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裏沃野,大國糧倉(cang) 。糧食穩產(chan) 保供,是東(dong) 北三省一區的責任與(yu) 擔當。
食為(wei) 政首,糧安天下。多年來,東(dong) 北堅持把多種糧、種好糧作為(wei) 頭等大事,加快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強化農(nong) 業(ye) 科技支撐,創新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方式,爭(zheng) 當現代農(nong) 業(ye) 排頭兵。
2023年4月20日,農(nong) 民駕駛農(nong) 機在吉林省公主嶺市秦家屯鎮王家窩堡村田間進行整地作業(ye) (無人機照片)。
2023年10月15日,司機駕駛運糧車在內(nei) 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腰林毛都鎮收糧站卸糧(無人機照片)。
2024年6月25日,大型農(nong) 機在黑龍江北大荒集團鶴山農(nong) 場作業(ye) ,為(wei) 土壤增溫放寒(無人機照片)。今年,黑龍江推進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侵蝕溝治理和農(nong) 田防護林更新修複一體(ti) 化實施,建設高標準農(nong) 田1400萬(wan) 畝(mu) 、治理侵蝕溝1.2萬(wan) 條,全麵加強黑土地保護利用。
2024年8月9日,農(nong) 機在北大荒集團黑龍江紅星農(nong) 場有限公司田間收獲小麥(無人機照片)。截至2023年,北大荒集團農(nong) 業(ye) 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77.07%,農(nong) 業(ye) 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9.7%。
2024年8月14日拍攝的遼寧彰武縣2024年玉米單產(chan) 提升工程興(xing) 隆山鎮綜合示範區。2023年,彰武縣承接了國家首批玉米單產(chan) 提升項目。經測產(chan) ,項目區平均畝(mu) 產(chan) 達到1745斤以上,畝(mu) 增產(chan) 680斤以上,平均單產(chan) 水平提升64%以上。
2024年7月6日,在黑龍江北大荒集團北安分公司長水河農(nong) 場有限公司,大型農(nong) 機在大豆地塊進行中耕作業(ye) 。
2024年8月8日,在吉林省梨樹縣孤家子鎮兩(liang) 家子村,當地農(nong) 業(ye) 發展服務站高級農(nong) 藝師蘭(lan) 雨壯(左)與(yu) 四平市強盛農(nong) 機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查看玉米長勢(無人機照片)。多年來,地處世界“黃金玉米帶”的全國產(chan) 糧大縣吉林省梨樹縣,強化科技在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中的支撐作用,持續提升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產(chan) 保供能力。
2024年8月8日,在吉林省梨樹縣孤家子鎮,當地農(nong) 業(ye) 發展服務站高級農(nong) 藝師蘭(lan) 雨壯(左)查看無人機作業(ye) 情況。
2024年7月25日,在位於(yu) 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四棵樹鄉(xiang) 三棵樹村的“科技小院”,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在讀碩士生張淨然整理采集到的玉米樣品(無人機照片)。2009年,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吉林農(nong) 業(ye) 大學與(yu) 梨樹縣共同成立“科技小院”。十幾年來,眾(zhong) 多農(nong) 業(ye) 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的青年學生紮根農(nong) 村、紮根黑土地,圍繞黑土地保護工作編寫(xie) “高產(chan) 高效技術規程”,讓“耕地中的大熊貓”生產(chan) 出更多糧食,幫助農(nong) 民降低生產(chan) 投入成本。
2024年7月25日,學生們(men) 在位於(yu) 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四棵樹鄉(xiang) 三棵樹村的“科技小院”查看試驗田玉米長勢。
北方粳稻育種栽培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遼寧)依托沈陽農(nong) 業(ye) 大學水稻研究所,在粳稻種質創新與(yu) 改良、優(you) 質新品種選育、雜種優(you) 勢利用、分子育種、生理生態及生產(chan) 技術集成等方向進行理論創新和技術突破。這是2024年4月28日,工作人員在實驗室進行水稻分子生物學實驗。
2024年3月13日,黑龍江北大荒(佳木斯)精準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測試北鬥自動駕駛儀(yi) 產(chan) 品。
2024年5月7日,插秧客在黑龍江綏化火車站準備登上“插秧專(zhuan) 列”。每到春耕季節,大量插秧客來到東(dong) 北三江平原,“插秧專(zhuan) 列”應需而生。至今,已有近190萬(wan) 人次搭乘專(zhuan) 列前往三江平原,為(wei) 三江地區糧食生產(chan) 作出重要貢獻。
2023年4月12日,在內(nei) 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腰林毛都鎮,一家農(nong) 業(ye) 合作社的負責人檢修拖拉機上的衛星定位係統。
2023年4月12日,在內(nei) 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腰林毛都鎮,一家農(nong) 業(ye) 合作社的負責人查看耕種衛星地圖。
2024年8月18日,在內(nei) 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敖包蘇木朝倫(lun) 敖包嘎查玉米單產(chan) 提升項目區,玉米已經長到3米多高。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