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麵對時代的新期待,網絡文明建設如何更“有所為”?

發布時間: 2024-08-30 09:37:00 來源: 上觀新聞

  作為(wei) 建設文化強國、網絡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代以來,網絡文明建設被擺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高度。伴隨著億(yi) 萬(wan) 網民對網絡空間的不斷深入,一個(ge) 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的網絡空間也成為(wei) 大家共同的期待。

  8月28日,2024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hui) 在成都開幕,大會(hui) 聚焦“弘揚時代精神 共建網絡文明”主題,有關(guan) 部門負責同誌、專(zhuan) 家學者、正能量網絡名人、網站平台負責人、青年代表們(men) 圍繞如何推動網上網下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交流網絡文明共建經驗,共話文明健康網絡文化,一同匯聚向上向善的網絡力量。


  管得住:營造新生態

  截至2023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92億(yi) 人,可以說,用互聯網記錄生活、展示技藝、分享經驗,已然成了億(yi) 萬(wan) 網民的生活習(xi) 慣,網絡空間裏的信息內(nei) 容和文化生態也因此得到了極大地豐(feng) 富。然而,互聯網在滿足不同年齡段網民多元多樣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也深刻影響著人們(men) 的價(jia) 值觀念、道德素養(yang) 、心理認知和行為(wei) 規範。

  近些年來,充斥在網絡空間裏的各種信息層出不窮、真假難辨,其中網絡謠言更是嚴(yan) 重擾亂(luan) 社會(hui) 秩序、破壞社會(hui) 信任。為(wei) 加快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ti) 係,中央宣傳(chuan) 部指導、中央網信辦牽頭建立起了全國網絡辟謠聯動機製,團結所有力量,凝心聚魂壓縮網絡謠言生存空間,構建起強大正能量同心圓。

  在28日下午的網絡辟謠分論壇上,與(yu) 會(hui) 嘉賓展示了全國網絡辟謠聯動機製的新成就:教育曆來是謠言產(chan) 生和傳(chuan) 播的重點領域,教育部依托全國網絡辟謠聯動機製,持續加大對網絡涉教謠言和虛假信息的打擊力度,重拳整治造謠傳(chuan) 謠、抹黑教育等惡劣行為(wei) ;針對自媒體(ti) 時代食品安全謠言傳(chuan) 播新形勢新特點,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會(hui) 同網信、公安等部門,對進一步加強自媒體(ti) 發布傳(chuan) 播食品安全信息管理作出明確規範,嚴(yan) 肅懲處食品安全信息發布傳(chuan) 播違法違規行為(wei) ……

  各部門合力鑄就的“鐵拳”力度不減。“過去一年來,中央網信辦累計清理攔截違法違規信息5745萬(wan) 餘(yu) 條,處置賬號、群組781萬(wan) 餘(yu) 個(ge) ,關(guan) 閉下架網站平台超過4800家,推動網絡生態持續向好……”2024年7月,中央網信辦發布的網絡生態治理“成績單”,彰顯的正是肅清網絡空間的決(jue) 心。

  當然,網絡空間治理不限於(yu) 謠言。在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分論壇上,《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年度報告2024》公開發布,展現出我國在未成年人保護領域所進行的實踐探索。其中,網信等有關(guan) 部門關(guan) 注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需求,通過“清朗”等係列專(zhuan) 項行動集中整治了網絡環境中的不良信息,構建了防沉迷“中國模式”,初步建立了跨部門協調聯動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機製,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

  與(yu) 會(hui) 嘉賓不約而同提到,隻有不斷優(you) 化社會(hui) 協同治理的製度機製,凝聚網絡治理強大合力,才能讓網絡空間生態環境日益清朗,讓人民群眾(zhong) 在網絡空間享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用得好:塑造新風尚

  當不良信息的生存空間被擠壓,良好的網絡文明成果如何更好培育,來豐(feng) 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近年來,一批批唱響時代主旋律、展示中華文化審美內(nei) 涵的優(you) 秀文藝作品,在網絡空間的影響力正進一步擴大。

  “三星堆發現絕美黃金麵具”的熱搜詞條讓沉睡三千年的三星堆醒驚天下,更讓中國氣派、中國風格、中國特色的考古學從(cong) 冷門絕學變成了當世顯學,這一變化讓四川大學考古學專(zhuan) 業(ye) 博士研究生孫唯禕看到了“用網言網語揭開文物蘊藏的中華文化”的可能;而國風變裝博主朱鐵雄則通過炫酷變裝加故事內(nei) 核加傳(chuan) 統問世的形式,先後創作了星火不熄、好彩無借力和已落九天等多個(ge) 網絡作品,成功吸粉超3100萬(wan) ,並得以把那些交織著中國式情感的靖毅與(yu) 勇敢、熱血與(yu) 浪漫、精神與(yu) 信念融入視頻向網民傳(chuan) 遞。

  新華網則把傳(chuan) 播的視角放到了海外。去年以來,新華網打造了海外社交媒體(ti) 賬號集群,以傳(chuan) 播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講述當代中國美好生活為(wei) 主要內(nei) 容,推動國際社會(hui) 更加了解古代中國、理解當代中國、切實提高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的影響力,一年時間,總粉絲(si) 量就突破了6500萬(wan) ,成為(wei) 世界了解中國的一個(ge) 新窗口。

  在快速迭代更新的互聯網語境裏,表達形式還在不斷推陳出新。為(wei) 了讓更多人看到謠言的危害,廣西幹脆將辟謠的知識譜成了山歌;而阿裏巴巴則充分發揮互聯網的新型生產(chan) 力優(you) 勢,讓AI 技術成為(wei) 守護、傳(chuan) 遞網絡文明的原生力……創新性表達,賦予了中華文明更加鮮活的時代特征,與(yu) 網絡空間一起,凝聚更加出彩的磅礴合力。

  討論仍在大會(hui) 的各個(ge) 會(hui) 場上繼續。這個(ge) 旨在搭建理念宣介平台、經驗交流平台、成果展示平台和國際互鑒平台的大會(hui) ,不斷探尋網絡文明建設的時代答案。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