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明是新形勢下社會(hui) 文明的重要內(nei) 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
8月28日至29日,2024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hui) 在四川省成都市舉(ju) 行。本次大會(hui) 以“弘揚時代精神 共建網絡文明”為(wei) 主題,由中央網信辦、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會(hui) 上,各界嘉賓交流網絡文明共建經驗,共話培育網絡空間文明風尚,推動發揮網絡文明力量,為(wei) 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提供豐(feng) 厚文明滋養(yang) 和有力精神支撐。
優(you) 化網絡內(nei) 容供給,讓正能量產(chan) 生大流量
建設網絡文明,離不開優(you) 質的網絡內(nei) 容供給。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廣泛匯聚向上向善力量”“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
“我們(men) 要用正麵聲音、主流價(jia) 值、先進文化引領網絡空間,用一篇篇文字、一張張圖片、一部部音視頻描繪一個(ge) 個(ge) 生動質樸的大愛典型,謳歌一幅幅感人至深的奉獻場景,以正能量澎湃大流量,用主旋律奏響最強音,為(wei) 奮進中國式現代化不斷匯聚磅礴力量。”成都市委副書(shu) 記陳彥夫說。
“我們(men) 全力打造的短視頻專(zhuan) 欄《習(xi) 語》緊扣中央精神,契合當下關(guan) 注,剪輯製作呈現總書(shu) 記原聲的豎屏短視頻,展現大黨(dang) 大國領袖的思想偉(wei) 力和人格魅力,欄目已經推出了100餘(yu) 期,單期平均閱讀量過億(yi) 。”人民日報社新媒體(ti) 中心主任劉曉鵬說,做好網絡空間的思想引領,需要致力於(yu) 深入研究傳(chuan) 播渠道、內(nei) 容載體(ti) 、網絡平台的演進,精準把握網民的接收習(xi) 慣、交互方式、閱聽場景的變化,打造多維、立體(ti) 、新穎的網絡內(nei) 容形態。
近年來,一係列有內(nei) 容、有溫度、有力量的優(you) 秀作品在網絡空間激發情感共鳴,共同推動網絡文明建設走深走實。
“接地氣、有溫度、正能量的現實題材創作日趨繁榮,一些優(you) 秀的網絡文藝作品爭(zheng) 相湧現,網絡文藝正以濃鬱的煙火氣和泥土味全方位多層次立體(ti) 反映著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廣泛而又豐(feng) 富、宏大而又獨特的現實生活。”在大會(hui) 網絡文藝與(yu) 文化強國建設分論壇上,中國文聯黨(dang) 組成員、副主席、書(shu) 記處書(shu) 記董耀鵬說。
新技術的發展也在充分賦能網絡內(nei) 容建設。“近年來,人民網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賦能文藝作品創作和互動性場景展示,積累了經驗。”人民網董事長、傳(chuan) 播內(nei) 容認知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葉蓁蓁介紹,今年6月人民網發起“幸福運河”大模型項目,與(yu) 中國大運河沿線省市共創大模型,為(wei) 大運河文藝創作積累豐(feng) 富的語料。未來還將與(yu) 各方攜手合作,打造長城文化、長征文化、黃河文化、長江文化相關(guan) 的數據庫、知識庫、大模型,為(wei) 網絡文藝模式創新和業(ye) 態創新提供技術賦能和傳(chuan) 播支持。
提升網絡治理效能,確保網絡空間向上向善
構建良好的網絡文明風尚,離不開有效的網絡治理。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依法依規管網治網被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本次大會(hui) 上,不少嘉賓提到,良好的法律法規製度、相關(guan) 部門對法律法規的落實執行,對提升互聯網治理效能、構建文明的網絡環境有突出作用。
“以更優(you) 檢察履職優(you) 化網絡營商環境,維護公平競爭(zheng) 秩序,保護企業(ye) 合法權益,促進穩定企業(ye) 發展預期、提振發展信心,是檢察機關(guan) 的重要責任。”最高人民檢察院經濟犯罪檢察廳一級高級檢察官王建平說。
“法治具有固根本、穩預期、立長遠的作用,我們(men) 治理網絡侵權信息,同樣離不開法治保障,離不開嚴(yan) 格執法,離不開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法治網總裁萬(wan) 學忠說。
治理網絡謠言一向是網絡治理的重要領域,治理網絡謠言,是網絡文明建設的重要內(nei) 容。2024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hui) 網絡辟謠論壇上,針對群眾(zhong) 關(guan) 切的社會(hui) 民生領域謠言和誤區,中央網信辦舉(ju) 報中心聯合中國科協科普部共同發布了《2024年度上半年社會(hui) 民生領域網絡辟謠榜》。
網絡平台是信息內(nei) 容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強化網絡信息治理,建設網絡文明,離不開平台強化自身責任。騰訊集團高級副總裁郭凱天表示,騰訊一直把清朗的平台生態視為(wei) 高質量發展的前提,未來將加強全局規劃,治理機製上做到“係統發力”。
推動文明辦網用網上網,共創良好網絡文明生態
網絡文明建設,離不開對良好文明風尚的倡導。
大會(hui) 主論壇上,四組網絡文明建設領域代表家庭,以情景演繹形式進行家庭網絡文明建設成果展示,並向全社會(hui) 發出“弘揚優(you) 良家風 共建網絡文明”倡議。
網絡文明建設,離不開榜樣的作用。
“我們(men) 遵循網絡傳(chuan) 播規律,宣揚小善大愛、講好榜樣故事,讓凡人善舉(ju) 的‘微燭光’成為(wei) 點亮網絡空間的‘指路燈’。”成都市委宣傳(chuan) 部常務副部長郭小平介紹,成都著眼打造網絡文明成都符號,持續擦亮“德潤蓉城”品牌,健全完善“平凡之善”發現激勵機製,市民的“凡人善舉(ju) ”時常登上熱搜,文明風尚不斷充盈網絡空間。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網絡文明各方麵取得了顯著進步,網絡文明建設的不少成果也得以在本次大會(hui) 上展示。
近年來,各地各部門積極探索、銳意創新,推動網絡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湧現出一批優(you) 秀案例。在大會(hui) 主論壇上,2024年網絡文明建設優(you) 秀案例發布,50個(ge) 案例入選。在網絡誠信論壇上,中國網絡社會(hui) 組織聯合會(hui) 組織編寫(xie) 的《中國網絡誠信發展報告2024》發布,顯示我國網絡誠信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網絡文明建設人人有責、人人享有。”中宣部文明培育局局長趙樹傑說,要設計運用有效載體(ti) 抓手,吸引廣大網民踴躍參與(yu) 網絡文明實踐,讓人們(men) 在親(qin) 身體(ti) 驗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各行業(ye) 各領域各展所長、一齊動手,開展富有特色的網絡文明培育工作,當好網絡生態“護林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