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2024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hui) 於(yu) 8月28日開幕,今年大會(hui) 的主題是:“弘揚時代精神 共建網絡文明”。在互聯網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充分交融的當下,網絡文明是伴隨互聯網發展而產(chan) 生的新的文明形態,是新形勢下社會(hui) 文明的重要內(nei) 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共同推進文明辦網、文明用網、文明上網,以時代新風塑造和淨化網絡空間,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網絡文明建設,圍繞加強網絡文明建設、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等作出一係列重要論述,為(wei) 我們(men) 做好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引,引領和推動網絡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人民江山》《風雨落坡嶺》……今年3月,2023中國正能量網絡精品征集展播活動結果發布,550個(ge) 網絡正能量作品脫穎而出,引發網民關(guan) 注好評。近年來,有關(guan) 部門發揮網絡優(you) 勢,創新方式方法,以一項項務實舉(ju) 措積極培育網絡文化新風尚,營造綜合治理新生態。其中,國家民委高度重視網絡民族工作,通過創新網絡宣傳(chuan) 闡釋等舉(ju) 措,加強網絡文明建設,努力構建網上網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良好輿論環境和生態環境,讓“鑄牢”與(yu) 互聯網雙向奔赴、有機融合,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充盈網絡、清氣盎然。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網絡文明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也是推動社會(hui) 主義(yi) 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作為(wei) 網絡大國,我國網民規模近11億(yi) 人,網絡早已無形滲透到人們(men) 的日常生活中,人們(men) 在網絡上的一舉(ju) 一動彰顯的是個(ge) 體(ti) 的精神狀態和風貌。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讓全體(ti) 網民在獲取信息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接受網絡文明引導和熏陶,是當前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方向之一。
近年來,我國積極推進網絡文明建設。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作出了“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發展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的重要部署,為(wei) “十四五”時期網絡文明建設搭建製度框架。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的意見》,為(wei) 新時代網絡文明建設提供有力指導。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jue) 定》,對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ti) 係作出係統部署。
文明是一個(ge) 基於(yu) 社會(hui) 發展實踐的範疇。作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精神文明在網絡空間的延展,共建網絡文明推進網絡強國建設,是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之意。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需要全國各族人民群眾(zhong) 團結奮鬥。2024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hui) 專(zhuan) 門設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分論壇,國家民委、中央網信辦、光明網、中國民族報社等單位負責承辦該論壇,旨在加強網絡民族統戰工作,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故事、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共話機遇與(yu) 挑戰,進一步增強對中華文明突出特性的理解,講好新時代中華民族共同體(ti) 的網絡故事,為(wei)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奠定堅實的精神和文化基礎。
“衣食足而知榮辱”。物質貧困不是社會(hui) 主義(yi) ,精神貧乏也不是社會(hui) 主義(yi) 。中國式現代化的建設目標,不僅(jin) 在於(yu) 提升國家經濟實力、提高人民群眾(zhong) 物質生活水平等,同時還在於(yu) 豐(feng) 富他們(men) 的精神世界、提高全社會(hui) 的文明程度。精神家園的構築需要久久為(wei) 功,基於(yu) 數字時代的網絡生活更離不開社會(hui) 主義(yi) 精神文明建設。我們(men) 要加快適應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新形勢,加強網絡文明建設,推動網上網下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促進優(you) 質網絡文化產(chan) 品生產(chan) 傳(chuan) 播,充分展示人類優(you) 秀文明成果,積極推動文明傳(chuan) 承發展,更好把握網絡文明建設規律,共同建設網上精神家園。(作者:特約評論員 珠定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