作機製,聯合舉(ju) 辦中部六省高價(jia) 值專(zhuan) 利大賽、地理標誌品牌培育創新大賽等多種形式交流合作,加速推進知識產(chan) 權轉化運用,共同推動中部地區崛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